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的形成及发展,论述多多,我就不去凑热闹。至于《周易》讲的是什么?就以我今年3月11日在“悟空问答”的作答来阐述: 记得孩童时(一九七六年后),在乡村即常见八卦画象,觉得很是新奇,不明所以,更是好奇。 八二年(我15岁),第一次有幸看到了《羅家推算通書》,浓浓的兴趣,深深的折磨。问周围,无人能懂;有疑问,无人可释。间中许多繁体字,还好,有《字典》帮我。八三年,偶然捡到一张油印《看相秘诀》的A4纸大的看相口诀,如获至宝,一边怀疑一边验证,竟然发觉准确率高于七成,于是乎一头钻进了玄门,……无师无兄,寂寞莫名。八七年始学《四柱算命术》〈台湾版〉(繁体字),居然不知师傅是谁?今查百度,意然说是李明居,呜呼,香港真有大师呼?难不成是我缘浅,致所见旨昏庸者呼? 九五年秋,有幸在深圳宝安“锦昌文具书店”购得了蓝允恭老师著的《太极预测学》,如醉如痴,亦癫亦狂,至此终于了解了八卦,正面了易学。 (铺贴太长)现在讲“周易讲的是什么”?首先,它是一部哲学典籍,然后它才是一部卜筮书。它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乃至八八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与行为准则为标准,来分折、思考、判断,进而预测(推断)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各种问题。 古云:“十年学成状元,廿年难通周易”,又云:“一入易门深似海,不是真人莫进来”。皆言学易之不易、通易之艰难。没有深刻的人生阅历,书本再熟,也难以懂易的。《易》是包罗万有的,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思维体系。 《易》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极观:宇宙无限,时空无垠。 2,同一观:天人合一,你中有我。 3,阴阳观:阴消阳长,对立统一。 4,变易观:动静循环,虚实转换。 5,必然观:不定而定,不然而然。 6,统计观:规律验证,去伪存真。 7,模拟观:客观推演,触类旁通。 8,感应观:抽象领悟,感而遂通。 《易》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另外,轻轻的告诉你,易不止《周易》,之前有《连山》、《归藏》,以后或许有“九爻卦”,甚至是“十二爻卦”,事物总是在循环变化中,这符合《易》的“变易观”。 所以我否定“万物皆空”,空的尽头就是实,物极必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形跟无形的事物,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有形无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方说,最常见的水的三大变化:气(空)→水(能见质而不定形)→冰(色)→水→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活泼时,充塞天地,消沉时,缩于一丁。 最后,我持肯定态度地告诉你:“易始于占亦终于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