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lj0279 2018-04-11

今天是一品一故事第354回,明《学山堂印谱》

如今我们在印学领域里,能读到近七百种的上古原钤印谱,近四千种的流派原钤印谱,真该感谢那些不甘寂寞、耗心费神,旨在传承的辑藏人。正是这些篆刻经典,使我们的印文化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

说到流派印谱,历来艳称"三堂印谱"这就是明末的巜学山堂印谱》、清康熈时的巜赖古堂印谱》和乾隆时的《飞鸿堂印谱》。

这部明巜学山堂印谱》六册本,是張灝的辑藏,也是他编辑巜承清馆印谱》后,藏印大量扩容后的另一辑本。成书于一六三一年,存印一千一百二十九方。二年后获藏达二千零三十二方,所以又辑有十册本。

此谱汇辑了明末一大批著名印人的篆刻,足可以称之为明代的印风大观,可惜的是彼时的印家,都有书画诗文的主业,"素弗以其显,故不具载其姓氏",作品隐去了作者,这为后世作为个案乃至整体,深入研究明代的篆刻史,带来了太多的空和缺,这可是永远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谱一九八八年购自天津古籍书店内库,价一万。当时是颇大的數目。印人对于印谱,如鱼之于水,而此谱对我而言,诚是一汪泱泱碧湖,即使饿我半月,寒我一冬,缩食节衣,也得毅然拿下的!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这些精美的珍品印章为什么没有作者署名,听韩天衡娓娓道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