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腹泻、便秘、呕吐、低烧、消化不良等,往往是动物肠道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多而复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感染性因素;饲料霉变、药物残留、毒素超标等中毒性因素;营养过剩、营养不足、营养不均衡、过敏性营养因子等营养性因素;寒冷、闷热、高湿等应激性因素等。其中,肠道内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肠道疾病致病因素,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对肠道粘膜的机械损伤,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如外毒素多数是由G+菌产生,如肉毒毒素、肠毒素;白喉毒素、霍乱肠毒素;内毒素,多数是由G-菌产生,如脂多糖;有害菌大量繁殖,抑制有益菌的生长;胃肠道的PH值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饲料粒度大小、是否乳化等导致的肠道机械损伤。 动物肠道类细菌病病原种类复杂,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时有发生,难以控制;某些细菌毒力增强、致病性增强;细菌血清型分布广泛,同一地区细菌优势血清型增多;多病原混合感染普遍;继发感染严重;耐药性的增强使得细菌更加难以控制,显得毒力越来越强;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区域布局不合理,缺乏基于生物安全的工艺流程设计与管控,管理相对粗放,促使肠道细菌病加剧。 肠道疾病是多致病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多种原因致难于防控。规模养殖发展过快且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和准入门槛,环境、设施、技术水平较差,粪污处理系统极不规范,造成污染严重,细菌繁殖加快;饲料因素,如鱼粉等原料携带大量沙门氏菌、饲料霉变,运输储存过程污染;饲料加工没有按照国家最新标准执行;种畜供应安全保障不足;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梭菌随引种种而引入;病毒病的感染导致动物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或免疫抑制,常诱发细菌的入侵和大量繁殖,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细菌性疫苗研发和生产储备不足,个别细菌血清型众多,分布广泛,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区域使用效果差异显著;控制动物肠道细菌性疾病用药过分依赖抗生素;不通过药敏试验,随意选择药物;任意增加剂量;忽视药物的拮抗作用。 防控动物肠道疾病的思路主要是全面抗菌、抗病毒,控制肠道病原微生物;促进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生长、定植;调节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菌群平衡;促进消化液分泌、调节肠蠕动、促进营养消化吸收;吸附中和内毒素,收敛、保护肠粘膜;增强肠粘膜免疫,减少发病率;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减少营养物质消耗;选择对病原菌敏感且对有益菌不敏感的药物;加强养殖外环境控制;慎重引种,防止垂直传播类疾病;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群体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高效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细菌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做好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免疫预防;增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科学选用中草药及其制剂;加强动物机体内环境的控制和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