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迁碑》的“方”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ZGGDWWZS 2018-03-24

谢谢邀请。首先,所谓的方圆也是相对来说的,没有绝对的方和圆。《张迁碑》的方也是相比较于同时期的《曹全碑》、《乙瑛碑》等来说的,通过《曹》的圆润来反衬出《张》的方正古拙之气。

这种方我个人觉得无外乎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结字、用笔的方正,二是方所代表的古拙、古朴之意。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点,《张》整篇结字更多的是方正,而一改隶书之中的龟鳖之势,字形多方形,显得更加端庄大气。在用笔上,也多是方笔起势,转折处多为外拓,没有《曹》里面那种调锋转折的处理,更显得处处见方。这既和当时朱丹写出来的墨迹有关,也和刻石者的刀锋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张》的笔画饱满厚重,颇具金石之气,也正是这种金石气给这个碑刻带来了一丝古朴,古拙之意,较同时期其他隶书碑刻而言,多的是厚重、金石古意。这需要慢慢体会,慢慢在临摹的过程中去不断揣摩尝试。

最后,要讲的就是,学书者在学习《张》的过程中,要辩证的理解这种“方”,不要只为了模仿里面的方,而丢失了字本身的古拙之意。写的过程中应该自然,在读帖临摹的过程中,除了看到方,还要仔细观察里面的圆,追求自然古朴的意趣,也探索方圆兼备的妙趣。中国人将为人处世的方法和书法结合的也很巧妙,方圆兼备即是《张迁碑》的特点,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之道,做事要方,待人接物要圆,这即是一门艺术,也是几千年来传承的精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