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机对照研究刮痧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留梦心田 2018-04-04

  目的:观察 出痧 刮痧、 不出痧 刮痧与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通过中央网络随机分组系统,将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NLBP患者随机分为出痧组、不出痧组和针刺组,每组50例。出痧组在受试者腰部(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下肢(从承扶过委中至承山)进行刮痧,每个部位刮8-10次,并且要求 刮致出痧 ,每次刮痧治疗间隔4d,总共治疗7次。不出痧组操作方法与出痧组相同,但要求 不出痧 ,每次刮痧治疗间隔2d,总共治疗7次。针刺组针刺患者肾俞和委中,直刺进针,施平补平泻手法至局部出现酸麻肿重感,每次治疗30min,每次针刺间隔2d,总共治疗7次。比较3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1个月与3个月的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自拟临床症状积分和Oswe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M5P决策树算法,使用Weka Explorer 3.6软件计算刮痧治疗NLBP疗效预测方程。结果:1治疗结束时,出痧组脱落7例,不出痧组脱落6例,针刺组脱落8例,最终完成129例。3组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2治疗结束后,3组NLBP患者VAS、临床症状积分、ODI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3根据m5p决策树算法,提出刮痧治疗nlbp疗效预测方程,且使用odi作为因变量方程拟合度较高。结论:刮痧治疗nlbp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且中短期疗效优于 不出痧="" 刮痧和针刺治疗,表明刮痧="" 出痧="" 是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odi可以作为刮痧治疗腰痛的敏感指标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