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夺世界定价权,中国在下一步大棋

 geros 2018-04-02

本文2981字丨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核心提示

历史上,无数的战争因石油打响,无数的财富,也被石油定价者所掠夺。而中国版原油期货,似乎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真的可以吗?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有了钱,却发现想要的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要问谁对这句话感受最深,或许是前商务部发言人姚坚。

曾经他非常无奈的调侃:“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

可见,钱是有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却远没有想象中的英姿飒爽,甚至带着一些冤大头的味道。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2004年的大豆风波。

当年,得知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准备去美国采购250万吨大豆后,国际炒家马上联手将大豆期货价格从200美元力推到400美元,而合同签署完毕后,期价迅速下跌了三分之一,国内一半大豆压榨企业濒临倒闭。

10多年过去,情况也并没有好转。在定价权这个事情上面,中国频频吃亏,许多情况下,充当了一个被迫接盘的老实人角色。

最近上海能源交易所新鲜出炉的原油期货,或许就是旨在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真的会有效吗?

01

油价很无奈

让中国这个老实人吃苦头的商品,大多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进口依赖度极高。换句话说,就是国内买不着,不得不进口的商品。

在这些商品中,原油尤让人头疼。这不,3月28日,新一轮成品油又准备开始涨价了,预计涨价幅度在每升0.12元以上。

大家都抱怨油价高,却鲜少有人知道,如今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达到70%,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耗国。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开车加100块钱的油,有70块是靠国外飘洋过海的进口油赚的。我们所熟知的大庆油田,新疆克拉玛依,在国际上,根本排不上号。

因此,我们嘴上抱怨着油价高,实际上却也怨不得三滴油,要怪就怪,作为世界原油第一大消费者,我们却并没有像常理一般,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或者话语权。

为什么呢?

因为目前全球的原油价格基本是美国的WTI原油和英国的布伦特原油两雄称霸,这两大交易所统治了全球的原油定价权。

全球85%的原油贸易都会参照这两个交易所的价格作为基准价。

在这两大交易所的牵制下,中国虽是最大的进口国,但是却相当的被动,可以说是一个躺着任国际炒家宰割的模样,在目前石油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大家都以为三滴油赚了个盆钵满盈,却不知道国家每年还要给三大石油巨头补贴,以弥补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损失。

不仅仅是大起大落的波动让人居然忍不住心疼大寡头们,价格歧视同样让人无奈。

据专家统计,扣除运费因素的影响后,15年间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还是比销往欧洲,美国等地区的原油贵1.5-4美元/桶以上。

甚至有些人还专门把中东的原油先运到美国,再运回中国,因为这样倒腾下来,成本居然比中国直接购买还便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在定价这个问题上的弱势,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店大欺客的便利,迫使我们接受了更高的石油价格,即所谓的“亚洲溢价”。

而这看起来只有几美元的亚洲溢价,使得我国每年至少要多支出数十亿美元进行原油进口。这些花出去的羊毛,最终还是出在了羊身上。

02

原油期货是一步有深意的棋

那么,原油期货的推出,就可以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了吗?

或许说彻底改变还为时尚早,但是,这第一步棋却不可或缺。

3月26号原油期货上市的那一天,证监会主席“一正两副”专程跑上海集体亮相上市仪式并敲锣便足以看出政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重视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这是我国第一个国际性的期货品种,也就是说,无论内资外资都可以参与。并且,和国际上不同是,中国版原油期货是用人民币计价的。

这其中的深意,想必大家也非常清楚。

一方面,人民币计价的方式,可以更方便中国把控亚洲市场百万吨的石油交易价格。毕竟子弹都在自己人手里。

另外一方面,人民币计价,则意味着可以拓展人民币结算份额,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提供新助力。

从历史上看,美元走出了如今石油美元的天下,交易所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

什么是石油美元?

就是在原油市场上购买石油时必须使用美元,而美元发行由美国政府控制。

那么,如果没有美元,但又想买石油,则必须卖东西去美国,拿货物换美元,再用美元来换石油。

这其中就大有门道了,你想象一下,当你买到石油的时候,你付出了货物,阿拉伯国家付出了石油,而美国呢?

美国得到了你的货物,代价却不过是成本不到一块钱的绿纸。因此,极端一点的说法认为,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光靠印钞票,就抢走了中东的石油。

怪不得美国前国务卿说,掌握了石油,就掌握了全世界。

03

原油期货能扭转乾坤?

而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人民币结算则意味着,我们印的钱,或许未来不仅仅可以购买国内的货物,还有机会通过人民币买到国外的原油。

想想是不是还有点小激动呢?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或许还是略显骨感。美国石油美元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来得容易。

1973年,美国和中东国家闹了矛盾,中东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短时间内油价飞速上涨。

当时,在中东的操控之下,原油从不到三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西方国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无数的美国工厂因无力承担高额成本而倒闭。飞机航班,汽车短时间内都被限制,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美国甚至关闭了全国的加油站。

为了节约能源,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被限时关闭。

在这场危机后,美国痛定思痛,通过军需装备,强行和沙特签订了石油美元的协议,也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让美元成为了石油定价的唯一货币。

而目前来看,中国显然并不具备动摇这份协议的能力,美国和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仍然把控了全球的石油供给。

因此,以人民币定价的中国版原油期货,在鲜花和掌声背后,或许未来的路,并没有想象中平坦。

04

对于普通人的意义

当然,短时间内当不了老大,出来搅搅局也是极好的。

对于中国的石油公司也好,航空公司也好,中国版原油期货开通后,通过对冲风险,减少因油价上涨带来的损失不失为一大利好。

比如说,航空公司看到最近油价便宜利润高,就可以买入原油期货。即使未来油价真的上涨了,那么还是可以以现在的低价享受到实惠。

而石油公司或者航空公司的成本降低了,或许对于老百姓来说,也可以跟着沾一点光。

其次,对于普通人来说,原油期货的开通也让我们多一个投资方向,降低资产大起大落的风险。

虽然目前来看的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参与原油期货的投资。原油期货的个人投资者门槛为50万元。交易一手至少也需要近5万元。

但是,原油期货的上市必将带动一批国内原油基金的发展,未来,通过原油基金投资原油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3月26日,刚上市的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一开盘,立即就高开高走跳涨近5.77%。

按照保证金为7%来看,一天内的资金收益就高达82%。因此,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未来中国版的原油期货会不会像国外一样,成为国民级的投资产品,还真难说。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期货虽好,没有相应的实力还是不要贪杯。要知道,在杠杆的作用下,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它都远比你想象得要疯狂。

- END -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想要学会理财,交给菜导就好。菜鸟理财第六期会员招募预约火热进行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