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不是车里的头号玩家?

 张顺4yd4js5u22 2018-04-11

        最近被电影头号玩家刷爆朋友圈了吧?这是斯皮尔伯格的最新大作。豆瓣超过10万人打分。却仍然处于9分的高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燃爆了的电影了~今天乐乐带着大家挖一点关于头号玩家的汽车彩蛋。看看里面这些经典传奇。

        这一部电影中竟有119个彩蛋,让所有人都眼花缭乱。而这119个彩蛋,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动漫、游戏、电影,无论你是哪个领域的爱好者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归属感,头皮酥麻。

首先当然是主角的超级座驾



        没错,这就是来自《回到未来》里的那台飞行汽车,经典的鸥翼门造型。让你欲罢不能。Roads?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未来,我们不再需要道路。这句《回到未来》中的经典台词,至今都是很多汽车科技公司的企业信条,而这台DMC在电影中给予了人类对于汽车的无尽遐想,让无数汽车科技公司如今还在为飞行汽车而努力着。



        DeLorean(迪罗里安)汽车公司于1975年10月24日诞生于美国底特律,这里也是一众美系车厂的老巢所在地,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地方,这与公司的创始人John DeLorean(约翰·迪罗里安)曾担任GM公司负责人,他熟悉汽车技术,也懂得如何将车卖得好,加上几位股东的支持下,于是便另立门户,创办了DeLorean Motor Company。

这位就是DMC-12之父John DeLorean先生和他的作品


        但,建立一个车厂谈何容易,例如在中国要建一个车厂,但注册资金就必须在十亿元人民币,还要有发动机项目等等配套,在国外其实也一样,只是没有强制要求罢了,但一个全新品牌如何进入这扇门,需要有政府的支持,需要银行,或则需要资本运营,这些在约翰·迪罗里安看来都是门槛,于是他从一开始便将建厂的目光放到国外。1978年,超过60000平方米的厂房,如愿以偿地在爱尔兰共和国动工了,可是,原计划推出第一辆样车的计划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一再推迟,从1979年一直到1981年,第一辆的DMC-12才开出生产线。

这辆便是实拍的电影道具车,它至今仍健在


        如果从销售方面的业绩来看,DMC-12是可悲的,从1981年1月至1982年12月间,只有大约9000辆完成品驶出工厂,而且在当年售价也是惊人的,一辆排气量只有2.9L的后置后驱(RR)布局跑车,其售价为两万五千元,那个时代的低端奔驰、宝马也大致是这个价格区间,不过,其独特的造型、独特的车身工艺还是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亲睐。可惜的,因为量产后导致的现金流不足、品质控制不力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拖累到迪罗里安汽车公司的经营百上加斤,最后不得不于1982年宣告破产保护,DMC-12也就此停产。倒闭和停产原本意味着车厂和车都很快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毕竟,没有了保养和零部件供应,对于一辆汽车的寿命而言是致命的。但,历史却给DMC-12这辆车开了个善意的玩笑,1985年,皮尔斯伯格在他的《回到未来》三部曲中以它充当了贯穿全剧的主角,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这么一台采用鸥翼门的跑车,更幸运的是,虽然约翰·迪罗里安本人不在经营车厂,但在1995年,一个美国的企业家Stephen Wynn开始重新启用DeLorean这个品牌,并为那些DMC-12的车主们提供零部件进行延寿,据统计,目前还有超过6000辆状态完好的DMC-12被车迷们珍藏着,而且还能正常遛街,对于一个车厂已经倒闭、车型已经停产的作品而言,高达三分之二的存活率,那是相当的了不起了!

    真实的街道版DMC-12,虽然产量只有9000台,但其独特的造型和明星版的知名度,让人难以忘记。


    DMC-12的设计师是乔治亚罗,此君无需太多介绍了,车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认识他的话可以说你算不上车迷。DMC-12在底盘方面,因为同出自一个设计师之手,加上还是在英国生产的车型,所以他们很方便地借来了莲花的Esprit S2的底盘,然后配上一个全不锈钢的外壳!不错,以今天的汽车观念,不锈钢很重,而且相对于传统钢型材而言,很软,但DMC-12没有这个概念,为的就是一种高科技感,所以这辆车的标准涂装方式是直接在不锈钢(304不锈钢)外壳上喷一层保护作用的光油,所以,我们所见的DMC-12全部都是银色的,不会有红的白的或者黑的,除非就是车主们自行喷涂的,再一种就是原厂的24K金纪念版。DMC-12的车身结构因为来自莲花的Esprit,所以造型也如后者一般的低矮,为了方便进出驾驶舱,乔治亚罗善意地抄袭了一下奔驰的300SL,这也是DMC-12在外观上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当然,鸥翼门也有过可靠性的问题和门窗过小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流行。

安装于车体后部的引擎,其重心位于后轴之后,所以DMC-12的布局是RR,而非MR,这是它跟Esprit最大的布局区别。


        DMC-12的动力系统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一个了,内里拥有例如机械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双顶置凸轮轴和每缸四气门、链条式正时控制系统等等。DMC-12比较意外地没有因为跟GM的关系而选择通用的动力系统,也没有因为在英国生产和用了莲花的底盘而选用那台2.2L的涡轮增压引擎,它选择了这么一台2849cc排气量的“国际化”动力系统,这个系列的引擎称为叫“PRV计划”,名字来源则是三个车厂的缩写,Peugeot、Renault、Volvo,它从1974年一直生产至1998年才告终结,这个计划提出之初,原本是一台V8布局的高性能动力系统,分别搭载在这三个合作方的高端车型上,但石油危机后,燃油经济性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于是,这台引擎变成了单缸排气量更为合理V6形式,两列汽缸采用了90°夹角布局,可以是自然吸气的也可以加入涡轮增压的工程弹性下,这台PRV引擎回到各自的车厂便有了众多不同的版本,而当中搭载车型很多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如标志的504/605、雷诺的25 V6 Turbo、沃尔沃的760/960、法国曾经的超跑Venturi、兰西亚的Thema等等,甚至还被用在利曼的24小时耐力赛上。DMC-12选用了这台引擎的自然吸气版本,峰值马力输出本可达到170匹(公司希望能有200匹左右就最理想了),但奈何,占总产量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被送去美国销售,而美国市场规定所有的车都必须安装然后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器,在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唯一的结果就是被活生生地降低马力输出,不单DMC-12一家,几乎当时所有进口美国的车型都被这样限制过,法拉利那台308就是很知名的例子。出口到美国的DMC-12只有130匹,而且表速规定只能是85码(136km),也就是说,《回到未来》这部电影里的那个时空跳跃临街点的88英里,对于一辆只有130匹的汽车来说,需要很漫长的加速过程,而且速度表已经“破表”了。

        这台便是由三个车厂共同研发的PRV引擎,图片这台是实用在Volvo 760身上的,而安放在DMC-12上那台代号为ZMJ-159,原输出有170匹,但美国版只有130匹。


        DMC-12的轴距是2408mm,稍稍比Esprit S2稍短一些,但DMC-12的车体尺寸比Esprit要大一些,对比Esprit S2的1219公斤的体重,DMC-12达到了1244公斤,加上莲花拥有210匹马力,而DMC-12只有区区的130匹,可想而知,这辆电影明星并不会如电影里所描述的如此高效高速,但即便是如此的对比,DMC-12的极速仍可达到209公里,并不算太慢,可就不能算是那个年代的高性能跑车了。另外,该车的悬挂系统全数来自Esprit,也就是说,前悬挂系统的形式为双摇臂,后悬挂形式为多连杆,虽然底子非常好,但因为当时美国的交通法例对车身高度有要求,例如前保险杠的离地距离有要求,所以,销往美国的DMC-12都对悬挂系统作了改良,这也是被许多消费者抱怨其操控性能偏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不告诉你这辆是DMC-12,很多人会直接猜这台是早期的Esprit,实在是太像了,除了Esprit没有自动档选择外。

        这台早诞生了20年的车,被当时的市场所淘汰,却在后来被人们所视为珍宝。即便在它诞生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它也丝毫不会觉得它过时。


福特“大脚怪”


        同样和DMC一起出现的,还有配角艾奇的座驾,一台蓝色的“大脚怪”。这台车出现的时候,电影院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尖叫了,因为大脚怪可以任意变化最高离地间隙,还能用锋利的锯齿将前车撕成碎片。而现实生活中的“大脚怪”有这么恐怖吗?


没错就是这货,汽车里的大脚怪,就是在美国汽车文化里十分常见的改装车,其可以碾压一切的通过性和狂野的造型,让人心驰神往。

这种大脚车的特点就是巨无霸式的车轮,肌肉感和暴力感十足。基本上都是改装车,用于各种赛事或者是自己的DIY,尤其是北美地区,定期还会举办大脚车赛

1975年身为建筑经理的BobChandler开着1974年款的福特F250四轮驱动皮卡参加越野赛,但是后来他发现当地的汽车维修店无法修复自己比赛损坏的零件。凭借越野的激情他与妻子和隔壁老王,用自家车库开办了Midwest 4Wheel Drive Center,专门修复越野皮卡。

很巧的是当时美国军方,正在准备去购置一种当前轴断裂时,能够立即切换到后轴实施转向的双桥驱动四驱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点子,4个轮子均独立驱动, 于是最初的大脚车开始出现。

艾奇的座驾是“大脚牌”(Big Foot)怪兽卡车,怪兽卡车的老祖宗。

        大脚车通常也被称为怪兽卡车(Monster trucks),怪兽卡车的发展时间很短,但却经历了飞跃性的进步。从一开始四轮驱动卡车发烧友的自娱自乐,发展到如今每年百万美元的产业。这些年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大脚怪赛车全球决赛每年总能吸引大批电视台的关注,它绚丽的烟火、精彩的特技、特效以及它的震撼力一点都不亚于好莱坞大片。

        在充氮悬挂系统以及1.70米(66英寸)的轮胎诞生之前,农民们总用自己爱马的载重能力相互较劲。拖拉机诞生后,由汽油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取代了马匹,而马力这个用词也从描述马的载重能力变成用来形容发动机能力的用词。1970年代,几乎每个周末的下午,是拖拉机们展示它们力量魅力的时刻。

        1982年,Bob Chandler驾驶他的杰作Pontiac在密西根席卷了Silverdome,用一辆由福特F-250以及1.7米(66英寸)的大轮胎组装而成名为Bigfoot的卡车参加赛车竞赛。人们被超大功率的机器魅力所震撼,它能不费吹灰之力压碎两辆轿车。1982到1984年间,越来越多的卡车在商品交易会场以及各类赛车比赛现场成为展览品。早期,卡车驾驶员并没有竞赛,而是为了博得车迷们的喝彩而摧毁轿车。一直到1984年,怪兽卡车之战诞生,竞赛才正式开始。1987年,第一个怪兽卡车竞赛系列Monster Jam——疯狂大脚怪诞生了,在疯狂大脚怪的活动中,车手们在自由竞赛模式以及淘汰赛模式中一较高低。

        大脚车经历了快速发展。重量较轻的玻璃纤维车身已经取代了重型钢制车身,悬挂系统也为了使卡车更平顺得着陆,从老式的叶片弹簧升级成了今天的四连杆悬挂系统。今天的机器更轻、速度更快,并且更容易操作,同时安全系数也再不断上升,每辆怪兽卡车在竞赛时都装备了多样的安全系统,包括了RII远程点火断续器,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安全标准。

        如今的大脚怪通常高3.8米, 宽3.7米, 重4.5吨,高辛烷值燃料乙为其引擎提供动力,但是最重要的技术革新则是在避震系统中引入了超大的充氮避震器。这些新的充氮避震器帮助大脚车挣脱了重力束缚,并帮助它们实现今天我们所见的疯狂大脚怪代表作——由大马力引擎和车技所组成疯狂大脚怪自由竞赛模式。自由竞赛模式的表演风格是今天疯狂大脚怪中最具挑战性和令人兴奋的一部分。


《阿基拉》摩托车

        除了以上两台汽车之外,女主的座驾摩托车也很有深意,而这台摩托车是来自1988的日本动画电影《阿基拉》中主角金田的同款摩托。《阿基拉》讲述的故事和《回到未来》、《头号玩家》一样,都是源自于未来的灵感。而这部动画,在业内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西方更是掀起了一番高潮,影响了一代人。

        但这款摩托车,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原型,而是完全的凭空构造。但这也丝毫不影响它以钢筋铁骨的真实身份出现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在日本,就有一帮深受《阿基拉》所影响的摩托车改装狂魔,将动画中的摩托完全还原,包括拉风的造型和电力的驱动方式。


66版《蝙蝠侠》蝙蝠车


        这款蝙蝠车1966年1月首次出现在亚当·韦斯特出演的“蝙蝠侠”电视剧中,是最广为人知的蝙蝠车之一。车子基于1955款福特概念车“林肯Futura”设计制造而成,全车内外充满蝙蝠元素,车身主色调是蝙蝠的黑色,以红色勾勒边框,车头形似蝙蝠的鼻子,车尾犹如蝙蝠的翅膀。“粉丝们”大多知道,66版蝙蝠车配备火箭弹、轮胎自动充气系统、对讲机、防盗设施等,完全符合当时人们对“蝙蝠侠”座驾的想象。这辆蝙蝠车2013年的成交价是450万美元(约合2866万元人民币)。

        这台“初代蝙蝠车”奠定了后世蝙蝠车延续30年的基本设计理念——跑车造型、时尚风格、漆黑色调、搭载高科技装置,初代蝙蝠车在电影迷和车迷心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度被评选为好莱坞历史上最著名的汽车。

        第一代蝙蝠侠扮演者的亚当·威斯特,在美国洛杉矶因病逝世,让无数蝙蝠侠的忠实粉丝们倍感唏嘘,纷纷发声称他为'永远的超级英雄'。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太熟悉这位初代蝙蝠侠。亚当·威斯特于1928年在美国华盛顿出生,1966年至1968年间扮演了蝙蝠侠系列的电影以及电视剧,也因此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蝙蝠侠经典形象。


《疯狂的麦克斯》中麦克斯的座驾——'V8拦截者'


        麦克斯这辆Interceptor最初采用全黑涂装,在第四部影片中为了配合末日世界荒芜、凄凉的感觉,已经变得破旧不堪。从该车的外观看,前脸略带第三代福特野马的感觉,而侧面造型和车尾却带有浓郁的美国70年代跑车特征。外露的发动机和侧出排气也具有典型的美式肌肉车改装风格。

        麦克斯座驾的真实身份是1973年款福特FalconGT,所以说我们能看到福特野马的影子很正常。不过Falcon并非是为北美市场研发的车型,而是福特针对澳大利亚市场推出的专属车型,所以Falcon的车身尺寸并不像我们常见的美国车那么彪悍。那为什么选择澳洲版福特作为该片男主角的座驾呢?因为1979年上映的《疯狂的麦克斯》是由澳大利亚制片公司拍摄的,所以这款经典车型就被延续了下来,这样就很好理解了吧。

        作为第三代福特Falcon,其生产周期仅有1973年至1976年这短短三年时间,包括双门Hardtop、双门Coupe、四门轿车、旅行版以及商用双门厢式货车共计五种车型,福特为不同车型配备了3.3升和5.0升V6发动机以及5.0升和5.8升V8发动机,而片中出现的则是双门Hardtop中的顶级型号——FalconGT。

        FalconGT整车尺寸为长4808mm,宽1969mm,高1318mm,轴距2819mm,车重1600kg。该车采用前置后驱布局,搭载一台5.8升V8自然吸气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304马力/5400rpm,最大扭矩515N·m/3400rpm,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4速手动变速箱或3速自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7秒,最高时速209km/h。FalconGT当时在澳洲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参演《疯狂的麦克斯》更是让这款车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车迷心中的珍宝,不少人将其改装为电影中的样式。



经典动作美剧《天龙特工队》中的GMC面包车

        从1983年第一季《天龙特攻队》开始,这台1983年出产的GMC G-Series便作为几位特攻队员的工作车出现。这台GMC G-15是这个系列车型中的第三代产品,摄制组将它全身涂抹成黑色与枪灰色,并在车身侧面喷涂上标志性的红色条纹装饰,车尾尺寸夸张的后扰流板与涡轮状多辐轮圈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为了提升这台车的实用性与生存能力,道具组还在这台车前脸加装防撞网架,车顶也增加了照度更强的拉力灯。

        这台GMC强大的生存能力同样令人惊叹,无论爆炸、翻车还是化学攻击,它都能在Baracus的帮助下“满血复活”,生存与再修复能力满分。除了可以放置枪械杂物,车内还装配了移动电话及广播系统、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向后方喷射烟雾以实现自保。遮阳板、白色桶形座椅及粗毛地毯的应用则为这台GMC G-15的内饰带来了更多新鲜元素。动力方面,这台GMC G-15搭载一台5.0L V8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55马力,最大扭矩326牛·米,与之搭配的是一台4速自动变速箱。


劳拉小姐姐的杀人跑车——普利茅斯“复仇女神”

        普利茅斯公司是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在康采恩的分部。1998年克莱斯勒公司吞并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而建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汽车制造公司,同时成立了普利茅斯分部,还是生产克莱斯勒型的轿车。

    

        普利茅斯也称顺风,是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一个分部,1928年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收购。普利茅斯是当年英国向美国迁移僧侣的港口,顺风部的产品就用普利茅斯来命名;图形商标用僧侣曾乘坐过的帆船“珠夫拉瓦”号的船图案。1998年克莱斯勒公司吞并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而建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汽车制造公司,同时成立了普利茅斯分部,还是生产克莱斯勒型的轿车。普利茅斯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著名品牌,昔日以制造大功率轿车并在汽车赛事上屡创佳绩而闻名。

1960年推出了复仇女神(Fury)轿车

《警界双雄》中的老爷车

      Gran Torino是福特公司的一系列中档车,以意大利城市都灵(Torino)命名。都灵是意大利的汽车重镇,被称为是“意大利的底特律”。福特的Gran Torino可以看做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有史以来最经典、最传统的四门硬顶轿车。虽然该系列后来出品过两门跑车,但是地位没有四门轿车高。除了《警界双雄》,该车还在东木的影片《老爷车》中成为了“标题人物”



《马赫5号》(Speed Racer)中的主角跑车“马赫5号”(Mach Five)


注意这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从马赫5号走过的是《街头霸王》中的“隆”(Ryu)


        《马赫五号》是日本龙之子工作室继《太空王牌》后,1967年制作的第二部电视动画。整个故事围绕着少年赛车手三船刚和他所驾驶的、拥有7种不同功能的高性能赛车“マッハ号”(中文译名“马赫号”)展开。受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动漫界流行的少年冒险式风格的影响,驰骋赛场、与众多赛车高手一比高低只是故事的一个侧面,整部动画片的情节重点是描写的是三船刚在参加世界各地的比赛时,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一场场阴谋、犯罪之中,以及主角是如何在家人与朋友的鼎力协助下,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以及那辆超级赛车来化解一场场危机,粉碎一个个不同恶势力的妄想。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电影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彩蛋内容等待你去发掘哦!


乐乐还帮你找齐了彩蛋里藏的六个街机游戏


解开这个游戏彩蛋的密码就藏在电影开头的赛车比赛中。

这这场赛车比赛中有一个翻车镜头,在这辆侧翻的大卡车头被藏进了一张二维码。

如果扫描这张二维码就会被传送到一个网站上。

童心未泯的斯皮尔伯格老爷子,一口气在这个网站里藏进了 6 个致敬经典的像素游戏。

比如这个百分百还原了电影了那场经典飙车戏的像素风赛车游戏。

除了正常的赛车竞速以外,游戏里还良心的增加了好几个能够切换的不同场景。可以在游戏里跳入虫洞传送过去。

除了这个还原了电影赛车的游戏以外,网站上还有致敬 1982 年街机经典游戏《 机器人 2084 》的像素风游戏。以及 1982 年的经典双人模式街机游戏《 Joust 》。可以在游戏里控制鸵鸟击败秃鹰骑士来获取分数。

甚至还有 1983 年街机游戏《 Tapper 》,需要在游戏里扮演酒保不停的给顾客递啤酒。这游戏大概就是如今很多模拟经营类游戏的雏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