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华夏文明起源于何地?目前为止,并没有科学、准确的定论。 事实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与史前人类艺术创造能力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 事实说明;人类文明艺术创作的能力和实践,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事实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人们总是不断地改变和完善物资世界,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精神需求”密切相关。 所以,研究远古人类文明,寻找华夏文明的源头,一定要研究人们艺术创造的形式和能力。务必要把握人们精神前进的脉搏和轨迹。 大量的事实和史料说明,地处“东北陬”的辽宁省本溪市,曾经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华夏文明唯一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圣地”! 现今的“本溪”,是史前人类文明遗产的大宝库。请尊重她!爱护她!珍惜她!保护她! 起源于本溪的“华夏文明”,曾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事实说明;本溪拥有华夏文明源头应该拥有的一切。 例如;“规矩”;“准绳”;“五行”;“八卦”;“九鼎”;“乾坤”;“中国”;“九州‘。……。 例如;众多精美的、史前人类留下的、大小不一的、石刻的艺术品。 例如;人们精神崇拜的巨大的图腾。……。 事实说明;古今传颂的神话故事、传说,均不是“空穴来风”,它们都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所记述的内容,论述的观点,全部基于事实与古籍资料。 目录 一、根本 二﹑“华夏文明”与“新石器时代” 1、人类文明与劳动 2、重叠 三﹑“万古乐升平” 四﹑“东胜神州” 五﹑“天富之国”与“开山劈石” 1,人类为什么会选着居住在本溪 2,“开山劈石” 六、“盘古开天地” 1、“平”就是华夏文明的“天” ① ② ③ ④ 2、“平”就是华夏文明的“王” 3、华夏文明的“开山之作” 七、“辽出砥石” 八、“天下”奇迹 1、台 2、皇帝的帽子 3、中轴线 ①、发现 ②、明确记载 ③、图腾的串联 4、文字符号 九、平说“天下” 1、中国 2、九州 3、大禹治水 4﹑沧海桑田 5﹑对“天”和“海”的再认识 6﹑“九五之尊”和“三皇五帝” 7、衣食住行 8﹑本溪与高句丽 9﹑本溪与《西游记》 十﹑纵观“天下” 1、华夏文明源头的遗迹 2、巧夺天工 ① ② ③ ④ 十一、平定“天下” 十二﹑大白于“天下”(露玄了) 十三、补充说明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2、遗憾 部分实物图片 1、神圣、庄严、稳重、独树一帜的本溪平顶山 2、庄重、严肃的、目光炯炯、长须飘飘、27厘米高的、亦猿亦人的人物石刻像 3、北京猿人复原像 4、一只钻孔眼睛的、亦猿亦人的人物石刻像 5、巧妙、合理地利用河卵石自然纹理,刻磨而成的、亦猿亦人的人物石刻像 6、一组刻制手法相同的人物石刻像(头部) 7、现在,东北陬的人们还时常可以见到的“两颗门牙” 8、大鸟头 9、玄鸟(王) 10、“殷商”的战神;势不可挡的“猫头鹰” 11、与“殷商”铁铲的外观,基本相同的“石器” 12、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铁铲 13、在本溪发现的、石刻的网坠 14、技术先进的钻孔 15、中轴线和九州 …… 一、根本 科学研究证明,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文明告别了漫长持久的“旧石器时代”,成功地进步到“新石器时代”。 虽然说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进步到“新石器时代”,是“水到渠成”、“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发生了如此重大的进步,必定需要有其根本的原因。必定需要一点点推力,需要一丝丝东风。 那么,导致人类文明在距今一万年前后,发生重大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切因为“平”。 在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文明真正认识到了“平”的重要性,人们把以往简单,随意使用的“平”,抬高到“与天平齐”、“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把神奇的“平”,转变、升华为指导全人类行动的灵魂思想。人类文明因此发生了重大的进步。 或者说,进入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文明建立了以“平”为灵魂、以“平”为准则的思想体系。 正如徐旭东先生说的那样:“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精神努力的结晶体。”——《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第16页,作者;徐旭东。 真正认识和掌握了“平”之后,已经经历了“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重要又漫长的“智人”阶段;已经是处于“蓄势待发”的人类文明,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根据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一般认为人类的演化过程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距今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约200多万年前的“能人”;大约150万年(或更早)至25万年前的“直立人”;大约25万年至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大约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即古人类学上的现代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考古杂志社出版,主编;刘庆柱。】 辽宁省博物馆认定的“早期智人”,要比上述“一般认为”的“早期智人”的年代,提前五万年。【“智人”(早期智人);距今30万年至5万年间。“新人”距今5万年至1万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展厅解说词。】 我认为;现代科学认定的“早期智人”,必定存在有,与其名称相对应的“智慧表现”。 这里所谓的“平”,应该包含;“平直”、“方正”、“东南”、“西北”。 因为,华夏文明就是“建立了以‘平’为灵魂、以‘平’为准则的思想体系”的始作俑者。 因为,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陶器”,“原始农业”,“房屋营建”,全部是建立在“平”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说,“陶器”,“原始农业”,“房屋营建”等,必须要建立在“平”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新石器时代”开始之时,便是华夏文明的诞生之日。 所以说;新石器时代开始(华夏文明诞生),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平”。 【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的发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房屋的营建,说明当时的人们开始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 ——辽宁省博物馆展厅墙壁上的解说词】 关于“磨制石器”,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不再把“磨制石器”当作“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标志。 “考古学家把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纺织等生产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的标志和基本特征。”——《文物史前史》第83页,中华书局出版,国家博物馆编。 关于“原始农业”,我认为,远古时,人们选择生活在山中,以躲避“洪水猛兽”。因此,人类文明最早的“原始农业”,必定与垒砌在山坡上的“平平的梯田”关系密切。再有,从华夏文明的、具有平直方正特点的、田地的“田”字分析,华夏文明的原始农业与“平、直、方、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中的“田”字,与现在的“田”字一模一样,是平直方正的典型代表) 事实说明;垒砌在山上的“平平的梯田”与“华夏文明”同生、共长。(或者是;“平平的梯田”比“华夏文明”出现的时间还要早) “原始农业”的出现,导致人类的劳动出现了明显的分工。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大踏步前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距今一万年前后出现的‘新石器时代’,就是‘华夏文明’的诞生之时”的论断,竟然与现代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说法,不谋而合。 二、“华夏文明”与 “新石器时代” 1,人类文明与劳动 恩科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现在的人们经常会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 我说;“与石头相关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 自古道;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们在为了吃饱肚子而劳动着。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在为了吃饱肚子而劳动着,因为,不劳动就要饿死。可事实上,却只有人类创造了文明。 事实说明;与吃饭相关的劳动,并不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主要原因。而恰恰是与吃饭没有直接关系的劳动,才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原因。那就是与石头相关的劳动。 我们知道,世界上只有聪明、智慧的人类,才具有打制、刻磨石头的能力。 古时,人们打制、刻磨石头,很多的时候是在进行着艺术的创造。 事实说明;人类文明艺术创作的能力,可以追溯到五十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一万年前后,人们艺术创作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小型石刻艺术品的创造。……。 我认为;人类文明是在人们无休无止地、刻磨石头的过程中;发生、发展、进步、成熟的。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人们艺术创作水平的不断进步,有着紧密的关系。 人类聪明的智慧,加上坚硬又冰冷的石头,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坚硬又冰冷的石头,是人类文明不竭的源泉。没有石头,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 如果说;汽车是由石头变成的,您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事实充分地说明;坚硬冰冷、朴实无华、各种各样的“石头”,是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如今,已经进入到外太空的人类文明,依然是在寻找石头,研究石头,利用石头。因此, 我认为;对于人类文明而言,“石器时代”永远不会结束。可以说,各种不同形式的、不同时间段的人类文明,贯穿在“石器时代”当中。 或者说;石器时代结束之日,即是人类文明终结之时。 分析看来,到了距今一万年前后(或者更早一些),人类的劳动出现了明显的分工。人类的不同的劳动,可以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等等。人类的不同的劳动,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后来,人们把各种各样的劳动,区分为几大产业。农业,理所当然的排列头名,号称“第一产业”。现在的政府,更是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把古今传颂的“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因此说;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不成改变。……。 2、重叠 科学研究证明,虽然已经掌握了“陶器”等技术,华夏文明依然是以“石器时代”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只不过是在“石器时代”的前面加了一个“新”字。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大约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终结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的建立,其间大约6000年的漫长发展过程。”——《文物史前史》第93页,中华书局出版,国家博物馆编。 在华夏文明与新石器时代重叠的、漫长的年代中,几乎是与现在人类相差无几的人们,努力开创着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事实说明,华夏文明诞生之时,人们十分热衷于改造山体的外观。人们把自己选中的山体,努力改造成为自己想见的模样。或者是“人物的形象”,或者是“犀牛的形象”,或者是“平顶的山”。 据相关报道,在中国的多个地方,发现有多座不同形式的“人形山”,“双乳峰”,等等。 在本溪更是发现有多座,形象鲜明的“男人山”,形象鲜明的“女人山”(有双乳)。还有形象鲜明的“犀牛山”,“平顶山”,……。 为了更好、更快的刻磨、打制坚硬的石头。人们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人们努力寻找比石头更坚硬、更适手的工具。……。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在坚硬、冰冷的石头上“做足了功课”。因此,人类文明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例如;金、银、铜、玉石、颜色、等等。……。 三﹑“万古乐升平” 众多事实充分的说明;是起源于“东北陬”的华夏文明,首先发明、创造、掌握了“平”。 从古至今,华夏大地广泛传颂着;“鼓乐升平”,“歌舞升平”,“四海升平”。 华夏文明的祖先为“平”欢呼,为“平”歌唱。 华夏文明的祖先为“平”树碑立传;一座座高大的“平顶山”。 华夏文明的子孙为“不平”而战,为“公平”而死。 华夏文明的子孙争相以“平”为名,“志平”,“近平”,“永平”“金平”,“卫平”。 人类社会需要公平,平安;世界需要和平,太平。 《列子·汤问》中记载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明确地说明着,华夏文明的祖先为“平”而努力着:“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我认为,华夏文明最早出现的“一”,就是代表“平”的、简洁、明了、形似、神似的符号。 后来,“一”演变成为华夏文明的“最小的整数”,也属于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现代汉语字典》对“一”的解释是;数目,最小的整数。) 事实说明,华夏文明原本没有“零(0)”。“一”(平)才是华夏文明的;根本、基础、起点。 中国人说;“九九归一”,“始终如一”, “表里如一”,“天人合一”。 清代段玉裁编写的《说文解字注》说:“汉书说:‘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易经》说“天一地二”。 《说文解字》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淮南子·诠言》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山海经》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山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五历记》“开天辟地”说;“数起于一。” 多数人也许会说;“平”,“空气”,“水”,是大自然无偿恩赐给人类的“礼物”,是不请自来的“东西”。 不可否认,“平”确实存在于大自然当中。例如;平静的水面。 不可否认,大自然确实是给予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生灵,无以计数的恩泽与教诲。但是,人类文明所掌握的“平”是伴随着欢快的“鼓乐”出生(升)的。正如《西游记》所记载的那样;“万古乐升平”。——《西游记》第68回。(《西游记》与本溪的关系,在后文中有详细说明) 人类文明从简单、随意,到熟练、全面地掌握和使用“平”。直到把“平”转化、升华为人类文明的灵魂思想,把“平”抬高到“与天平齐”、“至高无上”的地位,必定是经历了漫长、持久的认识、理解过程。 事实充分说明; “平”(一),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平”(一),由心生! 四﹑“东胜神州” 【《山海经》注,第八卷:海内东经 巨燕,巨燕在东北陬。(海内最东北的角落是巨燕国) 第七卷:海内北经 盖国: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盖国,即今辽宁盖县一带。倭,古时对日本先民的称谓) 朝鲜: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朝鲜,即今朝鲜半岛) ——《山海经》杨帆,邱效瑾注译。】 依据上述资料判断,“巨燕”的地理位置,就是现今的辽宁省本溪市。 “《山海经》的性质相当于地理志,经过长时间研究证实,山海经所记的226处金银铜铁锡等矿藏都是属实。特别是在这部书里,还记载了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它所反映的图腾、氏族是了解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书不仅对研究自然科学有其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第4页,作者;仓修良,魏得良。 “玄鸟,出自《山海经》。尖喙,四翅,性暴戾,喜食鹿肉,居于平顶山。”——《百度搜索》 我理解;“玄鸟,居于平顶山”的本意是;“追求‘玄及至上’、同时又崇拜鸟儿的人们,居住在(本溪)平顶山”。 “玄鸟,居于平顶山”,简直就是古典版的“实名制”。它为华夏文明源头的研究工作指明了基本的方向。它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清晰、重要的“蛛丝马迹”之一。 事实上,自古被称为“巨燕”的本溪,恰巧就有一座神圣的平顶山。 神圣的本溪平顶山,是本溪市的地标,是本溪人的骄傲!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玄鸟”因此被认作是“殷商”的图腾。 【东夷部落;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东夷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东夷文明的许多方面都与中原文明不分伯仲。东夷人是中国最古老文字、弓箭、礼制和金属的发明和使用者。 【《说文解字》说:“夷,平也,东方之人也。” 】 【夷yí;①、平坦。 ②、太平。如:夷一(太平統一), 夷世(太平之世)。③、 有关“夷”字的更多意义,请查阅相关资料,这里就不在赘言。 目前,在本溪及其周边,存在有六座“平顶山”,我曾经到过其中的五座。……。 众多事实说明;东北陬的人们,对于“平”的掌握,已经达到“水平”的地步。人们似乎已经认识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人们似乎已经有了一个长度的标准。……。 我在本溪搜集到的多件“鸟”的石刻作品,清晰地反映了人类文明从“不平”到“平”的过程,从粗糙到精细的转变。 例如;两只大鸟的石刻。 一只有着尖鸟喙的、“大鸟”的石刻;明显是“刀劈”、“斧切”、无法自主站立。石刻的表面粗糙。石刻由山体岩石刻凿而成。 另一只“大鸟”的石刻,则明显是;“上大”、“下小”,它竟然就可以平稳地站立在桌面上!大鸟具有尖尖的鸟喙,光滑如绸缎般的表面。从设计到刻磨,堪称精美,且造型生动。这只“大鸟”由一块篮球大小的河卵石刻磨而成。(附图) 【“……尽管这些‘石质工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用途也不尽相同。但是,世界各地制造工具的技术却惊人的一致。” 事实说明,远古时,人类文明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因此说,东北陬的、人类文明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能够很好的传播到世界多地。 这同时说明;自古以来,人类族群就是在频繁地流动着,交往着。 事实说明,“平”源自于华夏大地的“东北陬”。 事实说明;“一”就是“平”。“夷”由“一”生。 五﹑“天富之国”与“开山劈石”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重点说明。 1,人类为什么会选着居住在东北陬的本溪 “太子河流域在中更新世时期,深林茂密,灌木丛生,水域广阔,温暖湿润。庙后山人选择这块美丽富饶的‘天富之国’,生产活动在这里是有道理的。”——《太子河流域洞穴(裂隙)堆积物地质特征及古地理环境》作者;高尚华。 “本溪庙后山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洞穴遗址之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经测定距今约25万年,以打制大型石片为工艺特色。”——辽宁省博物馆展厅墙壁上的解说词。 2,“开山劈石” 在本溪发现有多处,远古的、“开山劈石”的痕迹。 那种痕迹即不是简单的“打”,也不是常见的“磨”,而是清晰地“切割”,是“剔除”。 就如同使用现代的、“无齿锯”一类的工具,切割后遗留下来的痕迹一样。这令我十分的吃惊!目前已经掌握有多件(处)实物为证。 本溪的民间,广泛流传着;“大禹的神兵,手握开山大斧。……”。 掌握了“开山劈石”的技术之后,高度对于早期人类而言,就不算是什么问题了。华夏文明祖先的、“改天换地”的行动,就成为了可能。 六、“盘古开天地”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的多个民族,广泛地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多种资料表明,华夏文明是在特定的“天下”,发生,发展的。 因此说,华夏文明诞生之时,曾经有一个属于华夏文明自己所独有的、神圣的“天”。 资料表明;华夏文明的“天”是可以修补的。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广泛流传着“女娲补天”。 或者说;众多资料和事实说明,华夏文明诞生之时,必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圣的;“天”。 当然,那只是一个虚拟,夸张、形容出来的“天”。 那么,华夏文明曾经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华夏文明曾经的“天”在哪里? 1、“平”就是华夏文明的“天” 事实和资料均表明;玄鸟居住的、本溪平顶山的平顶,就是古今传颂的、华夏文明曾经自以为豪的、神圣的“天”! 研究表明,华夏文明的祖先十分愿意制造并使用,极度虚拟,夸张、形容的词汇。 研究表明;所谓的“天”和“天下”,只不过是古人针对本溪平顶山,及其脚下的“弹丸之地”,制造出来的,专有的、玄及无上的形容词。 《尚书·大禹谟》说;“地平天成”。 如今,本溪平顶山上依然存在有“天池”,“天阶”。存在有古老的“玉皇庙”。 “玉皇庙”是一所道教观宇,目前,仍然有多位道人在此修行。 “玉皇庙”中供奉着“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头上戴着“平顶”、“滴水”的帽子。 “玉皇庙”的庙堂石条房梁上,篆刻着;“英风万古,玄及无上,警化万方”十二个大字。 平顶山上的、古老的“玉皇庙”,应证了“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应证了“天人合一”。……。 本溪平顶山的南侧,有“天门山”,有“南天门”。……。 在本溪平顶山的脚下,发现有石刻的、人为迹象十分明显的、“比翼鸟”和“天兔”。 石刻的“比翼鸟”,双双回头观望,灵动可爱之极,艺术效果极佳。……。 石刻的“兔子”,有着两只大大的、高耸的耳朵。……。 本溪广泛流传着“天女木兰”的传说。目前,“天女木兰”仍然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因为;“天女木兰”已经被命名为本溪的市花。 “本溪市汤沟源头村田家有一女,貌美。人们称之“天女”。善良的“天女”为救百姓而死,天女死后变成一棵开白花,香气四溢的大树。人们便称之为“天女木兰”。 在上述的、“天女木兰”的传说中,竟然明确的提到“源头村”,令我十分地吃惊! 在本溪市,流传着许多与“天”相关的故事、传说。本溪市档案局组织编撰的一套;《本溪的传说》系列丛书,有着几乎详细的记载。……。 “天”和“一”(平)没有了缝隙,“天”和“一”(平)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时,“一”(平)就变成了“天”。多么简单、朴素的辩证关系。多么形象的比喻、夸张、形容。(现代的人们,把“天一无缝”说成了“天衣无缝”,那是误解,以讹传讹。) 古时,因为“大自然”(老天爷)会时常“发威动怒”,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地震,山洪。所以,人们对于“天神”,普遍是敬畏万分的。 【“按当时人的思想,天地相隔并不太远,可以相通。交通的道路就是靠着上插云霄的高山。上插云霄的高山就是神灵所常游的地方。”——《山海经》第79页。杨帆,邱效瑾注译。】 因此,人们利用“高高的平台”,来祭拜天神,呼风唤雨。 古代的帝王们,合理地利用了广大百姓普遍存在的、惧怕自然灾害的心理。 有“天”,才会有“天下”。 有“天”,华夏文明的帝王们才可以理所当然的自诩为“天子”。 为了保证“天”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帝颛顼”命令;禁止闲杂人等攀登仅供“太阳”和“月亮”起落的日月山之巅。 【“日月山”(颛顼令重黎绝地天道);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山海经》海经第十一卷,大荒西经。】 我认为;早先,人们喜爱太阳的主要原因是“温暖”;喜爱月亮的主要原因是“光亮”。 对于人类而言,慢慢长夜是艰难的时刻,是最容易被大型的、凶猛动物侵扰的时候。 或许是;“天”与后面将要提到的“中轴线”一样,是华夏文明智慧的祖先们,事先设计、整体布局、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古至今,“天”在华夏文明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现在的人们还经常会说;“无法无天”,“青天大老爷”,“民以食为天”,“听天由命”,“人命关天”,“色胆包天”,“天才”,等等。 那么,华夏文明的“天”为什么会如此地“深得人心”?“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为什么会流传久远?华夏文明为什么赋予“本溪平顶山”众多神圣的名号? 因为;华夏文明对“天、地”的情感,是真挚的!是虔诚的! 因为;本溪平顶山(天、地),是华夏文明祖先创造的一件、近乎于完美的作品。是华夏文明的骄傲。 事实说明,华夏文明的祖先对于本溪平顶山的选址、设计和改造,是成功的。是令人十分满意的。 事实上,古籍资料中,清晰明了地记载着华夏文明自己所独有的“天、地”; 【“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记得我小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本溪的孩子们经常会玩一种“跳格子”的游戏。孩子们轮流努力地从“一格”跳到“八格”,直到最上面的九,九不写九,被写成“大天”。游戏的过程是;首先,在地面上画出八个四四方方的、彼此相连的格子,八个格子摆成“干”字的形状,“干”字的两个横,各有两个格子,“干”字的中间部分、有一个格子,“干”字的尾巴上有三个格子,尾巴最尖处为“一格”,孩子们要从“一格”开始跳。格子的大小,与孩子们脚的大小相当,或比脚略大一些。孩子们努力争先跳到最上面的“大天”。所谓的“大天”,就是“干”字上面一横的上面。谁先跳到“大天”,谁就是胜利者。……。】 2、“平”就是华夏文明的“王” 《書·洪範》说;“王道平平。” 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中,有一种“王”字的写法是;在一个瘦高的、等腰三角形的中上部,加“一”(平)。 左民安认为;上述的、甲骨文中的“王”的符号,“是一只‘大斧’的形状。‘大斧’代表着王权”。——《汉字例话》第36页,作者;左民安。 我认为;可以主宰人们生命的大斧,并不能够代表王权! 我认为,甲骨文中这个“王”字的符号,象征着、即将被削平山峰的山。就是象征着“平顶山”。(附图) 就是说;本溪平顶山就是华夏文明早期的、“王”的符号。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三个山峰则为山;两个山峰则为丘。” ——《汉字例话》第36页,作者;左民安。 那么,一个山峰的符号代表什么那?作者没有提及。我个人认为,在甲骨文中,应该是找不到一个山峰形状的文字符号。因为,那个山峰已经被华夏文明的祖先削平了! 华夏文明的祖先把“一”安放在了高山的顶部,让高山变成了神圣的“平”的丰碑。随后,“平”的丰碑(平顶山),就被华夏文明认作是“天”!就被华夏文明认作是“王”!就被华夏文明认作是“山皇”! 现在,人们所书写的、每一个小小的、有“天”有“地”的,“王”字身上,都可以看到有“天”有“地”的、本溪平顶山的身影。 我认为;“王”这个文字符号,与本溪平顶山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细细观察,本溪平顶山的外观形状,确实有一点“大斧”摸样,请参见后面的实物图片) (仔细观察、分析,“甲骨文”中“王”字。其中的几个“王”字的字形说明,“王”和“天”曾经是存在于一起。) 3、华夏文明的“开山之作” 自古以来,人们传说着“开山之作”?!仔细琢磨这种说法,真是十分的令人费解。现在,“开山之作”有了准确的答案,解释。 仔细观察,群山环抱之中、犹如鹤立鸡群般的本溪平顶山,具有如下特点;庄重大气,气势恢弘,溪水环绕,唯我独尊,礼泉众多,面南背北,左右匀称,平直方正,等等。 站在平顶山北侧的太子河岸边,观看本溪平顶山。本溪平顶山就如同是由一个大大的梯形和一个扁扁的长方形组成。扁扁的长方形稳稳地坐在大大的梯形的上面。 长方形的两端,就是本溪平顶山顶部、东西两端的“悬崖峭壁”。这应该就是从古至今,人们争相传颂的“天涯”。 如今,每天清晨,天边出现的第一缕阳光,就会照射在本溪平顶山东侧顶部的“迎日崖”(天涯)之上。此时,本溪平顶山顶部东侧的“迎日崖”(天涯),立刻就变成了红彤彤的“丹崖”。待到夕阳西下之时,本溪平顶山顶部西侧的悬崖峭壁(天涯)也同样是变成了“丹崖”。 与“天”平齐的本溪平顶山,还具有“变化多端”的特征。从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不同位置观望,“与天平齐”、“顶天立地”的本溪平顶山,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景象;一会是“剑指苍天”。一会是“虎踞龙盘”。一会是“大斧”。一会是即将扬帆起航的“大船”。一会是、底朝上、反扣在那里的、一只大海碗。一会是一口巨大无比的“钟”。……。 本溪市流传着;平顶山是由神仙的一只“大海碗”变成的。“大海碗”变成的平顶山,压治着坑害百姓的河伯“独角虬”。看来,人们最早使用的“碗”(石字边),真的是由石头制成的。 目前,有充分的实物证据证明,本溪平顶山人为改造的性质。……。 本溪平顶山的外观形状,尽显着大气、庄重、对称的美! 众多事实说明,华夏文明诞生之时,人们对本溪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改造。 人们对本溪的设计和改造,几乎是包括了本溪全部的“山”和“水”。 整体设计是以“本溪平顶山”为中心;以东南到西北的“中轴线”为主脉;以“平”为根本。 本溪平顶山应该不是华夏文明改造的第一座“平顶山”,但是,本溪平顶山必定是华夏文明改造的、多座平顶山之中,最成功、最神圣的一座! 我认为;目前,存在于中国的多座“平顶山”,标注了华夏文明中心,前进的轨迹。当然,原点无疑就是;本溪平顶山! 现在,本溪平顶山,顶部东侧的边缘,仍然存在有一件清晰明显的、巨大、独立的人物头部石刻像。(位于平顶山顶部东侧“紫云亭”南面的不远处) 我认为,此件沉重的人物头部石刻像,是华夏文明的祖先遗留、安放于此。 石刻的人物,面南背北、平稳、安详而卧。 刻凿“人物石刻像”的石块,大约是长2米,宽2米,高1米。重量约有5千公斤左右。 此种人物石刻像的刻凿手法,只是我认识的、华夏文明祖先所掌握的、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现在,本溪平顶山上,仍然生长有碗口粗的“藤条”。 现在,本溪平顶山的山坡上、山脚下,存在有大量的、或大或小的山体岩石。 现在,夏日的本溪平顶山上,还时常可以见到祥云缭绕的现象。如果刚好赶上,行走在山顶的雾气之中,想象着神话传说中脚踩祥云的神仙们,那真是;天上人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现在,有盘山公路直达本溪平顶山之巅。(盘山公路或许是在原有的一条古道上改建而成) 现在,每天都有居住在平顶山脚下的人们,不辞辛苦地来到平顶山上,取食“山泉水”,或“山井水”,无论春夏秋冬。(在“春”,“夏”,“秋”三季,每天会有很多人到高高的“9号柱”附近的“泉眼”,取食那里的山泉水。) 本溪平顶山的四周,溪水环绕。正所谓;“四海升平”。 事实说明,本溪平顶山上及其周边,十分适合于人类居住。 神圣、端庄、稳重,气势如虹、至高无上、面南背北、平直方正、玄及无上的 本溪平顶山;是华夏文明为“平”打造的、不朽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真正的万岁!是华夏文明的里程碑! 本溪平顶山;就是华夏文明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开山之作”! 事实说明;所谓的“盘古开天地”,就是华夏文明真正地认识“平”,追求“平”,创造“平”之时。 |
|
来自: 天和图书馆21tc > 《天和图书馆21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