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第六条 《伤寒论》“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口渴” - 温热邪气和风寒邪气是不同性质的邪气,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所以温热邪气伤人的开始就出现了阴液不足的口渴。 “发热” - 温热邪气是阳邪,阳邪伤表,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发热会最先出现,因此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的发热病机是基本一样的。温热邪气伤肌表,人体的阳气起而抗邪,导致了卫阳的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发热这个症状最先出现。 “不恶寒” - 恶寒,这个症状是寒邪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的表现,对于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阴液来说,一般不存在着阳气被伤的问题,所以它一般不恶寒。 然而温热邪气常伴有风邪,温热邪气伤人肌表的初起阶段,如果加有风邪,也许病患会有短暂的、轻度的怕风的感觉。 所以这里说“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太阳病的提纲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且我们还说,以后凡是遇到“太阳病”这三个字,都应当包含有这三个症状。可是现在遇到了“太阳病”这三个字,却说是不恶寒,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应当说《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病变,张仲景尽管看到了温热邪气伤人阴液的证候:“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是对这种证候到底伤的是什么? 应当怎样去进行辩证分析,辩证论治,限于当时,时代的缘故,他暂时还没有能够认识清楚,所以只能暂时用太阳病这个名词来命名。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阴温病,在这用“太阳病”这三个字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而体表的阴液是靠肺来输布的,那么风寒邪气伤表阳,把它叫做“太阳病”,完全可以理解,而温热邪气上受,伤了肌表和上焦的阴液,就不应该再把它叫做“太阳病”了,而应当把它叫做肺卫的证候,叫做手太阴病温病。这是我们对这段话的解释,对太阳病这三个字的解释。 下面接着看, 原文:“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如果直接从原文来看,我们的讲义把风温看成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药以后所出现的变证。 但是《伤寒论》的“伤寒例”里,风温、温虐、瘟疫这些病名,都是相互并列的,因此我觉得,“风温”就是一个独立的病名,它不一定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药以后造成的变证。因为“风温”,它本身就是个独立的病名。 如果“风温”是个独立的病名的话,我们怎么理解,“若发汗已,身灼热”呢?也就是说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的这种证候,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风温”。 如果遇到一个汗后仍然是身灼热的这种证候就是风温,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既然风温是一个独立的病证,所以底下才说, 原文:“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脉阴阳俱浮” - 寸关尺三部脉都浮数。这里的浮是主热的。 主热的浮脉与主表的浮脉的不同? 主表的浮脉:病机是肌表有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 ,不能顾护于里,故在里是相对气血不足的,所以它的脉象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这是主表的浮脉。 主热的浮脉:病机是热盛鼓动气血,气血壅盛,血管扩张,所以脉轻轻的一摸就摸到了,并且重按滑数有力,这是主热的浮脉。 这种主热的这种脉象后世不再把它叫做浮脉。但《伤寒论》里把它叫浮脉。 所以这里的“阴阳脉俱浮”是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脉轻取即得的一种表现,阴阳(即寸关尺三部)脉都浮而滑数。 “自汗出” - 是里热逼迫津液外越的表现,里有热,肌肤就要散热,散热常常以汗出的形式进行。 “身重” - 是热邪壅滞气机。人之所以有轻巧灵活的的运动,仰仗人体的气机流畅,所以热邪盛,壅阻气机,可以使病热翻身都困难,我们临床见到的高热的病人通常是非常疲劳的躺在床上,翻身都翻不动,这就是热邪壅阻气机的表现。 《伤寒论》中有多处身重的病机都是热邪壅滞气机。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这是热扰心神,热盛神昏的主要表现。 温病在传变的过程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实际这里的“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就为后世的温病学家提出了“逆传心包”(规律)的一个依据。揭示了温病传变途径的一个特征症状。 这样的一个证候,脉又滑又数,又有热盛神昏,你若误以为是实热已成,而采用了下述错误的治疗方法,就会出现相应的后果。 原文“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 - 如果被用泻下的方法的话。 “小便不利” - 这里的小便不利是因为被误下以后下焦阴伤,化源不足,津液不足,所致的小便少。而不是指尿道涩痛。 “直视” - 这是指两个眼睛呆滞凝滞无神,这是下焦肝肾阴伤的表现。肝肾阴伤目睛失养才出现了两个眼睛呆滞凝视无神。 “失溲” - 溲指小便,失溲即指小便失禁。后溲、大溲才是指大便。这里的失溲就是指小便。 为什么我们有的教材,包括我们的五版教材,要把这个“溲”说成是大小便,他就是觉得,怎么前面有小便不利,后面又有小便失禁这不是矛盾吗?他想不通。 事实上前面的“小便不利”,是指的尿少,后面的“失溲”是指的小便失禁,尿尽管很少,就有一点点,它也可以失禁。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的缘故。这个病在这个程度还达不到出现大便失禁的严重程度,大便失禁常常是人临终的表现。 所以,这里我们要把“小便不利”和“失溲”分清楚。“小便不利 ”是之尿少,阴液不足、化源枯竭。只有这么一点点尿,也可能出现尿失禁,热盛神昏嘛。所以这个“溲”绝不是指的大便。我们今天要特别注意。 如果大便失禁这个人常常是临终的一种表现。 原文“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被火” - 指的是误用火疗。火疗包括有:火灸、火针、火熨、火熏这是《伤寒论》中涉及到的火疗法。 “火针” - 在古代没酒精灯,当时是用针裹上棉花沾上棉油点上烧令通赤,再刺到穴位里,汉代的火针从出土文物来看,有的针是很粗的,跟我们现在26自行车辐条细不了多少。 你说,拿这么一个针要扎人的话,烧令通赤,你说这个人连紧张带害怕,加针刺的这种刺激,他会不会吓出一身汗,这一身汗一出,就退了烧了。 这种火针有一种威慑作用,张仲景用来治疗诈病,他怎么治呀,你 比方,说家里人有什么人得了重病了,大夫你去看看吧,结果大夫一到家里,这个病人一听大夫来了,面壁而卧不理大夫,张仲景知道,这不用问,一定是诈病。 如果他要是真病的话,大夫一来,他肯定要跟大夫说话,(不理大夫)这就是诈病。他就摸摸脉说,这个病很重很重,非得用火针扎上几百处,用艾灸烧上几百处就好了。这个病人一听,赶快说,我没病我没病。你看用火针也是治诈病的一种方法。《伤寒论》原文里,就有这一条。 “火灸” - 在汉代的灸往往是指的瘢痕灸。 瘢痕灸用这个艾绒,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会不会做,艾叶里头有许多纤维素,然后把一大堆艾叶放在木板上捣,捣乱完后把艾绒拿过来,把渣子扔掉,再捣,反复捣上多遍以后,把艾叶中的纤维素完全去掉了,这个艾绒是非常软绵绵的,你把它捏成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你就把它做成小麦粒那么大,小绿豆粒那么大的小小的艾,炷不要太大,然后把它放在要灸的穴位上,拿一个香,轻轻一碰,把它点着了,你会发现,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灸的人喊疼疼,一压压灭了,没关系,烧不着手的,把这灰轻轻的吹掉,然后再放一个小艾柱,再点着,他又嚷疼,快烧到皮肤的时候,你再给他压灭了,那么再放上第三炷,你会惊奇的发现,等它烧完了,病人也没有嚷疼。 怎么回事呢?神经末梢已经烧焦了,他只是感到热,他不感到疼了,你再放上一个艾炷,再灸,再放一个,再灸,即使是保健灸,也需要灸上七壮。灸上七壮以后,局部恐怕是2度以上或者3度的烫伤,然后留一个大焦痂, 这个时候你让病人吃发物食品,生葱生蒜、生辣椒,吃羊肉、吃海鲜,让他发,使这个焦痂下有许多渗出物,千万不要把焦痂抠掉,也不要让他洗澡。 局部有这样的一个创伤,肌体就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修复这个创伤,肌体的免疫能力就提高了,也许就借着这个机会,治好其它许多疾病。这个灸法很有意思的,可以提高免疫机能。 大体这种灸疗,可以有两个星期左右的疗效。而且有些很疑难的病症,没准就通过几次瘢痕灸,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治愈。比如说一些过敏性的疾病。 但是这种灸的方法,要留一个终身的瘢痕,所以不要再面部灸,喜欢穿裙子的女孩子也不要再腿部灸,在不暴露的地方来灸。 我发现,现在暴露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原来你说灸丹田吧,问题不大,可是现在,在大马路上,你就看得到把丹田都露出来的人了。当然我们现在隔物灸,和其它许多灸法的改进,不用再有这种瘢痕了,但是古代的这种瘢痕灸,也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日本有一个长寿村,那个村的村民,每个村民到十八岁以后,每年的立春这一天,都在足三里穴上作瘢痕灸,他们那个村的平均年龄,在九十岁以上,接近一百岁。当然这个村的长寿,可能和其它许多因素有关,但是用瘢痕灸法,年年都灸一次足三里,这对于提高免疫机能是很有疗效的。 “火熏法” - 从文献记载来看,有的在地下挖一个大坑,然后放许多木柴,燃烧之后,把大坑周围的地都烤的很热,然后铺上一些植物的叶子,芳香药物的叶子,再洒上一些水,人躺在上面,上面再盖上被子,这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桑拿吗。 还有的拿一个大锅,锅里放上芳香的药物,给它烧开了之后,放上结实的木板,然后把人放上去,一定要结实,不要让他漏到锅里头,然后再盖上被子。我们今天的发展,桑拿就是火熏法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火疗的方法,对于沉寒痼冷的疾病,再治疗上是有疗效的,但是对于一个温热病来说,那就等于火上浇油,以火治火。 “微发黄色” - 轻的就会出现发黄,这种发黄的病机是热伤营血,营气不固。 正常的人面色红润,不是苍黄或萎黄,这是因为我们的营血能够输布的表现,火热内伤营血以后,正常的营气不能够输布,而导致了发黄。 近来有些人说,这种发黄是一种溶血性黄疸,是毒热破坏了红血球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中的一种溶血性黄疸。这个只供大家参考。 但是我们说,这是热伤营血,营气不布造成的发黄。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 “疭”是肢体的伸展,“瘛”是肢体的收引。瘛疭是肢体的一收一伸,这即是抽搐,这是热盛动风的表现。 热盛动风出现了抽搐,就象惊证和痫证一样。小儿抽搐的病叫惊症,成人抽搐的病叫痫证。抽搐的病,小儿曰惊,成人曰痫。 所以严重的出现了热盛动风,就象儿童的惊风证,成年人的癫痫病一样。 这体现了温热邪气伤人容易发黄,容易动风的特征。 原文“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火熏之” - 如果你再用火熏的方法。 “一逆尚引日” - “逆”者错也,误也。如果一次错误,两次错误,病人还可以多活几天。 “再逆促命期” - 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错误的治疗,你只能缩短病人的生命。多次进行错误的治疗就会促进病人的死亡。 在风温病的一系列错误的治疗的基础上, 出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问题。 出现了温热邪气容易下伤肝肾阴的问题。 出现了温热病容易发黄的问题容易动风的问题。 此条为后世温病学家来研究探讨温病的发病规律,温病的传变规律给与了很多启迪。 这第六条,就把温热病的特征都给描述出来了。在学习伤寒时,第六条并不重要,但是学温病时,第六条就是很重要。 所以我们研究生入学考试,温病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常常把《伤寒论》作为它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出题的时候,常常出《伤寒论》中的和温病学有关的题目,象第六条,这个题在温病学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题中就常常出现。 上述我们讲了太阳病的分类。有太阳中风,有太阳伤寒,有太阳温病,有风温,我们现在不把它叫做太阳温病、太阳风温,我们灸把它叫做温病和风温。这是四个证候。这四个证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 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这是太阳中风。 恶寒、发热、无汗、身疼痛的,这是太阳伤寒。 发热而渴、不恶寒的,这是太阳温病。 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的,这是风温。 这四个证候都属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前两个属于风寒外感,后两个属于温热外感,张仲景把广义伤寒的风寒和温热两大类病证,的临床表现,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伤寒论》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