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越战争:该连发现越军炮兵阵地一个秘密,后面的战斗屡有斩获

 知如海学无涯 2018-03-30

陆军第13军37师号称”丛林猛虎“,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在云南方向参战,在对越作战期间表现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该师长期担任战备值班任务,是13军中齐装全训的甲种师,训练较充分,另一方面37师上下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也是一个原因。

说37师善于总结经验是有原因的,我们不妨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正所谓见一叶面知深秋,窥一班而见全豹,看看37师上下是如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

1979年2月19日上午,13军37师指挥110团、111团正面向越南柑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战至21日,110团先后攻占了332高地、238高地和登朱、271高地等处;111团也连续突破越军在北瓜姚、250高地的防线,至此37师已经兵临柑榶以北。在110团在向332高地的发起攻击前,该部3连发现了越军炮兵阵地的一个秘密。

原来,3连在攻击332高地前,发现越军一个榴弹炮阵地,不断向友军射击,3连马上出动无后坐力炮摧毁敌榴弹炮一门。但其它榴弹炮仍然继续射击。此时,3连发现一奇怪现象,敌人不断把被打死的越军尸体搬运到阵地中间的屋子里。我3连无后坐力射手,马上向小屋射击,一发命中,并意外的将整个屋子炸上了天。

原来,越军榴弹炮阵地中间的屋子是越军存放弹药的所在。弹药库被炸,越军炮兵顿时丢下榴弹炮,正处逃散。3连乘胜追击,不断追歼敌人。就这样3连摧毁了一个榴弹炮阵地,缴获105榴弹炮4门,摧毁2门。

战后,3连进行了总结,对越军榴弹炮阵地中间的小屋存放弹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决定在后面的战斗中注意观察。结果,还真让他们掌握了越军炮兵阵地的规律,并总结了相应的战法。

他们发现:越军火力集中,但火器较分散,一般炮兵阵地,炮兵配置一般是以一个排或一个连为一个阵地,每门榴弹炮之间相距50-70米,弹药所一般都设在阵地的中间。我步兵展开进攻后,如果能首先利用直瞄火器摧毁敌人的弱药所,那么不论心理,还是实际效果都将非常有效。

3连把总结出的打敌炮兵阵地的方法应用到了后面的实战中,并友军进行了推广,结果屡有斩获,即摧毁了敌人,又减少了伤亡,受到了师里的表扬。

伟人曾说:”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主要靠不断总结“,并一再重申”我们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看来及时总结验确实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