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如果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依然就会逐渐突出,急需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用生态殡葬作为一种回归自然,节约资源的新型殡葬模式,推进殡葬改革。 生态殡葬知易行难 '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 生态殡葬具体又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形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殡葬观念的更新,'绿色殡葬'时下成为引领殡葬发展趋势的新风尚。 相对于传统殡葬模式,生态殡葬更加节地和环保。它不占土地或者占地极少,有时还会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改善周边环境。近年来,生态殡葬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地方推出了花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等生态殡葬项目。但是由于生态殡葬没有墓碑、坟墓,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人认为这是对先人的不敬,还不能坦然接受。 推行生态殡葬模式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阻力。但是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这却是未来殡葬事业发展的方向。殡葬改革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暂停键”,只有“快进键”。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民众应该尽快转变观念,迎接“绿色殡葬”时代的来临。 政策“温度”逐渐提升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断推进殡葬改革,探索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项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困难和问题重重。 日前,民政部会同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林业局、宗教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的发展提出目标任务。 到2020年,中国殡葬事业将实现火葬区殡仪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并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覆盖到乡镇,逐步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使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遗体火化率逐年提高,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 具体内容有哪些?我们邀你一起来看看。 殡葬改革在农村有这些要求 根据需要,统筹规划和建设殡仪服务站等集中治丧场所,合理设置祭扫专门区域,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 开展农村散埋乱葬专项治理活动,把此项活动作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改善农村社区环境的重要举措进行统筹部署安排。 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作用,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墓管理,对未经批准建设的公墓依法予以取缔,对违规改扩建等行为予以纠正,禁止建造超规定面积墓穴、墓位,禁止非法出售(租)、转让(租)墓葬用地或骨灰存放格位,禁止农村公益性墓地违规对外销售。 国外殡葬怎样做到“节地生态” 事实上,在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绿色与简约”俨然成为殡葬新风尚。 日本:青睐“挖坑”树葬 根据媒体报道,在东京都内的墓园买一块墓地,一般需要约30万元人民币,即使在地方城市,也要约6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树葬的价格就低廉多了。安放遗骨,大约在8000元-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安放骨灰,只要2500元-3100元左右。“自然葬”包括为回归自然而撒骨灰,以及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在墓地构筑人工建筑物。 瑞典:建液态氮殡仪馆 瑞典女生物学家苏珊娜·威-马萨克几年前成立了充满科幻色彩的液态氮殡仪馆,据介绍,专业人士会先把遗体置于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冻,然后放在可降解的棺材里;接着,再把棺材放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里,轻轻摇动,遗体会分解成直径为约5毫米的小颗粒。在除去“颗粒”中的重金属后,便可把“颗粒”装进一个由玉米淀粉做成的可降解容器,埋入墓园地下。墓园中将种植各种植物,遗体留下的“颗粒”可以给这些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让逝者在大自然中获得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瑞士:“钻石葬” 瑞士推出了“骨灰钻石”技术,即用死者骨灰中的碳制造出高品质“钻石”,这种“钻石”可佩戴在身上。此种安葬亲人的方式既可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也可与已故亲人长相守。 据介绍,这种特殊的人工合成晶体是将骨灰净化后在1500摄氏度高温和5万帕高压下,经过3周到4周形成的一种类似钻石的结晶体。因逝者生前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不同,他们的骨灰最终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 澳大利亚:直立式棺材 死人与活人争地,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观念开放的澳大利亚人,开始选择更环保及更节约的丧葬方式,火葬及棺材直立埋藏,在大都市逐渐流行起来。 澳大利亚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一家殡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墓葬法,即把棺材由原来的躺式变为直立式,以节省墓地空间。 美国:骨灰合成人工珊瑚 美国绿色墓葬的形式有很多。以海葬为例,美国人将骨灰与混凝土混合后做成人工珊瑚,沉入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地。许多死者亲属认为,让自己心爱的人栖息在大自然中更富有人情味。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创建了第一个绿色墓地,目前全美有32个州有绿色墓地。这些墓地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等人工建筑,墓穴和周边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绿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采用可降解材料。土葬者尸体不涂抹防腐剂,用毯子、白布包裹或采用未上过油漆的薄木板、纸板做棺材。 随着科技的发展,起初只有航天专家或社会名流才能享受的太空葬礼在美国也渐为大众接受。太空葬礼就是把死者的骨灰放入容器里,通过火箭发射送入太空。根据发送距离的不同,这种太空葬礼收费标准从数百至上万美元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