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睡睡不长,哄睡累死娘!做好这几件事,和奶睡说拜拜 !

 为什么73 2018-03-22

无奶不睡、停奶就醒、白天小睡短、晚上夜奶频繁,一夜 n 次奶~


这是一位麻麻对自家宝宝“奶睡”的描述。



如果你现在和她一样因为宝宝奶睡的问题,身心俱疲,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哪种情况下的奶睡需要注意


奶睡之所以让妈妈们又爱又恨,大体是因为它对安抚宝宝的奇效,可却又怎么也戒不掉。


其实,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用奶睡的方式安抚并没有错,吮吸的动作会让宝宝感到自然而放松,然后顺利入睡。


如果宝宝吃完睡得很踏实,那么麻麻们也不需要把奶睡当成一个完全不可触碰的禁区。


但如果宝宝出现了如前面描述的那样——“无奶不睡,停奶就醒”的情况,并且白天小睡时间也开始变短,入睡变得困难,妈妈们就得好好考虑重新看待奶睡这件事了。



五大安抚方式替代奶睡


其实很大一部分妈妈之所以入了奶睡的坑,是因为她们不知道除了奶以外,还有别的方式可以安抚宝宝入睡。


想要改变奶睡,可以从下面这五大安抚方式入手:



1、抱睡。这是很多粑粑麻麻介入最多的安抚方式,这也是最容易实现成功的一种方法。



2、利用外界道具或者是行进中的睡眠(如推车哄睡)。需要注意的是此安抚方式只适用于戒除奶睡的过渡期,不然容易让宝宝形成新的依赖。


3、通过肢体接触和语言或者声音进行陪伴。在宝宝即将入睡的时候,简单的节奏轻拍宝宝,轻压宝宝的小手和小脚,配合轻柔的声音,近距离陪伴安抚宝宝入睡。


4、宝宝入睡时的自主度,仅保留声音语言的安抚,陪伴宝宝入睡。当宝宝适应第三种入睡方式以后,麻麻们可以继续增加宝宝入睡时的自主度,仅保留声音语言的安抚,陪伴宝宝入睡。



5、让宝宝自主入睡。在第四种的基础上,麻麻们可以选择慢慢地从宝宝的身边撤离,从近距离的陪伴过渡到屋外的等待,只有当宝宝有需要时才进屋安抚。


宝宝适应这种新的安抚方式,可以在没有妈妈陪伴的情况下,在 15~20 分钟内入睡。


这个时候就可以说,宝宝已经具备了自主入睡的能力。




戒除奶睡要坚持两个原则


千万不要“一哭就喂”


奶睡不仅仅是睡眠习惯的问题,也是一个喂养问题。妈妈的乳房没有刻度,不像奶瓶一样能直观地反应出宝宝单次进食的奶量。


所以在宝宝出现哭闹的时候,妈妈很容易因为心中的不确定,把宝宝哭声背后的需求统统归纳成一个原因——饿,迅速给宝宝喂奶。


一哭就喂奶,很容易让宝宝养成吃“零食奶”的习惯,造成白天喝下的奶量不足,以致增加不必要的夜奶。



拉开“奶”和“睡”之间的距离


习惯了奶睡的宝宝,其实是把吃奶当作了一种睡眠暗示——吃奶了,我要睡觉了。


妈妈们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安排来避免吃奶和睡觉撞车的情况,比如给孩子设定一个特有的睡眠程序。


一个合理稳定的睡前程序,会给宝宝正面的睡眠暗示,让宝宝知道当这些程序出现时,意味着接下来就要睡觉了。


当我们把吃奶安排在睡前程序之前,这种暗示就变成了——吃奶了,睡前程序,我要睡觉了。


这样就进一步在时间上拉开了吃奶和睡觉的间隔。


妈妈们可以提前原有的喂奶时间,在宝宝的常规入睡时间之前留出充分的时间安排睡前程序:


·白天的小睡之前大概需要 10~15 分钟;


·夜晚睡前推荐安排 20~30 分钟。


同时,在喂奶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尝试改变喂奶的环境,比如从床上的躺喂变为在椅子上的抱喂,或者是在其他安静的地方喂好奶,再进入卧室。




不鲁莽开始,也不轻易放弃


奶睡有时候不仅仅是睡眠习惯问题,背后也有可能隐藏着宝宝未被满足的需求。


爸爸妈妈们在帮宝宝戒除奶睡前,最好先排查是否有其他原因让宝宝不奶不睡。


比如正处于分离焦虑的宝宝,产生了不安全感,从而恋奶,依赖奶睡;又或者宝宝身体不适,有了更多的吮吸需求,导致奶睡。


建议麻麻们至少给自己 7~10 天的时间,坚定地去实施适合自己和宝宝的奶睡改善计划,并且一边实施还要一边调整。


接下来,再花 7~10 天来巩固之前的宝宝睡眠改善成果。


不鲁莽开始,不轻易放弃,常常回顾,常常调整,才能打好戒除奶睡这场攻坚战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