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中医艾灸疗法

 涂鸦吧 2018-03-26

糖尿病是慢性病,气阴两虚最为多见。《伤寒论》中提出“阴阳自和必自愈”,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应一味强调降血糖,而应以人为本,以改善烦躁、疲乏、多汗、失眠等症状,进而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体重,以保持平和心态,精力充沛地生活为原则,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以促使机体达到自稳态状态,以扶正为主,恢复元气,调理脏腑,养阴益气活血,使血糖逐渐降到正常;依靠饮食疗法,强调运动疗法来有效配合治疗,同时健康教育贯穿疾病全过程,提高病人自我养护行为的水平。

中医治疗糖尿病,补益肾阳之气,仍然是艾灸糖尿病的根本之法。糖尿病人艾灸后,身体逐渐好转,血糖逐渐下降的效果。因为糖尿病人也是元气亏虚,阳气不足,而这些艾灸都可以帮助调整正常。

糖尿病患者可以艾灸胰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每天艾灸1-2次,每穴20-30分钟。

胰俞穴:位于背部,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胰俞穴位于背部,在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就是胰俞穴。艾灸病症:胃脘痛、口苦咽干、大便不调、多饮多尿、肢体无力、肌肉酸楚等。

艾灸胰俞穴这个穴位,在降糖方面,有奇效,它又叫做降糖穴,经过临床验证,确实有很好的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效果。所以如果尝试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或做艾灸,一定记得勤验血糖,尤其是已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以防出现血糖过低的情况。

肝俞穴:位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艾灸病症:胁痛、胃痛、吐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脊背痛、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胆俞穴: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胆俞穴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艾灸病症:胆囊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口苦、肋痛、肺痨、潮热等胆经疾病。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处是脾俞穴。艾灸病症:背痛、腹胀、背痛、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脏腑病症。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时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艾灸病症: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艾灸病症:头痛、目眩、耳鸣、食欲不振、翻胃、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艾灸病症: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艾灸病症: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艾灸病症: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失眠、头晕、膝痛、脚气等。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艾灸病症:高血压病、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子宫脱垂、下肢痉挛、下肢瘫痪、失眠、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阳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