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读| 340万人数据警示:你吃错药了!或你的药吃错了!

 hghhphf 2018-03-23



如果说“你吃错药了”,一定惹怒你而赏对方一顿臭骂!若温馨地提示你的药可能吃错了。或许是感激和拥抱,更有可能是救你一命!

生活中,每天都有人需要被温馨地提醒:“你的药可能吃错了,或时间错了,或剂量错了,会伤害身体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特别是慢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更是万般无奈。


多数情形下,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也并不清楚病人都吃什么药!只要是医生开的药,病人就坚持吃!(也有不遵从医嘱的)。子女们也不知道老人吃什么药?为什么吃?怎么吃?直到急诊被送进医院里 (还是没搞清楚吃什么药!)。


我所经历的场景是“吃药了吗?都吃了!为啥吃?”“不知道!医生说要吃这些药”。老人们甚至机械地看着墙上的挂钟到点,然后赶紧把药吃进去。吃药似乎比吃饭更准时、更重要。


日前,业界一份权威调研报告显示,归纳了340万患者服用的处方药的情形。结果发现52%的病人错服了处方药,即“错服药率”超过一半人之多。


自从2011年,美国最大的独立临床检测中心——奎斯特诊疗每年汇总病人服用处方药检测数据:2011年,大约63%的病人错服用了处方药;2015年降低为54%;2016年微降至52%。


这是美国病人数据,国内病人错服药率尚无数据


总之,推论天天有一半病人在那儿胡乱吃药,并不过分!这好像不可思议,但也容易理解。因为很少有医生关注病人如何遵从医嘱服药,同时还服用其他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或补品等等。


根据奎斯特临检报告,最常见的“错服药”是与其他非处方药一起服用,或没按照医嘱规定时间服用处方药。其中43%的病人有混合服药问题。


病人如此混合服药是把自己置于严重不良反应风险之中,而且与个体差异性密切相关,特别是老龄慢病患者和婴幼儿。2014年,报告混合服药造成不良反应为35%;2015年攀升为45%,2016年的数据只会更高。


如果把更多的抗肿瘤药、抗抑郁症、抗衰老等药品制备成为口服药,可想而知,错服药率会更高,药物不良反应更难以预测。我们真的不知道吃药是为了救命,还是送命?


此外,奎斯特临检报告还提示,混合用药,特别与止痛或镇静药(含吗啡和相关药物或镇静药)一起,可能抑制呼吸功能,甚至造成猝死。


目前,美国人服用处方药加上几乎滥用的止痛药和镇静药,已经把病人服药的不良反应放大或叠加起来了。在所有病人群组中,老龄和儿童患者的潜在风险最高,也是最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最近另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三分之四的老龄慢病患者可以有效地避免慢病急性发作或再入院,前提是管理好疾病进程和服药。


此外,绝大多数老龄患者期望更耐心的疾病管理和关照,多数老龄患者并不知晓“服药错误”是核心问题之一。只有33%的老龄患者因服药咨询医生,36%的医生能够给老人说明白注意事项。几乎100%的老龄慢病患者需要经常家访或远程监测。然而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仍沿袭旧规,坐等患者上门求医治病。


随着智能化辅助工具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普及推广,更多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意识到了与患者交流(远程随访和面对面交流)是保障老龄慢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案之一。

第十二期远程医疗实践规范和指南培训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