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事长己必服膺—名医求师事略

 老李一脉知微 2018-03-22
民国年间.名医程门雪在上海行医,曾治一长期 泄泻病人,投方多次未获效验.病人转而求治名医 王仲奇(188ll945),王氏索阅程氏处方,凝思片 ,题目: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4.患者觉得其 方已服多剂,再服也未必有效.岂料,加了蛇含石后 竟立见功效,久泄至此而愈.程门雪知道后,惊叹不 ,深服王氏医术高超.其时程氏已有名声,但他执 意停医欲拜王氏为师,为此还专门托人说项让王氏 能一言先容,可惜王氏未允,程氏殊感遗憾.但由此举可以看出程门雪见贤思齐,渴求拜师的情结,确有 程门立雪品格.

程门雪拟有一副名联:"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天士学经十七师",揭示了名医成器的两条重要途 .叶天士先后师从17人而成一代名医之事已广 为人知,有趣的是,沪上名医陈存仁(1908--1990) 年轻时起就多方求师,先后拜师恰好也是17, 在是巧合,成名却是必然.他曾拜丁甘仁,丁仲英谢利恒等名医学技,拜丁福保,章太炎,姚公鹤等鸿 儒习文,俱是大师级人物,名师出高徒,陈存仁能成 名医当在情理之中.

中医自古就有"参师"传统,意谓学医者出徒之后 并不急于开业,而是再从名师学习一段时间,此即参 师之意.像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如秦伯 ,章次公,程门雪,陈存仁等都是在毕业后又参师于 丁甘仁等名医而后自行开业逐步成器的.滋阴派鼻 祖朱丹溪中年以后方专心医学,仅有书本知识,没有 临床经验.他为参师,历时5年遍访名师.闻知罗知悌精医,遂往杭州拜师.但罗知悌性情孤傲,隐居于 武林山中,将来访的朱丹溪拒之门外十几天而不见但朱丹溪"志益坚,日恭立于其门,虽大风雨不易", 似程门立雪.罗知悌终受感动,收朱于门下,悉心传 ,朱丹溪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创了滋阴学派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 ,服膺取决"(孙思邈语),是名医虚心求师的信条既使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卓然大家,也常常不惜 屈身拜师一如叶天士者,古今都留下许多美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60多岁的时候,患眼,双目羞明肿痛,苦楚万分,自己多7b-治疗,仍未见 .拖延了3个多月没有治好.于是请眼科医生姜 仲安诊治,姜诊察后采用针灸疗法,在眉际,鼻端等 穴位投针,排血,3天之内眼疾痊愈.姜仲安的针术

2/4页

使张子和赞叹不已,他说:"百日之苦,一旦解除. 学医半世,独不懂此法,得从头学起!"于是就拜姜仲 安为师,钻研针灸术.其时,张子和已为攻下派开山 鼻祖,声名如日中天,而姜氏乃默默无闻之辈,子和 不惜屈身拜之为师,足见其虚心求教之殷.徐小圃 (1887--1961),20世纪30年代即为上海儿科名医临证用药以寒凉为主.某年夏季,徐的儿子徐伯远 "伤寒病",身热不退.徐亲为诊台,然病情日进恶候频见,几濒于危,亲友建议请其道友祝味菊会诊 

.徐叹目:"我与祝君虽属莫逆之交,但学术观 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子',今儿患热病,祝君 来诊,无非温药而已,此犹抱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 自焚耶?"又逾日,徐孩奄奄一息.徐乃请祝来家诊 .祝处方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味就是附子.徐小 圃即闭门入寝,以待不幸.次晨,徐孩身热渐退, 可喂食米汤,后安然入睡,与昨日已判若两人.徐孩 康复,小圃百感交集,乃目:"速将我'儿科专家'招牌 取下来,我连自己儿子都看不好,哪里还够资格, 要拜祝兄为师,苦学3."意颇坚决,亲自登门执弟 子礼.祝味菊既惊又敬.扶之上座目:"你我道中莫逆之交,各有片面之见,兄今如此,令人敬佩.若对 我有兴趣,今后与兄切磋,取长补短.如蒙垂青, 令郎长大后可随我学医."后徐之二子伯远,仲才果 随祝氏学医.徐小圃自此也一改故辙,由主"" "".按徐氏当时名声已着,犹能虚心服膺求教

改医风,令人钦佩.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鼹善 采百家之长,不断充实自己,听说上海名医丁甘仁学

3/4页

术造诣很深,曾乔装病人,多次前往求医,仔细观察 丁氏诊病过程,很受启发,认为丁甘仁理,,, 运用规范,医案很有参考价值,他在自办的华北国医 学院便以丁甘仁医案为教材,亲自教授"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的这句名诗道出了做 学问,学技艺要多方求艺,多从人师,名医的成长历 程也验证了这一点.

编辑:沈智群

收稿日期:20020527

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肿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