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照惊鸿艳影来 ——世界遗产系列之西湖纪念章鉴赏

 来来永胜 2018-04-11

        西湖如诗,西湖如画,西湖山水是一首首一幅幅写不尽做不完吟不够看不厌的诗书与画卷;西湖似镜,西湖似鉴,西湖碧波是映照云影映照史痕映照忠奸映照悲欢的菱花镜和青铜鉴。
        每次去杭州都必去西湖,即使只有半天的时间。最近一次去西湖,还是去年十二月出差宁波准备返京的前一天,得知好几年没见的温州朋友正在杭州培训,遂订第二天从杭州返京的机票。
        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其名篇佳作一如长夜繁星,数不胜数。若不是因为手中的这枚“世界遗产系列之西湖纪念章”太精美,实在避不开,我绝不敢来写任何关于西湖的文字。即使来写,也只敢按照纪念章上写实的情境如实描述。
       西湖是在2011年6月才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正是如此,大铜章收藏者协会于2014年8月策划发行了此套西湖纪念章。纪念章整体写实为主,正面设计雕刻的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南宋大肚弥勒像和十八罗汉群。那袒腹踞坐、笑容可掬、“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的形像,仿佛真实的立体画面。而弥勒佛像旁侧的十八罗汉则各具神态,表情各异。下方阴刻的是灵隐寺建筑群,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章上就镌刻的此名,建于东晋,距今约1700年历史。白居易有诗描述曰: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西湖纪念章正面
西湖纪念章背面
        纪念章背面以荷叶托起的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为主,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代表着西湖胜景的精华,完美地表现了西湖美在山与水的结合,山水相依、浑然一体、山依水青、水依山秀,给人以别样的感觉。
        湖光山色,清雅秀丽;三曲云山,中涵碧水;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雾中西湖,月中西湖,雨中西湖,雪中西湖,泪中西湖,花中西湖… … 从春到夏,桃花谢了春红,芙蕖艳了夏绿,湖水碧了澄、澄了碧,风华绝代的西子浓妆淡裹总相宜,在那流淌着千年的风韵中,似是在向人述说着一个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灵秀的西子姑娘、文雅的江南书生,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蝶恋中相爱。断桥不断,他们执手如鹊桥虹跨;长桥不长,他们一转身就已飞越银河。曲院风荷中,他们在九曲水廊上携手走过,湖中的无数金鳞红鲤,追随着他们的身影,争相跃起,锦鳞飞溅,染成一湖红波,是鱼水之欢,一如彼时的他们。直到雷峰夕照,黑暗迷昏了星空,三潭印月时,订下三生之约的同心盟。从此君骑竹马来,媒婆匿身迹,卿亦有所待,所待亦君来。君诗在我手,君恩在我怀。春红寂寞深,感我殷勤采。怜卿复惜卿,雨露滋不改。
        是世世代代伤心女子晶莹的眼泪造就了西湖的浩瀚纯净,抑或是浩瀚的西湖收藏了世世代代伤心女子的眼泪才如此纯净晶莹?西湖,曾聆听过他们的低吟浅唱,曾聆听过他们的欢歌笑语,也曾听过他们生离死别时的长歌当哭;西湖,曾照见过她们貌若天仙的姿容,曾照见过她们翩翩起舞的倩影,也曾照见过她们爱恨情愁的喜怒哀乐。
       正所谓:西湖山水年年在,曾照惊鸿艳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