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自画像中毁掉了自己的眼睛,不料几年后……

 兰亭文艺 2018-03-23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前后,反犹暴动的暴风雨狂吹不止,幸存的犹太人像枯叶一样散落到了全世界。其中当然也包括艺术家,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出生在罗马尼亚的犹太画家布罗纳。


布罗纳出生于1903年,4岁那年,摩尔多瓦农民起义爆发,发生了反犹暴动,一家人移居德国汉堡。三年后回国,9岁那年巴尔干战争爆发,形势对犹太人再度不利,于是移居维也纳。两年后回国。之后在布加勒斯特美术大学学习,22岁前往巴黎(此后多次往返于这座城市和故乡之间)。


其实,布罗纳本人及其家人都没有亲历反犹暴动。但是罗马尼亚的反犹意识据说是全欧洲最强的,布罗纳出生于此,在一个多愁善感的年纪里一次又一次逃命,于是这些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正如晚年的他曾说的那样,在罗马尼亚的回忆只有恐惧。



布罗纳的父亲管理着一家木材加工厂,所以家境比较优越(但是也因此受到罗马尼亚工人的仇恨)。另外,他年轻时热衷于当时流行的心灵学,曾经请巫师和塔罗牌占卜师到自己家里举办降神会等活动。大概是因为在动荡的政治形势中,特别想通过占卜来预测不知何时会发生的反犹暴动和迫近的危险吧。布罗纳在这种神秘的环境中长大,最终将这些反映到了绘画作品当中。


布罗纳的哥哥后来当了医生,妹妹成了音乐学家,弟弟成了摄影师。他本人13岁就不顾父亲反对,决定要走美术之路。他往返于巴黎和布加勒斯特之间,开办个展,还和夏加尔有过交流。


那么,夏加尔又是谁?



马克·夏加尔(MarcChagall),现代绘画史上著名的俄国印象派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评价说:'马蒂斯死后,夏加尔是唯一理解色彩的艺术家。'


1985年,马克·夏加尔逝世,享年97岁。和布罗纳一样,他也是个犹太人,一生在作品中展现着没有眼泪的现代主义。在夏加尔看来,故乡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记忆。35岁时,夏加尔写下了那本可爱的但并非完全属实的自传《我的一生》,其中,他用很大篇幅回忆父亲的房子,描写姐妹们的天真烂漫和叔父们的古怪。'纳克用一辆颠簸的带篷小车运送牲畜,并会拉小提琴;赛西是位理发师,有着烫过的小胡子;在祖父家里,像晾衣服一样挂着牲畜的皮。这些古老绘画所展现的题材,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搬移,终于孕育出他的艺术。他回忆起当时全家人用画画的帆布保护房间的木地板。'


同时,如果你之前看过几幅他的画,那么估计你就不难理解,对他而言,创作似乎完全源于自我、源于记忆、源于欲望。这辈子,他一直都是自己狂想的主人。


简单了解了夏加尔,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回到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布罗纳。


夏加尔《生日》


如果说,后人真想要比较下两个人,那么,我们不得不说,布罗纳和夏加尔最大的区别在于才能的多寡。夏加尔很早就构筑起了独一无二的世界,相比之下,布罗纳的风格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他不是像毕加索那样,确立起某一个世界之后再打破,前往另一个世界,而是时而像克利,时而像塞尚,时而像达利,不断摸索。在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说是出生于20世纪的美术家共同的苦恼。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这种可以用比较长的跨度来概括一批画家的美术史式的时代结束了,各种流派林立,野兽派、立体主义、素人主义、超现实主义、新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等,简直可以说一人一派。除非具备得天独厚的才能,否则,可以用任何方法描绘任何题材的自由带来的反而是痛苦。


Interior-维克多·布罗纳作品


今天,布罗纳大多时候被归为超现实主义画家一派,题材通常包括梦境、潜意识、非日常性的形象、奇妙诡异的世界,同类画家中,比较著名的有达利、德尔沃、基里科、米罗等。


面部幻影和水果盘-萨尔瓦多·达利作品


遗憾的是,布罗纳的名字只有在非常详细的美术书中才会出现。但他又并非完全没有名气,他的名字和一幅不可思议的肖像画一起被人们深深地记。1930年,27岁的布罗纳又来到了巴黎。而他的那幅有名的,有点吓人的自画像就画于他来巴黎的第二年,1931年。此时的他在巴黎过着新生活,日子过得其实很开心,充满了希望。事实上,他当时也并不是独眼,也并没有长着一只浑浊的溶化了似的眼睛。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他为什么要画这么一幅自画像?


据他本人说,那天闲来无事,便决定画一幅小小的自画像,于是照着镜子画了下来。就像丢勒把自己比作耶稣的自画像一样,画中人物将正面朝向我们。发际线稍微有些后退,额头宽阔。


据说现实中的布罗纳容貌端正,画中是长脸,鼻梁挺直,轮廓分明的嘴唇有点像女人,眉毛纤细,眼睛很大。如果照着镜子中的样子,把另一只眼睛也画下来,想必是一张没有任何缺点的青年的脸。而之所以这样话,或许只是想稍微标新立异一下,于是就拿掉了一只眼睛。当然,也有可能,他当时心中浮现了蓝色时期的毕加索的杰作,独眼的老妇人《塞勒斯蒂娜》(她瞎的那只眼无论在画面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左眼)。



而事实上,他的肖像画之所以变得有名,是因为1938年的夏天发生在巴黎的一起事件。


这天和往常一样,几个朋友聚在一些喝酒,用晚餐。在场的有同为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奥斯卡·多明格斯(首字母是D)和埃斯特万·弗朗西斯。他们平时关系不错,这天却因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差点动手。布罗纳从中说和,抱住了弗朗西斯。于是,多明格斯把手边的杯子扔了过来。打破的杯子碎片没有伤到弗朗西斯,却命中了布罗纳。而且恰恰是左眼。据说眼球都垂了下来。他被抬到了医院,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摘除左眼。他变成了七年前画的自画像中的模样。


'是画袭击了我。'布罗纳如是说。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说这一切都是偶然,不去理会是很容易。但面对如此惊人的偶然,感到脊背发凉的人也不在少数吧。实际上,在这次事件之后不久,就有人以《画家之眼》为题发表了评论。


人能否预知未来?会不会是潜意识在知道了未来之后,告诉过去的自己?这种预知能力,是否与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中,相信神秘事物的特殊成长环境有关?……


布罗纳为什么要把自己年轻英俊的脸庞弄成那幅模样,这本身就是个谜。


如果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应该有很多方法,比如像丢勒那样将自己神圣化,或者在背景、环境上都可以做文章。而且人在受到袭击时,第一反应就是保护眼睛吧。即使明白心脏或者脖子被刺中的话就会死,但还是对眼睛受到伤害抱着极端的恐惧。这是人的本能所至。即使是在画中,捥掉自己的眼睛这一行为,总是让人感觉有种不同寻常的东西。



在失去一只眼睛之后,他的作品被称为'妄想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多充满幻想、风格奇特,是他的代表作。总而言之,对布罗纳而言,那幅自画像无疑是一幅命运之画。


维克多·布罗纳(1903-1966)死于1966年。这一年,他被选为威尼斯双年展绘画类的法国代表。他一生辗转于欧洲各地,最后以法国人的身份,葬入了蒙马特公墓。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又一部精彩作品。《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精选了23幅美术作品,每一幅画,都是改变画家人生、定格命运转折的那一瞬间。了解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和画家的境遇,才会对绘画有更深的理解,提升鉴赏的乐趣。天方夜谭的跌宕命运,一瞬间的转折……疯狂之后会怎样!?中野京子对人类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的文笔,让直击人心的剧情更为震撼。



责编:缀缀可爱的咪咪酱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