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抚千万名器心忧古琴未来

 坏人彭 2018-04-01

专访奥运琴师陈激雷

本报讯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太古遗音”章节开始时,一位琴师端坐画卷之上,白衣胜雪。他扬手抚琴,琴声超拔辽阔,千年风雨仿佛在他衣袖间荡漾。

陈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民族乐团”首席指挥。

由于“太古遗音”的成功,陈雷激本来在小圈子里的声名也传到了寻常百姓家。

这年头,明星们开个演唱会,一般都要坐头等舱、住总统套房,连助理都要带好几个。而本月24号要在杭州红星剧院开音乐会的陈雷激,即使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一战成名”,仍旧只能坐经济舱、住标准间。

记者采访陈雷激的地方,正好在茅家埠一带,鸟鸣山更幽,有电视台的记者提出来,让陈雷激就此抚琴一曲。陈雷激听到后却连连说“不”,因为没有带上他“御用”的两把名琴。

这两把琴的来头,一定要说一说。一把“猿啸青萝”,据传是晋朝留下来的,现在全世界的唐琴也只剩下几件,晋琴更不得了。去年,“猿啸青萝”在北京嘉德拍卖,步长集团总裁赵涛,以1904万元拍得此琴,后邀陈雷激用此琴录制了同名专辑《猿啸青萝》。另一把“虞廷清韵”,据传宋太祖赵匡胤爱不释手,北宋灭亡后,高宗赵构在都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兴建了“复古殿”,常常在“复古殿”抚弄此琴,借以抒发亡国之痛。

“操办这场音乐会成本要10万,如果票房达不到10万,我连演出费都赚不到。”陈雷激操办这场音乐会,还要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请人合作,这次他邀请了杭州爱乐乐团配乐。不仅如此,因为预算不多,这场音乐会从节目设计、配乐到宣传,他统统要亲自上阵。

既然这么辛苦,那还开什么音乐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古琴,了解古琴”,陈雷激说。为了推广古琴,他还在遂昌开了个琴馆,只要有空就去那里给小孩子上上课。

本报记者 南芳

通讯员 虞珊珊

作者:南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