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六七)

 百了无恨 2018-04-01


王铎的书法艺术(三)


 四、今中有古(韵味美)。明季书坛出现了“移俗而不移于俗”的创新派,王铎就是其中的主要一员。他的创新是在继承古代书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出新的,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既以个人的独特性格开创明末清初的时代新风,又具有古代优良的民族传统。神韵深邃,耐人寻味。


《琅华馆帖》中有几段文字,可以说明他敏而好古的学魏方法。

《谈古帖》:“雨夜雪窗,我两人扪虱谈古,一乐也……不深学,不久从事,多嗜今。今易古难,今浅古深,今平古奇,今易晓古难喻,皆不学之故也。”

《临古帖》:“予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勇妄为。”

《观宋拓淳化帖》:“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怀素、高闲、游酢、高宗一派,必又参之篆籀隶法,正其㧑画,乃可议也。慎之!慎之!


他的书法作品,从哪里可以看出隽永的古人韵味呢?由于他是博采众长融为一体的,所以不可能也不应该机械地从一点一画来说明这个问题。现在就个人认识提出一、二,以与同好者相研讨。


王铎“雨夹雪”的章法和“错落有致”的体势,是从大令和南宫学来的,故纵横开合风采动人,俊迈而有逸气。草书《杜诗》等帖,精熟神奇,点画狼籍,笔老而意新,深受伯英、长史的影响。小行书《庚寅诗稿》、《送无党之任平水诗草》,受《王圣教》和《荐福寺》的影响,而得其势巧形密,遒媚劲健的风神。小楷《跋宋拓淳化》,清劲秀润,古朴典雅,大巧若拙具有篆隶笔意,实出自钟太傅的《贺捷》诸表。大楷《善建城碑》雄强宽博,丰筋多骨,实出自颜真卿、柳公权。白苧村桑者说:“觉斯为袁石愚写大楷一卷,法兼篆隶,笔笔可喜,险劲沉着,有锥沙、印泥之妙,文敏当逊一筹。”


他的书法所以能够今中有古,不只是他对古人法书无帖不学,而且善于鉴选古帖,从中吸取精华。他在拟张旭帖后有跋。“旭书甚有法度,陕刻《千文》乃赝本,具有野气耳。”即可见一斑。


他平生最得力的帖,要算《宋拓淳化》,朝夕摸索,爱不释手。至于其它好法书,能买的就买,买不到就借,如《兰亭续帖》、《米襄阳帖》四十多册,一旦借到手,就日夜临摹,约期璧还,功力之深,确实惊人,为发展新的书法艺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鲜于枢说:“怀素守法特多古意。”可见王铎的今中有古,也是从守法而来的。

觉斯除精于书法外,还工诗文,善山水兰竹梅石,以沉雄见长。曾见浙江博物馆收藏一轴长卷,书画悉备。幸一寓目,可谓平生快睹。他虽然多才多艺,却虚怀若谷,每以“不及古人”为言。在《琅华馆帖》中就曾一再谈到“弟于笔墨敝帚也,无益国家,暇中偶一戏为之。”“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故书古帖譬如登霍华,自觉力有不逮。假年苦学或有进步耳。佗日当为亲家再书,以验所造如何。”正以其不自满,年届六旬(六十一岁去世)仍能精进不已。易曰:“满招损,谦受益。”又曰“天行健,故君子自强不息。”其斯之谓乎。(牛光甫)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