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剂论之四——涩剂,燥剂和湿剂

 思明居士 2018-04-04

涩剂

涩可去脱

有开其窍以涩之,如精遗者,尿窍闭——通尿窍以闭精,则精遗可涩

有遏其流以涩之,如水泻者,脾土崩也——培土气以疏水,则水泻可涩

有因其势以涩之,如血下者,大肠热也——滋金液以杀血,则血下可涩

有滑以治涩,终是滑剂而非涩剂。滑以济涩之穷,涩以济滑之变,能用滑以治涩,则滑即涩剂

燥剂

燥可去湿

湿有上,中,下之分,有经,皮,里之异

上湿——苦以燥之

中湿——淡以燥之

下湿——热以燥之

经湿——风以燥之

皮湿——薰以燥之

里湿——攻以燥之

须辩真湿,伪湿

湿剂

湿可去枯

燥有在气,在血,在脏,在腑之分,有在内,在外,在久,在近之别

气燥——辛以湿之

血燥——甘以湿之

脏燥——咸以湿之

腑燥——凉以湿之

内燥——寒以湿之

外燥——苦以湿之

久燥——温以湿之

近燥——酸以湿之

大约八法,须临症变通悟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