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03.31【临床】丨针刺治疗心脏病证为何常取心包经经穴而不常取心经经穴?

 秦岭之尖 2018-04-01

针刺治疗心脏病证为何常取心包经经穴而不常取心经经穴?

纪晓平

心包是心的外膜,络附于膜,是气血通行于心脏的道路,合称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入侵,一般都是从表入里,由外至内的。邪气犯心是指侵犯心包络,心包络受邪(包括外邪、痰浊、瘀血)必然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而出现心的病症。《灵枢·邪客》说:“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的本经。《灵枢·经脉》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并指出心包经可治疗“心中憺憺大动”、“烦心”、“心痛”等症。根据中医心不受邪、心主代心受邪的理论,故在临床中,治疗心悸、怔忡、心痛等病症常取心包经经穴,如内关、郄门、间使等穴,而不常取心经经穴。虽然心经之通里、神门等穴也可治疗心悸、怔忡、心痛等症,但对急救效用较缓。

校对:邓雯雯

一心一醫

您的健康守护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