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突然呕吐,不要着急喂药

 文之沁zhe2fzmy 2018-04-10

有一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一对母子。没有什么征兆,孩子突然

吐了起来,差点吐了我一身。孩子的妈妈慌忙地把他拉出了电梯。看着孩子难受,我也跟了出来。孩子出了电梯就蹲在地上,他妈妈顺手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瓶,让孩子漱了漱口,又给孩子喝了几口热水。


水刚下肚,孩子就“哇”地声吐了出来。他妈妈显然是乱了手脚,还想给他喝水。我马上上前阻止并解释说自己是医生。她听了我的话,没再让孩子喝水。




不一会儿,孩子就站了起来,没再吐了,人也觉得好多了。我告诉

他妈妈:1个小时之内不要再给他喝水,更不能给他吃东西,尤其是药。


1个小时后煮点米粥,让他先喝1口,等几分钟再喝1口。如果喝第2口的时候,孩子没吐,就接着给他喝米粥,这样就没事了。


他妈妈回家后照着我说的去做了,当天,孩子就舒服了很多。中医前辈教导我们,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用心体贴病人,关心病人疾苦。比如说呕吐,好多医生看到呕吐,就给患者吃一些止吐的药,可经常是药吃进去还没发挥作用就被吐了出来。


家长强行给孩子灌药,弄得孩子一连吐了好几回,结果药没有灌进去,病情倒重了几分。这就是不用心体察病情的结果。




见到孩子呕吐,在查清病因的同时,先不要给他灌水或吃药,等

1个小时再说。这1个小时就叫“安胃”


胃安静下来之后,再给孩喝1勺米粥,这个叫“投石问路”。


等几分钟,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再接着喝,如果呕吐的症状比较轻,那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就会治好。您要是想了解孩子呕吐的症状是轻还是重,是寒还是热引起的,那就需要更多的经验。


拿前面这个小病号来说,我一看就知道他平时脾胃不错。这是因为他吐出来的食物没有像酸菜那样有股酸腐味,这说明食物在他的胃里停留的时间不长,病得比较轻。遇到这种情况时,您先别着急,孩子吐上几口是不会脱水的,给孩子安一下胃,喝点粥,他很快就会没事。


“夫呕吐者,阳明胃气下行则顺;今逆而上行行,故作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意思是说,呕吐是胃气上逆,而引起胃气上逆的原因有寒也有热。


如果孩子吐完了,蹲在那里直说肚子痛,痛得面色恍白,呕吐次数多,吐出来的食物少,这就是着凉引起的呕吐,这时,水袋给他热热肚子,疼痛就能减轻;


相反,孩子如果呕的次数少,吐出来的食物却特别多,还满脸通红,全身燥热、口渴,而且也没有吃过多的辛辣食物,那这大多属于热吐,一般发生在夏季。




这两种因寒热引起的呕吐都不难治,有一种药可以通治,那就是生姜。姜是一味温中、止呕吐的良药。您先切五六片生姜,在每片生姜上都撒层盐,用干净的纸包起来,包六七层,然后用水把纸浸湿后在小火上烤。


等到纸快烤煳的时候,姜也就烤好了,把烤好的姜研碎。如果是受寒引起的呕吐,您就把捣碎的生姜加到热米粥里让孩子喝下去就好。如果是在夏天,遇到热证引|起的呕吐,那就用捣碎的生姜加到凉白开水冲的蜂蜜水里面给孩子喝下去,很快就会起效。


值得您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只呕但没有食物吐出,这叫做干呕。如果干呕连续不止,呕出来的只是黄水、胃液或清痰样的东西,这说明孩子的脾胃已经很弱了。症状轻的可能是食积,重的可能会发展成疳积。


还有,如果孩子一直呕吐不止,精神恍惚,说明这时孩子已经病得很重了,您一定要马上带他去医院看医生,以免加重了孩子的病情。


作者简介:李军红,中西医结合医师,武当派内家拳派掌门人崔炳义关门弟子,独自开诊十几年,诊治病人上万,参研多家中医儿科经典著作,传承中医养儿文化。曾出版《不生病的智慧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2》,被誉为中华小药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