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树背龛式”造像为邺城北齐佛像典型样式!该样式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

 你我入画 2018-03-24

在我国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古河北地区,多年来陆续发现一类造型独特的佛造像:以镂孔透雕两株缠绕的菩提树作佛造像背屏,北齐新样式佛像为主尊,衬托以中国式的龙、塔、璎珞装饰。这类佛造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



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这类“龙树背龛式”佛造像在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公元6世纪中期初见雏形,北齐文宣帝高洋时广为流行,成为以邺城为中心的北齐中后期佛像的典型样式。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何利群在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考古多年,据何利群博士介绍,自佛法东传,伴随着本土化的进程,佛教造像的样式也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的发展和嬗变。


公元6世纪以前,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先后经历了“凉州模式”和“云冈模式”两大发展阶段,邺城地区第一阶段具有明显的云冈时期佛造像风格。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摹仿南朝造像风格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成为北方地区佛教造像的主流。6世纪中期以后,以“龙树背龛式”造型为典型特征的北齐邺城新式佛造像风格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有考古发现,这类“龙树背龛式”造像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古河北地区。位于河北临漳县的邺城遗址,曾在东魏、北齐时期因统治者尊崇佛教而成为全国佛教中心。



史料记载,邺下佛学始兴于十六国后赵时期,北齐时佛教达到全盛,全国寺庙有3万所,僧尼200万人,仅邺城就有寺庙约4000所,僧尼8万人。


邺城遗址历年陆续出土了许多北朝白石造像,特别是多年2012年,在邺城遗址东部抢救发掘了一处佛造像埋藏坑,一次发掘出土佛造像2895件(块),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极大地丰富了对于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的认识。


据考证,“龙树背龛式”造像公元6世纪中期初见雏形,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以后广为流行,成为以邺城为中心的北齐中后期佛像的典型样式,并对周边地区的佛教造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发现最早成型的“龙树背龛式”造像,为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佛造像。



这类造像的材质几乎都为古称白石的白色大理石。造像的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造像组合周边常雕有龙、塔、飞天、璎珞等装饰。


多数佛造像还具有“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的特点,衣服紧贴在身体上,好像刚从水中出来,人体美感更为突出,中国古代文献上叫做“曹衣出水”。


北齐“龙树背龛式”佛造像的镂孔透雕技术是建立在东魏以来白石造像的工艺基础上,双菩提树的构图特征萌发于东魏武定年间的太子思惟图像,主尊造型则是吸收了印度笈多王朝新一轮传入的造像样式,同时继承北魏以来背屏式造像中龙、塔、飞天、璎珞等因素而创出的一种全新邺城造像样式。



公元577年,随着北齐灭亡,北周武帝将灭佛运动推广到邺城及北齐境内,之后杨坚又在邺城实行了毁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在此期间遭受沉重打击,寺塔尽毁,僧众流离失所,流传20余年的“龙树背龛式”造像旋即淡出历史舞台。


何利群博士介绍,通过对邺城北齐“龙树背龛式”佛造像形成与流行的研究,实物印证了北齐初年政治取向的鲜卑化和西胡化趋势以及实行的僧官制度改革,也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佛学中心的历史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