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的海子,地上的孩子

 上古真人 2018-03-26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文化 艺术 生活


纪念诗人海子逝世29周年

1989.03.26-2018.03.26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怀宁人,诗人,曾任教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其被流传最广的诗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出生在三月,也走在三月。今天是他的忌日,很平常的一天。有些地方下雨,有些地方阳光。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想起他,也没有刻意。他曾说,“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我们对他的想念,其实也一样。



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心中都住过一个海子。在他那,我们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等清新的字眼。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可以感受热腾腾的生命气息,暂时忘却生活的黯淡与现实的迷茫。





诗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以赤子之心,童真之眼看待世界。太阳至刚,水波至柔;太阳是明,水波是暗。刚柔并济,明暗呼应成生活的插曲,海子就站在那阳光和水波之间,站在白云和青草中间。


吸纳尘世的幸福,用力感受生命的丰盈。即使在生活负重前行,也不曾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当诗人禅定在我们眼前,化身成一卷生命之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孩子,那样明亮。麦田里的金黄,芳草吐露的芳香。他永远是个孩子,尽管也曾忧郁内向。可他单纯的梦想,理想的渴望,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更远的远方。


今天我们阅读海子,不仅仅是为了怀念,而是他写尽了我们所有的青春、梦想和生活,是为了证明我们并未老去,我们内心依然是孩子。阅读海子,就是纪念我们的青春、梦想和不老的理想主义情怀!







天上的海子,地上的孩子。春天,海子还在沉睡,诗歌却已苏醒。当孩子遇上海子,抽象的文字才会生发出无数种解读。


如果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那么,诗歌也是。


看看《孩子们的诗》:



▲《孩子们的诗》内文插画


眼睛

陈科全 ∣ 8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

也装不下


▲《孩子们的诗》内文插画


回到地面

朵朵 ∣ 5岁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孩子们的诗》内文插画


原谅

铁头 ∣ 8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孩子们的诗》内文插画



姜二嫚 ∣ 7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这些美好的句子,从孩子口中说出来,让人心里颤抖。我们吸收到一种强大的能量,这个能量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诗人北岛所说:“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看世界的眼光,都是一首与众不同的诗。

▲《给孩子读诗》&《孩子们的诗》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