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fo与摩拜成中国共享单车双寡头,出行“最后一公里”竞争加剧

 besunnyaR 2018-03-29

2017年共享单车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经历了前期疯狂的融资与大浪淘沙,已经逐渐形成以ofo与摩拜的双寡头局面,另外哈罗单车与永安行选择合并抱团取暖,但是市场来看体量依然很小。另外目前多家入局者持续推出新品单车,但这并不妨碍ofo和摩拜在业内已经达成的领先地位。回望2017年,根据极光大数据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APP市场方面,ofo市场渗透率同比增幅达1811.7%,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而在共享单车市场方面,ofo、摩拜分别以5.3%和5.12%位于行业第一、第二。这一年来,ofo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霸主,在出行方面一度超过滴滴、摩拜。

ofo入驻支付宝,摩拜全面接入微信,共享单车已不再单纯是“彩虹车”之间的较量,ofo、摩拜双寡头之下,留给其他平台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在这其中,ofo相比2016年12月,现在市场渗透率同比增长达1811.7%,成为2017年市场渗透率增幅最快的App。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摩拜增长482.5%,位居App市场渗透率同比增幅总榜单第四、共享单车行业榜单第二。这样看来,ofo市场渗透率年度同比增速为摩拜近4倍。

来看看其他共享单车情况,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12月,ofo市场渗透率提升至5.3%,占据首位,摩拜以5.12%,哈罗单车以0.7%位居行业第三,其他共享单车明显后劲不足,渗透率低于0.5%。这意味着市场双寡头已经出现,ofo摩拜稳居两强,哈罗位居第二梯队头部,但是其渗透率不及第二名摩拜的七分之一,与前两者距离还是挺大。

入局最早的ofo和摩拜凭借着单车数量、覆盖的人群数、订单量、名气都可以算是共享单车圈的两大巨头,这两巨头形成优势壁垒。在市场调查方面,ofo、摩拜与滴滴出行一起构成目前城市居民最偏好的出行类App前三名,尤其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ofo、滴滴、摩拜在移动网民中的偏好度较高,均位居App偏好指数总榜单TOP5之列。

另外在一线城市的App偏好指数排名中,ofo以78.4的指数得分排名第三,摩拜以78.3分排名第四,滴滴出行以77.9分排名第五;在成都、厦门等30个新一线城市的App偏好指数排名中,ofo以71.8分排名第二,摩拜以70.8分排名第四。从App偏好指数来看,一线、新一线等大城市用户对ofo、摩拜等共享出行应用的接受度和好感度要明显高于二、三、四线城市,市场成熟度更好。

综合以上极光App榜单数据可见,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ofo已稳居行业第一,摩拜处于下风。ofo无论从活跃用户规模、新增用户或是使用频次和时长都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ofo正在逐步拉大与摩拜的差距,可见ofo第一品牌效应正日益凸显。

总体来说,共享单车服务在中国竞争激烈。共享单车的火热,则肩负着帮助人们完成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使命,这也是共享单车会成为消费者刚需,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的原因之一。而现在ofo与摩拜已经形成双寡头局面,而到了今年,共享单车竞争将更大积累,洗牌将继续,规模小的共享单车无疑在煎熬。

总的来说,ofo、摩拜在市场渗透率、增速等核心指标上已呈现双寡头格局,其中ofo稳居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哈罗单车代表的第二梯队已难撼动头部两强地位。在2018年,共享单车ofo摩拜两强争霸仍将继续成为行业主旋律,,另外在滴滴复活小蓝单车、永安行牵手哈罗获得投资之后,整个行业的走向仍有些许不确定性,但是这无法撼动ofo的领先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