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膜微囊

 王启弘 2018-03-25
质膜微囊
质膜微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筏,是哺乳动物细胞质膜上呈细颈烧瓶状的内陷结构。
中文名
质膜微囊
直径
50~100nm
性质
脂筏
发现时间
20世纪50年代
简介
通常直径约50-100nm,富含胆固醇、鞘磷脂(sphingomyelin)和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并形成一个去垢剂不溶性的膜区域,以存在caveolin蛋白分子为特征。质膜微囊大量存在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纤维母细胞和肺上皮细胞。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质膜微囊参与许多细胞生命活动,例如细胞内吞(endocytosis)、胆固醇运输、细胞膜组装、信号传导和肿瘤生成,并参与许多致病性细菌和病毒[1]的内吞过程。
发现过程
质膜微囊是直径为50~100nm的球状、椭球状和烧瓶状细胞表面四陷,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科学家Yamada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发现。20世纪90年代Rothberg等发现了质膜微囊标志蛋白Caveolin最终确认了这种结构的存在。
Caveolin蛋白
caveolin蛋白对于Caveolae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Caveolin是一种分子量21kd的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能够表达三种caveolin蛋白,分别是caveolin-1,caveolin-2,和caveolin-3 。这三种蛋白具有共同结构,N端和C端都游离于细胞质中,中间是呈发夹结构的跨膜结构域。Caveolin蛋白以单体形式合成以后,在与脂筏相互作用以后,会形成聚合体。并逐渐形成caveolae结构。
Caveolar 介导的内吞
Caveolar 介导的内吞是一种不依赖于clathrin,但依赖于脂筏状结构的内吞途径。Caveolae通路的常见抑制剂包括Filipin,Genistein和Nystatin等[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