分享

意气功详解

 願隨身 2018-03-22


意气功详解


  、     修养体健之发端:

 凡男女老幼,罹病之原,皆由人身之六十四要穴,气欎血滞,潜伏于经络之间,日积月累,人不之察,及一旦病起,轻则诊治可愈,重则非藥石所能到达。若治以天道左旋运行气血之意气功,每日诚心严整,早晚按时修习,或止清晨一次,使全体经絡得以疏舒,百日而效见,昔者宋岳武穆,幼年在汤阴大佛寺读书,体弱多病,方丈慈慧禅师,授予此术,体健病消,后世音以流传,故斯术。诚能终身行之,气调血养,百病消祛,自必益寿延年也。

 二、     练习意气之课程:

 练习者应每日晨起暂不梳洗,先以淡盐汤漱口,除去口中浊气,然后端坐矮椅,不必矜持作态,应取自然姿势。上身及大腿小腿三部皆宜平直,两足指部稍向内,闭目凝神,两手交叉,以抵气海,合口以鼻呼吸各三次,闭目平视,舌尖微抵上腭。壹志凝神,力抑杂念,凭空设一意想,要把我周身之气,围聚心上,结成一球,复想此球。

 1、    由心起点

 2、    上行至咽喉

 3、    行至上腭

 4、    行至人中

 5、    行至鼻准

 6、    行至天庭

 7、    行至脑顶

 8、    转行至脑后

 9、    徐徐下行至脊梁骨

 10、   行至腰腧

 11 、  下行至尾闾

 12、   前行至肾根

 13、   左行至左大腿外踝

 14、   下行至左小腿外踝

 15、   行至左足背

 16、   行至左足大指

 17、   行至左足二指

 18、   行至左足三指

 19、   行至左足四指

 20、   行至左足五指

 21、   行至左足心

 22、   上行至左小腿里踝

 23、   行至左大腿里踝

 24、   上行至关元

 25、   右行至右大腿外踝

 26、   下行至右小腿外踝

 27、   行至右足背

 28、   行至右足大指

 29、   行至右足二指

 30、   行至右足三指

 31、   行至右足四指

 32、   行至右足五指

 33、   折至右足心

 34、   上行至右小腿里踝

 35、   行至右大腿里踝

 36、   上行至气海

 37、   行至左乳

 38、   左行至左肩膀外侧

 39、   下行至左手腕外侧

 40、   行至左手背

 41、   行至左手大指

 42、   行至左手二指

 43、   行至左手三指

 44、   行至左手四指

 45、   行至左手五指

 46、   行至左手心

 47、   上行至左手腕里侧

 48、   行至左肩膀里侧

 49、   行至脘中

 50、   行至右乳

 51、   右行至右肩膀外侧

 52、   行至右手腕外侧

 53、   行至右手背

 54、   行至右手大指

 55、   行至右手二指

 56、   行至右手三指

 57、   行至右手四指

 58、   行至右手五指

 59、   行至右手心

 60、   上行至右手腕里侧

 61、   行至右肩膀里侧

 62、   行至廉泉

 63、   行至承浆

 64、   行至舌心顺行回至心部

 此时口中津液已满,切勿咽下,将舌放平,叩齿36响,津液因叩成沫,一气咽下,再合口以鼻呼吸各三次,稍定,起立双手下垂,向前徐行七步为一次,往来七次,功毕约以10分钟为标准。

 夫所谓聚气结球,行至某处者,全属以意设想,此即修道家炼气成丹之要法也。


 三、预消疾病之功效:

 在昔日修道养生,大抵托言神秘,莫可究诘,不曰某祖所创,即曰某祖所传。设坛授受,必先恭行洗礼,列入弟子,甚至宣誓谨守秘密,而一般怀疑之士,不免为之逡巡却顾也。惟兹所载之意气功,悉去神秘之说,专示其实际,所谓假想意想,全属心理作用,精神所到。仿佛有一线精气,随心所想而运行,其经过之六十四部,又为全身之要穴,皆关系各病所自发。吾人若日日利用,其心理作用,精神贯注,遍及各穴,气血通畅,疾病即消于未发之先也。兹将意气所运行各部之穴,及关系疾病,分别缕述如下:

 1、心。心乃一身主宰,生死路头。心生则种种欲生心静则种种欲静,故人常宜静坐。燕居调心息气,两目垂廉,反光内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气相抱也。关系半身不遂,心气恍惚,狂走健忘,欬吐血,语泣悲,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等症。

 2、咽喉。内喉即喉咙,关系喉痹干燥,咽喉肿痛,喉喘不能言,水粒不下等症。

 3、上腭。口中上腭中间为(断交穴),关系鼻中食疮,面赤心烦,牙干肿痛,寒暑瘟疫等症。

 4、人中。人中为(水沟穴),关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浮肿、癫痫、哭笑无常等症。

 5、鼻准。鼻柱上端为(素髎穴),与鼻经相表里。关系鼻中多涕、生疮、鼻衄等症。

 6、天庭。鼻上发际五分为(神庭穴)。关系癫狂、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浮,惊悸等症。

 7、脑顶。顶中为(百会穴)。关系中风口禁、心神恍惚、疯癫、言语不择,头疼目眩等症。

 8、脑后。脑后发际一寸为(风府穴)。关系中风身重项不得转,咽喉疼痛伤寒等症。

 9、脊梁骨。脊骨第一节为(大椎穴)。以下关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痨七伤结胸等症。

 10、腰腧。左右腰间为(腰腧穴),二十一椎下宛宛中。关系腰胯疼痛、不得俯仰、妇人月经不调等症。

 11、尾闾。脊骶骨端为(长强穴)。关系肠风痔瘘,腰脊疼痛,大小便秘,头重洞泄等症。

 12、肾根。囊厎两阴之间,为(会阴穴)。关系谷道搔痒,久痔相通,阴症头痛,女子月经失时等症。

 13、左大腿外踝。膝上六寸为(伏兔穴)。关系风痨痹逆,手足挛缩,膝寒不仁,股内筋络不屈伸等症。

 14、左小腿外踝。膝下三寸为(三里穴).关系胃中虚寒,腹中逆气,肠如雷鸣,膝胻酸痛等症。

 15、左足背。足跗上五寸为(冲阳穴)。关系足跗肿痛,肚腹坚大,不嗜饮食,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症。

 16、左足大指。足大指端为(大敦穴)。关系五淋疝气,小腹疼痛,喜寐以及阴中一切等症。

 17、左足二指。指端为(历兑内庭二穴)。关系口禁水肿,寒虐好卧,四肢厥逆,肚腹胀满等症。

 18、左足三指。此指无穴,故不通经络,以意行气时,也要行到。

 19、左足四指。指端为(窍阳穴)。关系胁痛、欬逆、手足烦热、舌强口干、瘫疽头痛等症。

 20、左足五指。指端为(至阴通谷二穴)。关系目翳鼻塞,转筋寒疟,目眩善惊,伤寒无汗等症。

 21、左足心。足心为(涌泉穴)。关系左右腿痛,善怒惕惕,咽肿舌干,上气心烦,一切热疾等症。

 22、左小腿里踝。内踝上三寸为(三阳交穴)。关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肾肝脾三经发现等症。

 23、左大腿里踝。阴股内,鱼腹上,越筋间,为(箕门穴箕)。关系气逆腹胀,小便不通等症。

 24、关元。脐下三寸为(关元穴)。关系脐下绞痛,遗精白浊,五淋贲豚,积冷虚乏等症。

 25、右大腿外踝。膝上六寸为(伏兔穴)。关系风劳痹逆,手足挛缩,膝寒不仁,股内筋络不能屈伸等症。

 26、右小腿外踝。膝下三寸为(三里穴)。同(14)。

 27、右足背。同(15)。

 28、右足大指。同(16)。

 29、右足二指。同(17)。

 30、右足三指。同(18)。

 31、右足四指。同(19)。

 32、右足五指。同(20)。

 33、右足心。同(21)。

 34、右小腿里踝。同(22)。

 35、右大腿里踝。同(23)。

 36、气海。脐下一寸五分为(气海穴)。男子生气之海,妇人生育之观。关系气惫气喘等症。

 37、左乳中。当乳正中为(乳中穴)。关系乳中结核,乳瘫乳疖,以及妇人膈有滞痰,乳汁不通等症。

 38、左膀外侧。肩端上两骨间为(肩腧穴)。关系筋骨无力,肩臂疼痛,风热瘾疹,颜色枯焦等症。

 39、左乳外侧。肘下辅骨曲肘横纹头为(曲池穴)。关系手臂红肿,邪气伤寒,皮脱作痒,妇人月经不通等症。

 40、左手背。四指本节后陷中为(中渚穴)。关系热症、头痛、目眩、耳聋,肘臂手指疼臂等症。

 41、左手大指。手指端为(少商穴)。关系颌肿咽闭,汗出而寒,咳逆痰疟,寒热鼓颌,咽中闭塞,水粒不下等症。

 42、左手二指。指端内侧为(商阳穴)。关系胸中气满,咳嗽肢肿,口干耳聋,齿痛恶寒等症。

 43、左手三指。指端为(中冲穴)。关系热病烦问,汗不得出,身热如火,心痛烦满舌强等症。

 44、左手四指。指端为(关冲穴)。关系咽闭舌捲,头痛霍乱,胸中气逆,臂肘痛不可举等症。

 45、左手五指。指端为(少泽穴)。关系诸疟寒热,心烦口干,咳嗽无汗,目生云翳复瞳子等症。

 46、左手心。掌中心为(劳宫穴)关系中风善怒,大小便血。口中腥臭,胸胀胁满,饮食不下等症。

 47、左腕里侧。腕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为(列缺穴)。关系四肢瘫肿,溺血遗精等症。

 48、左膀里侧。巨骨下为(云门穴)。关系胸胁气短,咳逆不息,臂痛不举,瘿气结聚等症。

 49、上脘。一名(胃脘穴)。脐上五寸,关系水食不化,霍乱吐泻,腹气账满,心忪惊悸等症。

 50、右乳中。当乳正中为入(乳中穴)。同(37)。

 51、右膀外侧。同(38)。

 52、右脘外侧。同(39)。

 53、右手背。同(40)。

 54、右手大指。同(41)。

 55、右手二指。同(42)。

 56、右手三指。同(43)。

 57、右手四指。同(44)。

 58、右手五指。同(45)。

 59、右手心。同(46)。

 60、右腕里侧。同(47)。.

 61、右膀里侧。同(48)。

 62、廉泉。项下结喉中间为(廉泉穴),也名舌本穴。关系咳嗽、上气、喘急呕沫,舌根缩急等症。

 63、承浆。唇秣下陷中为(承浆穴)。关系偏风,口齿疳蚀,暴喑不言,面肿消渴等症。

 64、舌心。舌中心有缝为(聚泉穴)。关系舌胎舌强,口内生疮,骨槽风,重舌肿胀,热极难言等症。

 四、意气功歌诀

(1)、运气歌:

 端坐自然三部平,须知两足相中倾,闭目双手交叉势,交叉微依气海横,合口鼻孔三呼吸,闭口舌尖抵腭轻,周身气想心头集,结合如球向上行。

 自端坐及各课程,至想气结球,集于心头,功用二分钟。

(2)六要穴诀

 心起行喉转肾根,肾根向左饶关元,关元向右回气海,气海左乳脘中原,脘中右乳廉泉穴,廉泉回心返本源。

 由心起之结球向上,运行六要穴,回至心,功用六分钟。 

(3)功毕歌

 唾满口中先勿咽,舌平叩齿捣成涎,一气咽下丹田觉,三次呼吸鼻内含,双足起立双垂手,七步来回七次连,百日无间能除病,终身有恒享大年。

 由唾满口中及各课程,至七步七次,功毕。功用两分钟。

 以上由运气、行穴,至功毕,按三部歌诀,每日练习,共计十分钟。如下图:

 意行功详解(二)意行功详解(二)

意行功详解(二)意行功详解(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