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关联企业”?规则梳理与适用性分析

 gzdoujj 2018-04-10

 

准确来说,“关联企业”属于关联方的一类,关联方包括“关联法人”与“关联自然人”。

在实务中有很多情况下需要对关联方做出认定。然而,不同法律法规与部门文件对于“关联”的定义却非常多,认定方式差异较大,应用情形各不相同。很多情况下,对于关联方的定义存在多个领域的交叉,我们需要对此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

 

下面分别从司法诉讼领域、证券领域、私募基金领域、财会领域和税务领域五个方面分别说明。因篇幅所限,对于特定领域如银行业、保险业等没有全部进行概括。

 

一、司法、诉讼领域

 

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确定关联方的前提是确定关联关系《公司法》对于关联关系的定义如下。

第二百一十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四)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理解关联关系的前提是定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涉及到特定领域时,需要结合对应的部门政策综合考虑。

 

二、证券领域

 

(一)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

关联交易

2007年证监会40号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71条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

以上条款并未具体列出关联交易的类型。

 

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为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

1.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

2.由前项所述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

3.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

4.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者一致行动人;

5.在过去12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12月内,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

6.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上市公司的关联自然人

1.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2.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3.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4.上述第1、2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年满18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

5.在过去12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12个月内,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

6.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

 

(二)交易所

 

关联交易

2014年上交所发布的《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对于关联交易的定义与证监会的10号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定义是一样的,但是列出了具体的关联交易类型

(1)第9.1条规定的交易事项;

(2)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

(3)销售产品、商品;

(4)提供或者接受劳务;

(5)委托或者受托销售;

(6)在关联人财务公司存贷款;

(7)与关联人共同投资;

(8)其他通过约定可能引致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事项。

9.1本章所称“交易”包括下列事项:

(1)购买或者出售资产;

(2)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等);

(3)提供财务资助;

(4)提供担保;

(5)租入或者租出资产;

(6)委托或者受托管理资产和业务;

(7)赠与或者受赠资产;

(8)债权、债务重组;

(9)签订许可使用协议;

(10)转让或者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

(11)本所认定的其他交易。

上述购买或者出售资产,不包括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出售产品、商品等与日常经营相关的资产购买或者出售行为,但资产置换中涉及到的此类资产购买或者出售行为,仍包括在内。

 

关联人

关联法人与关联自然人的定义比证监会的定义多了时间上的规定:

在过去12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12个月内,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

  

2014年深交所发布的《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与上交所基本一致。

 

 

三、私募基金领域

 

证监会与中国基金业协会未对关联交易出台文件性定义,仅在中基协ambers系统(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有文字性描述:

关联方:受同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机构或相关服务机构。

 

实际控制人是指控股股东(或派出董事最多的股东、互相之间签有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或能够实际支配企业行为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定实际控制人应一致追溯到最后的自然人、国资控股企业或集体企业、上市公司、受国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可以为共同实际控制。

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实际控制人可按照下列情形进行认定:1)持股50%以上的;2)通过行使表决权能够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3)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且表决权持股超过50%的;4)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5)在无法满足前述认定标准时,可以在系统中填报“第一大股东”,由其第一大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中基协并未对“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机构或相关服务机构”做出进一步的定义,与中基协工作人员交流后的答复是需要部分参照《公司法》及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关联人的规定,由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律师调查后认定。

 

 

四、财会领域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1、关联方

  第三条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第四条 下列各方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一)该企业的母公司。

  (二)该企业的子公司。

  (三)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四)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五)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六)该企业的合营企业。

  (七)该企业的联营企业。

  (八)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九)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可能影响该个人或受该个人影响的家庭成员。

  (十)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第五条 仅与企业存在下列关系的各方,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一)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

  (二)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

  (三)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

  

     第六条 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2、关联方交易

  第七条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第八条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一)购买或销售商品。

  (二)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三)提供或接受劳务。

  (四)担保。

  (五)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

  (六)租赁。

  (七)代理。

  (八)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九)许可协议。

  (十)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十一)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五、税务领域

 

1、关联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零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2、关联企业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

 第五十一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所称关联企业,是指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3、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2009年1月8日)

第九条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及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所称关联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具有下列之一关系:

(一)一方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或者双方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若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一方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一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二)一方与另一方(独立金融机构除外)之间借贷资金占一方实收资本50%以上,或者一方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是由另一方(独立金融机构除外)担保。

(三)一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是由另一方委派,或者双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同为第三方委派。

(四)一方半数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同时担任另一方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或者一方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会的董事会高级成员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会高级成员。

(五)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六)一方的购买或销售活动主要由另一方控制。

(七)一方接受或提供劳务主要由另一方控制。

(八)一方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质控制,或者双方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包括虽未达到本条第(一)项持股比例,但一方与另一方的主要持股方享受基本相同的经济利益,以及家族、亲属关系等。

 

第十条  关联交易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使用,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具、商品、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购销、转让和租赁业务;

(二)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著作权)、专利、商标、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牌号、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

(三)融通资金,包括各类长短期资金拆借和担保以及各类计息预付款和延期付款等业务;

(四)提供劳务,包括市场调查、行销、管理、行政事务、技术服务、维修、设计、咨询、代理、科研、法律、会计事务等服务的提供。

 

4、关联关系类型

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2017年3月17日)

“税务机关认定关联关系类型”:应当按以下关联关系认定标准逐条进行审核认定,并选填代码A、B、C等,有多个关联关系类型的,应当选填多个代码。

A.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B.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A项规定,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者担保除外)。

借贷资金总额占实收资本比例=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其中:

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账面金额×i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i笔实收资本账面金额×i笔实收资本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C.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A项规定,但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D.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A项规定,但一方的购买、销售、接受劳务、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由另一方控制。

上述控制是指一方有权决定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方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E.一方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由另一方任命或者委派,或者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双方各自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同为第三方任命或者委派。

F.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两个自然人分别与双方具有本条第A至E项关系之一。

G.双方在实质上具有其他共同利益。

除B项规定外,上述关联关系年度内发生变化的,按照关联关系实际存续期间认定。

仅因国家持股或者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存在第A至E项关系的,不构成关联关系。

 

【结语】对于关联方认定的关键是对于“关联关系”的认定,应用的情形包括企业上市和信息披露、股权投资中的条款约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产品备案、出具财务报告、纳税,等等。另外,不同规则中对于母子公司究竟算不算关联方也存在较大差异。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关联方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认定上的“难度”和“灵活度”。不过,从本质上来看,关联方的认定不外乎出于以下种种目的: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股东利益、保证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准确性、防止纳税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偷漏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