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度重视脐带胎盘入口的观察

 青春飞扬dzc6gd 2018-03-25


产前检查的项目日益增多,很多同仁日常工作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胎儿身上而忽略了连接母胎的生命线-脐带,脐带胎盘入口也是三级产前检查中明确要求的,下面就几个病例简单说下检查技巧和常见病变。

首先第一步当然是要找到脐带胎盘入口处(以下简称入口),有些医师抱怨,脐带辣么长,又辣么绕,怎么去找?这里分享一个小心得,入口处胎盘表面会有类似小泡泡样的结构,是脐血管,加上彩色,一般就能分辨出,如下图,脐带在胎盘温暖的怀抱里,很安全。

入口异常大致分为偏心性脐带胎盘入口(意义不大,一般无视)、球拍样胎盘(入口距边缘<1cm)以及需要警惕的帆状胎盘。

下面是常见的球拍样胎盘,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个人曾经就“在胎盘移行学说理论下,从胎盘下方边缘进入的脐带有没有可能演变成帆状胎盘”这一话题与一些老师讨论,有些老师觉得是有可能的,现在我觉得孕周越早的这种情况越有可能出现,但是只是存在于假设层面。

如果说球拍样胎盘的脐带还是没有被胎盘完全遗落的话,那帆状胎盘就把它弃之而不顾了,脐血管孤单的走行在薄薄的胎膜下,这部分胎膜看起来像帆一样,孤帆远影好凄凉啊,此处脐血管的表面因失去了胎盘的保护,并且华通胶也比较少,容易受到压迫造成FGR甚至发生出血、断裂。

下面这是一例完全性轮状胎盘导致的脐带帆状入口,注意胎盘很厚,四周都紧紧的咗进去,扫查的时候感觉像个皮球一样鼓出来,此例合并FGR以及多处畸形。

另外更要注意帆状走行的血管有没有经过宫颈内口,如果有,那就是更危险的血管前置。

此外还有一种脐带聚集在胎先露和宫颈内口之间,但没有走行与此处胎膜下,称为脐带前置,需要观察防止临产前仍存在,距离预产期还有段时间发现这种现象,个人觉得提示“脐带前置状态”为佳,毕竟有可能是一过性的现象而已。

在这里需要注意,球拍样胎盘接近入口的脐带有可能被压迫而造成走行在胎膜下的假象,因此判断是否帆状一定要在没有压迫的情况下,必要时变换体位看看有没有因为重力而脱离胎膜的现象,比如下图,注意入口处有肢体的阻挡,而造成帆状走行的假象。

下面是没有压迫的另一例帆状态盘,注意胎盘边缘处脐血管走形的位置,是否真的位于胎膜下。

特殊类型的“树叉样入口”(该命名引自湖南航天医院汪越澄老师文章),脐带进入胎盘以前就分道扬镳了,我们认为这样的也有一定危险性。

STIC成像立体的反映了此例中三支血管的空间关系,如下图: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副胎盘,也就是和主胎盘只有血管连接,本身副胎盘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首先要排除连接血管有没有造成血管前置,第二要看看脐带是否进入了面积比较大的胎盘(我称为主胎盘,如有不妥请指正)。下面看一例比较特殊的情况:

首先看到了副胎盘,再仔细看只有一根脐动脉进入了主胎盘(PL1),脐静脉和另外一支脐动脉进入了面积小的副胎盘(PL2),此例为双卵双胎,发育明显小于另一胎儿,个人分析是和脐静脉所处的胎盘面积小养分供给不足有关。

最后祭出大STIC,一览无余。

也许各位读完后会感叹:小小的脐带也有这么多花样,产检太难了。。。看下正在对您微笑的脐带,也许就会有动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