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理论找到病位和治疗部位的方法

 wyfx100 2018-04-03

找到病位和治疗部位的方法
1宣老软外说认为两个痛点按压其中一个可使另一个痛点减轻或消失,则减轻或消失的疼点为即发病灶,第一个疼点为原发病灶,治疗时应治原发病灶。
2关玲主任讲治疗病人,首先问诊病人病情,然后触诊和望诊找出异常处,让病人作动作,通过功能障碍找出结构障碍,把搜集到的这些信息综合,编一个故事,找出产生症状的本质病位,对病位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病情减轻,诊断正确,不效,诊断错误,继续分析寻找。这种治疗诊断时间长,但治疗简单下针少,立杆见影,效果持久。
3王震生老师讲如病位在病变局部,则治疗局部长久有效,如无效或反复发作,则证明原发病灶不在局部,要上下左右前后寻找压痛,进行强刺激推拿,看局部疼痛是否缓解或消除,从而找出原发病灶进行治疗。
4关节松动术讲颈部转动出现疼痛,可按住特定关节再转头则疼痛减轻或消失,则是此关节病变,针对性治疗。
5浮针疗法按病位找到刺激点针刺,让病人进行肌肉收缩活动,如压痛和活动痛缓解或消失,则针刺部位正确,如无效,则需重新诊断找点针刺。
6通过按压或针刺出现疼痛复制,通过治疗使疼痛缓解或消失,都是找到病位和治疗点的方法。
7软组织力学失衡不但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骨骼位置移动,还会造成骨皮质水肿高压,如水肿高压轻微,当力学失衡纠正后,骨水肿高压自动恢复正常,如水肿高压严重,软组织力学失衡纠正后,水肿高压症状仍存在,则必须刺骨减压放水治疗后,症状才能消失。刺骨治疗的症状仍是力学失衡造成的,调节力学失衡是治病关键。
8治疗有方向性。前表线以上提为顺,后表线以下拉为顺,当腹直肌从肋弓向下拉向耻骨联合,竖脊肌从骶骨向上拉到胸椎,人体就会失衡而出现症状。治疗时要使前表线上提,后表线下降,人体才会恢复平衡。
人生活工作常低头弯腰,会使前表线下降,后表线上升,从而出现症状,治疗时要纠正这种状态。
切忌治疗时同时对相反肌肉治疗,会抵销作用,影响疗效。
中病即止,有时本已见效,由于画蛇添足的治疗,效果反复。
9一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患者,下床行走时左下肢腰5神经剧烈疼痛,活动片刻缓解,行走时疼痛不明显,坐久站立时也无异常。主要时由仰卧位站立时疼痛剧烈。左下肢软组织多处压疼明显,但压疼点按摩效果不明显。
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会引起左下肢到足大趾麻疼。在脐下找椎体按住后直腿抬高麻痛消失,按别处无效。此椎体左侧有深层明显压痛。按压后起床站立疼痛缓解。
认为腰椎滑脱多年,以前软组织无病变,不刺激神经故无症状,现在因为年老,受寒凉,劳损或扭伤,软组织出现损伤,使滑脱刺激神经,虽有滑脱,产生疼痛的根本原因是软组织损伤发生了变化,只要把软组织损伤修复调整好了,神经有活动通道,不再受刺激,疼痛就会消失。
直腿抬高,椎体产生不正常运动,则会刺激神经,引起麻疼,按住椎体不动,不再剌激神经,则麻疼消除,说明此椎体即为病变椎体,此椎体有几块肌肉联结,为何为产生不正常的运动,是由哪块肌肉不正常造成的,找到并针对性治疗,可使疾病痊愈。
10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主要造成附近神经通道狭窄而出现症状,这时治滑脱和突出使之不刺激神经可,扩大神经通道使滑脱和突出刺激不到神经也可以,定点旋转复位不但没使椎间盘回纳,有时还加重突出,但也能使椎间盘刺激神经症状解除,一是扩大了神经通道,二是椎间盘如突出严重,会加速溶解吸收,只要压不坏神经,日久即可吸收萎缩而不再刺激神经。这是国外有人研究报道膨出和脱出都能长时间恢复,只有少量突出容易反复发作。
以前有报道椎间盘造影,向突出间盘注入造影剂检查,椎间盘病痊愈了,后来有人用椎间盘挤破疗法来治疗椎间盘病。
所以任何能扩大神经通道的方法都能治愈刺激性神经疼。
铁块把人压在地上,把铁块搬走可救人,在人下的地面上挖洞也可以把人救出,椎间盘和椎体滑脱剌激神经,即可以治椎间盘和滑脱椎体,也可以治神经周围其它组织,只要让神经有通道畅通即可。
何况神经有蠕变功能,如同泰山迎客松一样,只要不是突然压迫,只要是缓慢压迫,神经可以适应环境,即后人压细后也可无症状。
何况神经受压只会麻木,疼是无菌性炎症的因素,只疼不麻木,只要消除无菌性炎症,疼痛就会缓解或消失。
11筋以柔为顺。力学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筋不柔了,骨为梁,筋肉为墙,筋骨负责神经血管的通道畅通和脏器的生存空间,道路不通,空间狭小则会生病,结构影响功能,调结构来治疗功能障碍,调筋为要。
肌肉和骨骼,脏器都是装在筋膜套里的,扎松筋膜就是扩大空间。
我现在都用浅刺大范围筋膜刺,对肌肉无刺激,安全调力线,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