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试要点: 1、物体振动和发声之间的关系 2、乐音的三个特征,决定因素以及三个特征之间的区别 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作为已知量,回声与简单运动相结合出计算题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为听到声音的条 件:发声体、介质、耳朵,如果发声体与耳朵之间没有介质或耳朵聋了,都会听不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2、声音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 叫做“声波”。 4、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声速等于声音在每秒 内传播的距离。 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必须记住这个速度值),在0℃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31m/s(这个数值不必记)。(可观察比较课本第30页“小资料”中的数据加以记忆); 6、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 7、听到声音的条件:发声体、介质、耳朵。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8、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物体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Hz,1赫兹=1次/秒。 9、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①、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人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20-20000赫兹。(记住这个频 率范围) ②、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它与发声体的“振幅”(即:振动幅度)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①、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叫做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及结构有关。 10、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叫声中一部分就是超声波。 11、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以及一些机器工作时都会发出次声波。 12、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时(这个时间记住),人能听出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这就是在教室里听到的声音比在旷野里的声音大的原因)★ 1 3、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必须要会。在解题时应注 意声音从发声体到障碍物的时间等于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需时间的一半。(要画图想象这个过程) 第二节 声的利用 14、利用声音主要从两个方面 : (1)、声音传递信息。如:利用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发出的次声波进行监测;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食,人们利用声音交流,渔民利用回声探测鱼群、倒车雷达利用回声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中医用听诊器听人体内 的声 音信息来诊断疾病,医生利用B超机显示人体内脏,查看是否正常,生产中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以及裂纹有多大,多深。 (2)、声音传递能量。超声波比声音具有更大的能量,可以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可用于清洁牙齿,清除体内结石,还可用于清洗手表、首饰、眼镜等。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7、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18、0dB不是没有声音,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9、减弱噪声的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如:①将音响的音量关小;②城市的路边种有树木、花草;③将耳朵用耳塞塞紧;④建筑工地要限时工作;⑤在高架桥上安隔音墙。这些分别属于哪种减弱噪声的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