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柳州就开始有军、政、商自办的电话业务,1926年春,柳庆电话总处成立设在东门城楼,所有来电都要通过总机转接才能实现通话。
[《摆古》顾问 陈佚生:本地商家纷纷申请安装固定电话,河北片初装电话用户大约有80多户,包括中继线、长途线和局用机等等,河南片初装电话用户有12户。]
[柳州邮电博物馆工作人员 赵金婕:这台是我们的一个(电话)交换机,当时我们总务台的工作人员来实现电话拨通的一个转接仪器,它可以同时实现5对用户同时通话,所以喊做10门磁石交换机。]
1932年,广西省电话管理局成立,1935年已完成了通往四乡20多处的架线工作,办理市内电话为主,兼负军事通讯和传递防空情报的功能。1944年11月,日寇侵犯柳州,通讯发展被迫中断。直到解放后才得到大力发展。
[赵金婕:这是我们最早的摇杆式电话机,我们需要打电话的时候,先拿起话筒,然后转动摇杆,它就会发出脉冲信号,通过这个脉冲信号,我们总台会有话务员在总台机器这边,有专人接收这个信号,接到总台电话以后,再去找相应的对接人,这样我们就实现了通话。]
1983年9月,位于龙城路的电信综合大楼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安装市话自动交换机的容量4000门,在广西全区最先使用5位数号码拨号,但还不够方便。
[陈佚生:打长途电话还需要经过总机,先报上保密代号和自家电话号码,然后再报上对方的电话号码、通话人姓名以及自己的姓名,等待回复的声音就可以了,有时候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接得上,麻烦得很。]
[赵金婕:开始都需要接到我们总台,由我们人工进行话务传输,但是到后来我们实现自动拨号以后,就有系统和电脑实现转接的功能,不需要人工了。]
直到1992年,柳州市2万门程控电话工程投入使用,绝大部分市民都“赶时髦”安装了固定电话。除了电话之外,电报也是一种曾经流行的通讯手段。
[陈佚生:到1948年先后开通柳州到广州、邕宁、贵阳、苍梧和桂林等无线人工电路。解放后,柳州电报线路不断修复更新,1976年底开始将柳州到各县的人工电路陆续改为电传电路,使用电传打字机提高通信效率。]
[赵金婕:它是由点和划的组合代表不同的字母,通过电流(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一划等于三个点的长度,收报机收到信息以后进行人工翻译,这是最早的电报。]
电报是按字计费,从1958年起,国内中文电报不论远近,每字3分钱,加急电报的费用加倍收取,发电报使用的文字要尽量精简,才能减少开支。
[陈佚生:到1992年底,普通电报每字收费1角3分,译电每字收费1分,加急电报加倍收费。以前老板拟好电报叫伙计去打,聪明的伙计就会开动脑筋,减少一些字数也不影响表达,省下的钱就归自己了。]
落尾,BP机和大哥大,我们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移动通讯。1948年,美国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寻呼机,1983年,中国内陆第一家寻呼台落户上海。9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寻呼机开始风靡中国的大街小巷。受到香港电影的影响,寻呼机又喊做call机。
那时,“手拿大哥大,腰挂BP机”就是身份的象征,“有事call我”也成为了口头禅。126人工寻呼台是由话务员应答接续的,127自动寻呼台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另外,也有一些专业寻呼台,号码是7位数或者6位数。
[市民 高俊:(call号)蛮长点的,那个时候刚买回来也要总背。以前我记得背课文都没有这么用心。一回来就127多少多少,127多少多少。一出去别人问你有call号、call机咩,我讲有,我马上把我的call号讲出来,127多少多少,然后你call我,好牛鬼的那个时候,讲完转头就走。]
[市民 劳军:我的号码是12762729。要了这个号码以后,当时我们开中巴车的,好牛鬼的,特别是热天的时候,我们穿衬衣按道理这样穿就得了,再热我们也要把衬衣扎起来,这样才露得call机出来,(别人)好羡慕你。]
歌曲《数字恋爱》是台湾歌手范晓萱在90年代创作的,歌词描述的,就是寻呼机的“数字文化”了。
[高俊:比如讲当时我还记得有什么284,就是有急事;521就是我爱你,531就是我想你,类似的都有这种的。]
1993年,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是由波导公司研发成功。落尾,外观各式各样的寻呼机才开始层出不穷。
[劳军:刚开始从大乐声到小乐声,再到那种国产的,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红黄蓝绿都有,各种颜色,而且越来越小。有点小得就像个小小的遥控器一样,那种汽车门禁,小小的。]
跟BP机的小巧玲珑正好相反的是比砖头还大块的“大哥大”。 1991年12月21号,柳州市邮电局900兆赫移动电信系统工程开通,柳州301户市民用上“大哥大”!
[市民 胡美珍:我弟就有一台,长长的一个,方的,又重,贵啵,那时这个大哥大,上万的啵,羡慕啊,人家是老板有大哥大。
市民 黎观华:我很清楚记得我当时的工资是大概不到一万五千块钱,所以我还差的那些钱都是我家人帮忙,都是这样去买,第一个手机是这样去买的。]
当时,舍得下本钱买“大哥大”的人,都是蛮要紧的啵。
[黎观华:用手拿的,直接用手拿的,没有人会把那个手机放在口袋里边,也没有人把手机放在自己的包里边。一手拿个手机,然后另外个手就拿着一个公事包这样子,很经典的这个。]
到交话费的时候,虚荣心抵没了钞票啵。
[黎观华:当时好像是每一分钟需要三块钱左右,因为当你有手机的时候你无聊啊,你就会拿手机出来玩咯,或者是你有意无意之间你都会拿手机出来,没有事情都会打电话给人家,因为新手机嘛对吧,所以当时确实话费是一个挺大的负担的。]
他说“通讯改变生活”, 有了手提电话后,完全是另一种工作体验了。
[黎观华:确实是去到什么地方我们都很方便,有人找我们的话,我们可以去回复给人家,或者是人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我们。]
一年左右“大哥大”就会更新一代。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大哥大”逐渐被小巧的手机取代了。
[胡美珍:九七年开始我们家就有几部手机了,我仔有,我家那个有,我用手机我看是,2002年我才开始用手机,那时我还用着小灵通的。]
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覆盖越来越广,这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快捷起来。
[胡美珍:你有朋友圈,有什么事在朋友圈一发,各个都晓得,就不用各个打电话了,如果你没有微信没是智能的,你打电话要打几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