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历史】嵩山脚下,帝都洛阳,取经的唐僧老家原来在这里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8-04-03

【人文历史】嵩山脚下,帝都洛阳,取经的唐僧老家原来在这里[7P]

玄奘故里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huán)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
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偃师县南缑氏镇东北陈河村。这个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玄奘的父亲陈惠一生好佛,二哥陈素被父亲送洛阳净土寺当和尚,天性聪颖的陈祎,自幼接触佛典,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玄奘故居

十一岁那年,玄奘到净土寺当和尚,取名玄奘。他不满足于在洛阳学到的佛学知识,随到长安遍访名师,执经问难,锐意钻研经典,博览众书,发觉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奥秘。

玄奘故居

唐贞观三年(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途。从此五年间,玄奘全面理解了佛教之渊源。在此期间,他怀念自己的祖国,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带着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启程,于贞观十九年返回故土。
自此,开始在弘福寺整理、翻译带回的经典。唐太宗专门召见了玄奘,表彰了他不辞劳苦西行取经的业绩,还为他在长安建了大慈恩寺,成为玄奘译经和著述的经院。九年中译经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基斯但及中亚的重要文献,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慈恩寺

玄奘在讲经、译经、传播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他的刻苦求学精神和卓越成就,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其故里陈河村旁马涧河上游凤凰谷修建了唐僧寺,寺院内外殿字崇宏,树木繁盛。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变易,寺院仍保留下来。可看到保存完好的大殿,是清光绪年间重修。院中还有石刻碑碣数通,这寄寓着人们对玄奘的深刻怀念。

大慈恩寺

玄奘故居坐落在陈河村中部,坐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建筑为东、西厢房和厅堂,西厢房主要展示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的全部经卷。后院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居室,后堂为玄奘祖父、母居室。

玄奘故居

玄奘故居

玄奘雕像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