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唯一传世书法

 捕手2014 2018-03-23

“上阳台帖”里的阳台,是王屋山的阳台宫。744年,也就是(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的这个帖子。原本呢,李白是来寻访道士马承祯的,结果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

贴中的释文为: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个帖子厉害了,是诗仙李白的唯一一幅传世墨宝。而且这还不算,流传到现在,整个完整的帖子上面,留下了从宋徽宗一直到当代大家张伯驹的收藏印章或者题跋,可谓是流传有序,而且始终是皇室贵族、收藏大家的私藏宝物。

这样看不太清楚,咱们可以从右往左,依次给大家伙介绍一下:

这四个大字,青莲逸翰,眼熟的一看就知道是谁的手笔啦——自然是贪大求全的乾隆皇帝。李白,号青莲居士,所以青莲逸翰就是很直白的说,这是李太白的墨宝。

再往左一点,就是上阳台帖的正文,注意右上角的题跋,是宋徽宗的真迹哦,是不是和乾隆皇帝的风格很不一样呢?“李白的唯一传世书法”本身就已经价值巨大了,再加上乾隆、宋徽宗的真迹,这拆开都是一顶一的国宝,放在一起,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了。

接着往左看,还有宋徽宗的题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是在夸李白的书法“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不是仅仅以诗闻名,评价很高了。

后面还有元代张晏的题跋:“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等等。

总的说来,整个法帖上,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