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络如大地上的江河,运行其中的气血就如同江河中的流水。像江河都有一定的流域一样,人体的经络也都有固定的行走路线,而且二者所遵循的自然法则也是相同的。
经络是人体内一种类似于血管的管道系统,直行的主干为经脉,横行的分支为络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作用。经络与自然界河流之间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功能上,可谓形神兼备。河水灌溉土地,滋养万物;经络中的气血上下内外循环流动,濡养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毛肌肤。据说在阿拉伯语中,IRAQ(伊拉克)的含义为“血管”,就是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它们的支流比作人体的血管。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管子》说:河流中的水就像是人体经脉中流动的气血。
中国古代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人体主要有十二条经脉,每条经脉又有许多小的分支,这些经脉遍布全身上下内外。这些经脉就像网络,遍布体表各处,并且还进入到胸腹腔内,与五脏六腑等器官组织相联系。在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人体十二条经脉与自然界十二条河流之间对应关系,涉及长江、黄河、泾水、渭水、汝水、淮水、漯水、济水、漳水等河流。从这篇文献的内容可以看出,写作者不但十分熟悉人体的经脉,也拥有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并且能够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文章中所提及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说明写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
宋代石刻《禹迹图》(1136AD)被李约瑟誉为当时世界最杰出的地图,实际上就是一个水道分布图,《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人体十二经脉所对应的十二条河流中,除了少数河流已经堙没外,大部分都可以在这个地图上找到。
像河流都有一定的流域范围一样,人体的经脉也都有固定的行走路线,并且在行走路线上还有许多特殊的部位,这就是穴位,也叫气穴、穴道,这些穴位都位于比较低凹处,如肌肉与肌肉之间、骨骼与骨骼之间、肌肉与骨骼之间以及骨骼的凹陷或孔隙处。水往低处流,如果河道淤积,河水就会溢出河道,泛滥成灾;气血运行以通为顺,如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通畅,就容易瘀积阻滞在这些部位。要治理水患,就得使用锹铲疏浚河道,导引水流下行;治疗疾病不也是一样么?使用艾灸或“毫针”(细如毫毛)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祛瘀导滞,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病也就好了。
治水要从源头开始,俗话说“水像一条龙,从上往下行;治下不治上,到头一场空”。针灸治病也是如此。中医认为经脉中的气血起源于四肢,向躯干、头面方向流动,就像河水从小溪流入江河,最终汇入茫茫大海。高明的医生在扎针治病时,不是仅仅针刺病变所在部位的穴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兼顾远离病变处的穴位,特别是在治疗头面、躯干、内脏的病症时,经常选取四肢部的穴位,如牙痛取手背上的合谷,胃病取小腿上的足三里。如在上肢有一条经脉叫“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背沿上肢外侧上行,到达牙齿部位,这条经脉在手背上有个穴位叫“合谷”,俗称虎口,普通百姓都知道按压这个穴位能治疗牙痛。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14种古代医书,这些书都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流传的,其中有10种誊写在丝帛上,叫“帛书”;4种誊写在竹片上,叫“竹简”。其中有一本名为《阴阳十一脉灸经》,专门讲述人体经脉循行和主治病症的,就把手阳明大肠经称作“齿脉”,主治牙痛。任何事物都无法孤立存在,一滴水汇入了河流才能涌动不息,一个穴位连缀在经络才有了生命,正是一条神奇的手阳明大肠经使合谷穴名扬千古,熠熠生辉。
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一样,两千多年来,针灸治病也一直遵循着同样的法则,使用同样的工具,针灸同样的部位。针灸疗法的强大生命力和超稳定特性,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魅力,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不曾失落的有力佐证。小小一根针,看似微不足道、平淡无奇,却浓缩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人与天地自然沟通的桥梁,是“道法自然”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易经》“易即简易”和“易即不易”的自然辩证法则的最好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