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孩子无尽的''''为什么'''',父母的''''不知道''''正在快速扼杀他们的求知欲

 风舞猿 2018-03-28

当渐渐长大的小家伙们学会了提问,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与孩子的每一句对话后面都会跟着一个“为什么?”为了回答小家伙们的这些“为什么”,相信多数爸妈都曾绞尽脑汁,因此养育孩子的过程对爸爸妈妈们来说就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进修”。

孩子爱提问,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这证明小家伙已经开始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了。因此,大人们给出的答案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有把握的问题,爸妈们尽可以发挥所长,为孩子细细道来。

那如果是连大人都没有把握回答正确,或者根本不知道的问题呢?为了不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很多爸妈已经开始意识到,单纯的回答“不知道”是不可取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孩子的提问,对孩子观察和思考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就比如说,“你发现月亮的形状在不断变化了,你观察得真得很认真!”而不是单纯的“你真棒!”

然后,对于这些没有把握的问题,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放低姿态,告诉孩子自己也有同样的疑问。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分析、讨论了,这样既能够找到答案,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利用书籍和其他方式探索世界。

为小家伙找到一本适合查阅的资料,也是一项技术活儿。既要让他们的问题得到解答,又要使他们对使用书籍产生兴趣。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正是为这些初探世界的小家伙们所准备的。


孩子入园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小家伙们的世界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每晚亲子阅读的内容也开始有了变化,适合低龄宝宝的认知书和绘本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了。

DK公司的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正是为这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家伙们”准备的。了解DK的读者都知道,DK图书的可选择余地很大,有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图书供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选择。如果你的孩子年满3岁,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那这本书绝对会深深地吸引他。


脱离启蒙,迈向自主阅读的入门书

启蒙读物是孩子最初认识世界的好帮手,绘本和各种认知书几乎陪伴他们度过了大部分亲子阅读的时光。不过当这些机灵鬼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从他们口中飘出的“为什么”的数量飙升,那就是他们将要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了。

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好像就是为完成这一使命而生!如果你想选择一本帮助孩子开始自主阅读的图书,那这本书绝对能让孩子为之着迷。


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吸引孩子?


1.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孩子的语言讲述科学严谨的知识


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就好像孩子自己观察和记录世界的笔记本,其中有小孩子那轻松烂漫的语言,还有稚气却生动的插图。一切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现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的名字:那些重要的事,就像是孩子在对自己说“那些重要的事,我必须要知道!”一样。


▷孩子的视角


在各章标题里,孩子变成了观察世界的主体。


内容源自生活,与孩子息息相关。


▷孩子的语言


看了这样形象的描述,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禁感叹“原来是这样!”


简简单单的语言中,流露出孩子的发现与思考。


2. 是百科也是故事,无处不在的小情节


除了为孩子讲述知识,在章节的末尾,还有一个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来自世界各民族,告诉小家伙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温柔与和善能够使人强大。


不要骄傲,只有踏实做事才会成功。


除了完整的故事之外,书中还穿插着各种有趣的小情节,瞬间抓住小家伙的注意力,对喜欢情节的孩子们非常受用。



3. 手绘与图片结合,更有亲和力的装帧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图片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这本书也恰恰考虑到了这一点,图片量很大,有许多内容是用图片来体现的。而且这本书中的许多插图都是DK的编辑们亲自手绘完成的,写写画画拍拍照片,内容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装帧设计也非常有亲和力,封面衬了海绵,书内还有漂亮的书签带,方便找到自己的阅读进度。



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直观可见!

在真实生活中,可没机会在一根树枝上看到整个过程哦。



具有亲和力的装帧。

亮丽的书签带。


4. 孩爸孩妈自制音频,辅助小家伙们的阅读


对于一些好动的小家伙,听可能比看更和他们的胃口。


我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辑专门为这本书录制了音频朗读版,参与录制的编辑都是资深爸妈,哄睡、陪玩、陪读书样样精通;音频中不但有知识,还将这些知识巧妙地串联起来,小主人公糖果也对这些内容兴趣十足。扫描书后的二维码,找到“听世界”,看不懂的地方听一听,轻松搞定。


父母的养育不是给予全部,而是引领孩子探索无限

找到兴趣点,教会孩子探寻新知的方法


爸妈们都知道,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有限,但是孩子创造出的却是无限的可能。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不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他们,而是需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出发,深入探寻。


给孩子一个梦想


曾几何时,我们也意气风发,心怀梦想。如今却在羡慕那些仍旧怀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人。面对梦想孩子永远比大人更加勇敢,他们热情、执着、真诚,在这种力量面前,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请爸爸妈妈们保护好孩子的梦想,希望所有孩子的梦想都能实现。


给孩子一张地图,他就可以走遍世界。


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教育指导生活,单元式学习是最本能

且最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应试教育的无奈之处便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孩子,在接受了十几年这种方式的教育之后,进入大学后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自主探索了。西方的教育方式之所以人性,就在于它遵循了人类最基础的本能,单元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发散思维,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答案。


面对求知欲爆棚的小家伙们,这种遵循本能的学习方式,是保有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好方法。


例如: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表情、动作行为都是表达自我的方式。



在了解了这些交流方式后,有没有对其中的哪一种感兴趣?如果用语言交流,世界上又有那些种语言呢?这些语言又是怎样说的?……

单元式学习就是从一个主题出发,引出各种问题,然后再去追寻问题的答案。主题与问题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题引出问题,问题的答案又可以深入解释主题。

我们顺着问题出发:语言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除了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葡萄牙语、日语等,看看怎样用些语言说“你好”和“再见”吧。


每一种语言下用汉字标注了这个词的基本发音,试着读出来吧。


↑↑↑点击图片,闹春光,书琅琅,5万种童书5折封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