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存在相克的现象吗?

 鹩歌 2018-04-03

            由于樊振东最近两年表现出色,成绩突出,已经牢牢坐稳了国乒中的主力位置,将来有望替代马龙成为新一代领军人物。相比之下,同为年轻球员的林高远的处境却很不乐观,因为外战表现糟糕,始终处在可上可下的边缘。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樊振东的水平高于樊振东。可是就在2017年亚洲杯上林高远以4比2战胜了樊振东,让人赶脚二人之间是否存在球风相克的问题?当年邓亚萍最风光的时候也曾经几次败给张怡宁,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事你怎么看?
       

       
       

           
           

               
           

           
           

               
           

           
       

       
       
       


            4个回答
       


       
       

           

           

   
   

       
           
       

       
            乒乓网
           
               
           
           
                头条号优质体育原创作者
           
       

        04-02 17:39
       
       

            31
       

       

           
       

       
   


   

       

           

    “小胖”三年同输一个人,球路相克不服不行

  -----球路最克樊振东的不是马龙而是他,曾经的六小龙

  2017-2018赛季中国乒超联赛第15轮,国乒三大主力马龙、许昕、樊振东在比赛中全部输给了对手,直接来了一个大写的尴尬。而这三场球中有一场球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也是我们平时打球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樊振东对战张超这场。  每个运动员不可能保持一直稳定的状态,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偶有输球实属正常,而樊振东输张超已经是连续三年在乒超赛场上上演,这可以说张超在球路和技术风格上是非常克制樊振东的。

  球路相克是我们在打球过程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球路相克一般指的是水平稍弱的一方往往会战胜实力强劲的,而且水平高的一方还一直会难以摆脱这种局面。  在职业运动员中球路相克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二王一马的时代,三个人互相克制谁也没有拿到大满贯;马龙被王皓三次挡在世乒赛决赛之外;而张继科却踩着王皓的肩膀成为最快大满贯;马龙在国际大赛对樊振东的胜率也是超高,但是这些都是基本在同水平下,输赢在毫厘之间;而张超作为一名老将,在2014年2月份就已经退出国家队,能在三年的乒超中连续战胜樊振东可以说是真正的球路相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三年来比赛的情况,2015年8月22日乒超联赛八一大商队在主场大连海事大学体育馆迎战卫冕冠军山东鲁能队,在张超与樊振东的比赛中双方打到决胜局,在7分制的决胜局中,樊振东发挥失常,以1比7败北,27连胜的不败金身就此告破,也是樊振东15赛季输掉的唯一一场比赛。

樊振东

  2016赛季乒超联赛第13轮,樊振东2-3决胜局再次输给了张超;再到今年乒超第十五轮,樊振东2-3决胜局再次输给了张超,结果是非常的相似,张超都是进入决胜局抢七赢得比赛。

  张超正反手实力均衡,反手的衔接速度很快。2011年,张超和曹臻搭档获得了第51届荷兰鹿特丹世乒赛混双冠军,实现了自己世界冠军的梦想,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102位世界冠军。

张超曹臻

  在比赛中张超是如何以弱胜强战胜樊振东的呢,通过观看比赛,前两局樊振东对张超的发球处理的不够严谨,两局共直接接发球失误共计八个,接球冒高被抢冲两个,直接导致樊振东0-2落后,三四局樊振东加强接发球的稳定性,通过和张超打相持,打实力球扳回两局,决胜局樊振东接发球又不够严谨,在相持中失误增多,最终输掉比赛。   樊振东在比赛主要发挥自己年轻优势,以实力球和高质量的相持得分,前三板的控制偏少。
  樊振东的进攻

反手拧

  在比赛中张超对樊振东的发球接发球处理的要好于对方,而且接发球的方式并不以主动的拧拉为主,有摆短、推挑、拧拉等方式。   张超在接发球时非常注意落点的控制,推挑到樊振东的中间位,樊振东来不及侧身直接导致重心不稳,摔倒在地。

推挑 

推挑

  接发球根据对方不同的旋转、质量旋转不同的方式,是非常有效果的。

摆短 

反手拧

  樊振东对张超的发球判断不够准确,经常会冒高,被对方发球抢攻直接冲死。
  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

  在相持中张超也不和樊振东硬碰硬,拼实力肯定处于下风,通过落点和线路的变化调动樊振东,不论正手和反手都直接主动变线,让自己形成主动。
  反手变直线

反手拉直线

拉直线

正手变直线

拉直线

张超的正反手相持、防守能力也是有的,而且比赛经验丰富,该稳的稳该凶的凶,打球主要以控制为主,不和樊振东拼硬实力,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正反手进攻

正手连续拉球

反手拉球

防守

对拧拉的防守

  乒乓网-白開水


       


       
   




   
   

   

       

           

我认为乒乓球确实存在相生相克的问题。但是是相对的,并非绝对。其实说白了还是人与人之间打法想克的问题。国球第六人抛砖引玉,通过两个案例解读下所谓的打法相克问题。

其实所谓“相克”,简单点说就是我的特长技术限制你的特长技术,比赛中我赢的几率和次数更多一些。比如说,张继科比较克制马琳的打法。

众所周知,马琳的发球在国家队堪称一绝,藏獒自己也承认,国家队马琳发球是最好的,但是张继科就能破小马哥的发球。因为继科的台内拧拉使得马琳的发球包括小球技术优势荡然无存。你发/摆的再短再转,我一板霸王拧直接跟你形成相持,从而进入我的节奏,这球就真的不好打了。因此就形成了所谓的张继科对马琳赢多输少的局面。


再如王皓“克”马龙,王皓三次把马龙挡在世乒赛决赛门外,成为马龙征战世乒赛的最大拦路虎。如果一次是偶然,但是恰恰是三次,事不过三,这就值得探究了。大家都知道,两个人都是靠硬实力吃饭立足的,正反手都很均衡,无明显漏洞,王皓比龙队还大好几岁,他怎么就能在关键比赛中赢龙队呢?

国球第六人觉得王皓很适应龙队的节奏,猜龙队的心理猜的比较准,当套路遇到套路的时候,只能是被套路。还有就是王皓超强的反手,在跟龙队对拉中丝毫不占下风,甚至可以反撕龙队正手拉球,以暴制暴,在心气上完全压制住了龙队。

说到这,不知道您对所谓的相克现象有没有一点感知。国球第六人想强调的是没有完全的相克,只是相对的而已。您还能想到其他打法相克的球员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咱们一起讨论。


       

       
   




   
   

       
           
       

       
            侃侃绿茵场
           
               
           
           
                体育问答达人
           
       

        04-02 15:15
       
       

            15
       

       

           
       

       
   


   

       

           

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球路相克的现象一直存在!

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管多厉害的球员,他也不是常胜将军,通过比赛,我们会发现有一个球员,总能令他非常难受。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体现在乒乓球这个项目。在很多其他领域,也会有相似的情况存在。这或许就是天生的相克理论。

有人分析过这种相克现象存在的原因,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有些运动员对某种打法不适应,很多习惯用右手的运动员碰到左手球员,总会令人感到不适应。此前,马龙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预选赛输给日本左撇子丹羽孝希,丁宁输给韩国削球手金景娥等例子充分说明了打法相克是存在的。

其次,心理层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大家习惯了实力强劲的球员输给某一个刚冒头的球员以后,媒体包括球迷就会以克星的称号来形容某球员。以后碰到了,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的球员,就很容易产生心里波动,导致输球。其实并非实力问题,而是心里作怪。

所以说。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球路相克的现象,但这不是绝对的,只是普遍存在的。一直以来,乒乓球界都会有这种现象存在。

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是我莫大的荣幸,谢谢!


       

       
   




   
   

       
           
       

       
            王俊杰猛
           
           
       

        04-02 15:04
       
       

            11
       

       

           
       

       
   


   

       

           

乒乓球绝对存在相克现象。

这个相克,不但是技术层面,也包括心理层面。

瓦尔德内尔巅峰时期,最怕的不是马文革,不是孔令辉,而是塞夫,是刘国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张继科为什么在最短时间内成为大满贯?

看过比赛的都知道,张继科的夺冠如出一辙,马龙被王浩干掉,张继科又干掉王浩——不管世乒赛还是奥运会。



半决赛,张继科对阵一名选手,张继科胜出。

另一场半决赛,马龙对王浩,王浩处处克制马龙。

也奇怪了,王浩对马龙时,他的直板横打发挥的特别好,反手直接迎击马龙拉过来的弧圈球,而且速度更快,让马龙下一板很难受。

但是到了决赛对张继科时,王浩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张继科的反手位拧拉破坏了王浩的节奏,打得王浩无可奈何。

张继科大满贯期间,当然在乒超也经常碰到马龙,但是张继科赢马龙,总是特别费劲。

而马龙如果赢了张继科,那场面明显轻松的多。如果没有王浩,张继科vs马龙,张继科是处在下风的

球风相克,是确实存在的。

就像打麻将,哪一天手“顺了”,打丢的牌都会重新抓回来,不赢都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