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综合讯】2015 年,中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入住月付2 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的高端养老院被媒体曝光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其实,钱理群只是选择入住高端养老院人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端养老院在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纷纷打出了“五星级养老服务”、“私人管家一站式服务”等广告牌。这些高端养老院收费几何?究竟是哪些人群在入住?进军高端养老产业的企业是否已掘到第一桶金? 在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入住的老人正在唱歌。上海东方网 北大教授月付两万住养老院 去年初在南京开业的外资“超豪华养老院”,引进欧洲养老理念,号称从居住设施到医疗护理均量身订制,每个老人的饮食菜单都是特别设计。该养老院锁定高端人群,每月收费2 万元起,加上水疗、美发、美容等服务,最高可达四五万元。甚至还可选择要住“湖景房”或挑房间方位。 近年来,“高端养老”在中国兴起,北京、上海、浙江、南京涌现了数量不少的五星级服务的高级养老机构。这里不但三餐有营养师调配,还有小型电影院、美发、美甲和美容服务。不过,入住这些高端养老院的价格也不菲。 综合上海观察者网、台北《旺报》报道,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显示,2016 年富人对新型养老社区和中高端养老的需求大幅提升,且将成为年轻一代的选择趋势。胡润另一项调查显示,76% 的上海富人, 对中高端养老社区感兴趣。 在上海某高端养老社区,入住门槛颇高,每位入住老人要先缴纳近100 万元的保险金、保证金等费用,平时的月租金也在7000 元左右。但让人惊讶的是,虽然开业才5 个月左右,但养老社区一期入住老人达到了200 多人,已基本满员。 上海崇明岛一家号称为入住老人提供超五星级服务的高端养老社区,每月最低入住费用为1.5 万元。 2016 年1 月,世界养老品牌“老二”、法国“欧葆庭”在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分院的合作项目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正式开业。这个被外界誉为“超豪华养老院”的高端养老中心从居住设施到医疗护理均量身订制,每个老人的饮食菜单都是特别设计。该养老院锁定高端人群,每月收费2 万元起,加上水疗、美发、美甲、美容等服务,最高可达四五万元。甚至还可选择要住“湖景房”或挑房间方位。 杭州某高端养老院主打“日式养老”,号称采用日式服务和管理, 上厕所只要按下按钮就有专人陪同,浴厕设施和家具也都是日本进口。不过高端服务开销不低,双人房年收费每人6.6 万元起,单人房每年更要十多万元。 据统计,北京高端养老机构月收费普遍在1.2 万元至1.4 万元间。 2015 年,中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就入住了月付2 万余元的高端养老院,此事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后,钱理群表示,养老院可以让他告别买菜、做饭等日常琐事,更加专心地投入写作,“在养老院里每天能看5 份报纸,文章能写2000 多字”。 北京CBD腹地的高端养老院恭和苑的收费标准显示,恭和苑共提供5 种户型的房间,每人每月收费在6000 元至2.5 万元不等,同一房间如有第二位老人入住,则需另付1800 元/ 月。每人每月(按31 天计算)护理费在2480 元至6820 元之间,三餐及下午茶的费用是每人每月1860 元。 如此算来,如果一名老人想要住进恭和苑,并享受餐饮和护理待遇,每月最低需交1.03 万元,最高需交3.36 万元。理发、家属用餐、保健按摩等项目需另外付费。 宁波网报道,近日,宁波市民章女士带着父母去了一趟良渚,从市区开车20 多公里,为的是考察当地的老人公寓,这里“随园嘉树” 项目就是一个高端养老机构。 环境真好,跟住五星级酒店似的,只是15 年100 多万元,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章女士说。 “如果不满15 年的话,我们会把租金按月折算返还给老人。若超过15 年,老人是可以享受免租的。”该养老中心负责人王丽娜说。 梁奶奶是小儿科医生,陈爷爷是浙江大学的教授,他50 多岁的时候做访问学者到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一待就是28 年。他们选择了随园嘉树,租赁合同是15 年, 根据朝向、位置,三室两厅的房子租金108 万元,每个月另付服务费2500 元,夫妻俩核算下来每年花费是1.02 万元,还不包括伙食费、水电费、保姆费等。 谁在入住? “我们也没想到,开业一年左右,吸引过来的居然全是高级知识分子。”颐和苑负责人周保云说,在入住的老人中,高校退休教师最多,占了一半左右,复旦、同济、交大、华东理工、上海音乐学院的都有;其次是退休医生,大约占1/3;此外还有公务员、军官、华侨家属等。 每月动辄过万元的养老开销,对中国养老市场来说称得上名符其实的高价,一般养老院月均开销仅两三千元。究竟是哪些人群在住高端养老机构? 综合报道,北京某高端养老机构的一份入住客户分析资料显示,入住该养老中心的老人受教育程度很高,80% 的长辈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退休前主要在政府机关、教育及科研行业就职;退休金额在6000元以上占比70%,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及高收入人群。入住老人子女中, 主要以在教育行业、政府机关就职及从事科学研究。 今年已74 岁的王澄宇去年入住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现在,他每天的活动安排很满,除了和老伙伴们下象棋、打桌球, 有时还被邀请去唱歌、钓鱼,闲下来再种种菜。“花样太多,一天都玩得忙不过来啊!” 退休前,他是复旦大学核物理专业的教授,工程师,从教生涯一直和核物理打交道的他,现在依然时常前往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授课。“人老了,不能一直站在讲台上。” 王澄宇说,自己的大儿子在南京成家立业,小儿子定居在美国,人老了,子女又不在身边,他就和老伴商量着要物色一处安心养老的场所。 “不需要太豪华,但要住着舒适安心,不让子女操心。”按照这样的标准,王澄宇从去年开始多处考察养老院。看了一圈下来,老人都不是很中意,月收费上万元的实在太贵,收费低的服务水品和居住环境又跟不上。 后来到了颐和苑,王澄宇惊喜地发现,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居住条件较好,综合性价比较高。于是,他和爱人很快租下一套两居室,搬了过来。 “我们也没想到,开业一年左右,吸引过来的居然全是高级知识分子。”颐和苑负责人周保云说,在入住的老人中,高校退休教师最多,占了一半左右,复旦、同济、交大、华东理工、上海音乐学院的都有;其次是退休医生,大约占1/3;此外还有公务员、军官、华侨家属等。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知识分子不少还是结伴而来。比如,上海交大来了一位老人之后,很快带来了自己的同事家庭,现在来自交大的老人家庭已有5 户。上海音乐学院一对60 多岁的夫妻入住后,把高龄的母亲和岳母也带了过来,一位就与他们住在一套房子里,另一位则住在隔壁小套房里。此外,还有三亲家结伴住过来的,大家相处得其乐融融。 盈利不易 至少目前看来,高端养老机构想赚钱并非易事。北京高端养老机构爱暮家创始人姚雪说,经营5 年来,爱暮家在2013 年才刚刚可以实现盈亏平衡。而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认为,要跨越盈利平衡点至少在8 年以上。 随着高端养老的兴起,各路资本也竞相掘金高端养老市场。不过,虽然市场庞大,但高端养老机构想赚钱却并非易事。 综合《北京商报》报道,在国家医养结合发展养老业的大力提倡下,各路资本竞相布局高端养老产业。 今年5月,光大控股以4.5 亿元收购汇晨养老67.72% 的股权,正式进军养老产业。此外,万科于2013 年时就曾在杭州良渚文化村试点高端养老地产,保利地产也通过投资建设和熹会老年公寓进军中高端养老市场,平安人寿则推出了“尊御人生” 保险计划,为高端人士做养老规划时提供更多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东莞一家四星级酒店也转型做高端养老。 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地处常平镇下墟路,它曾经的名字“凡尔赛酒店”更为东莞人熟知。该酒店原来是一家欧式豪装的四星级酒店,去年开始,酒店法人黄河山斥资千万元将其改造成一家豪华的现代化养老院。罗马柱、雕花顶、欧式建筑……走进东莞豪享康乐养老院,处处显露着曾经星级酒店的气派。 开业两个月,生意如何? 黄河山却苦笑着吐出了两个字“失落”。该院规划了300 个床位, 如今却入住了不到30 人,和他预想落差很大。“ 至少目前看来,高端养老机构想赚钱并非易事。北京高端养老机构爱暮家创始人姚雪说,经营5 年来,爱暮家在2013 年才刚可实现盈亏平衡。而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认为,要跨越盈利平衡点至少在8 年以上。 业内人士介绍说,高端养老机构盈利难:一方面是消费者希望以更低价格入住;另一方面服务提供者,如物业、财务等费用不断提高,尤其是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大量缺乏,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尽管目前尚存在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盈利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但专家们都表达了对高端养老市场前景的看好。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徐月宾表示,尽管目前高端养老院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收支平衡,但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入住率将会不断上升,届时,高端养老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方面,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金融租赁为想要进入高端养老的企业降低了门槛。“比如现在有些航空公司不买飞机,由金融租赁公司投资购买,航空公司就向金融公司租借飞机,由此节约前期投入的成本,养老产业也可灵活运用该模式。” (编辑:孟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