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众多企业涉足金融领域?

 昵称11935121 2018-04-12

近年来,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逐渐增大,企业面临需求疲软与产能过剩、消费升级与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大等问题,而传统金融服务也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脱节。我们经过长期调研、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反复探讨,一种基于金融科技的资产金融匹配路径逐渐浮现。因此,我们也首次创造性地提出“自金融”这一概念。自金融本质是在企业层面实现资产资金的最优匹配,包括但不限于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生态、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打造品牌管理市值等,真正服务于实体产业本身。

互联网为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持,而更多的前沿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能够在金融领域有广泛且深度的应用,并且为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性。另外,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态度更为积极开放。可以说,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正当其时!

目前较多的企业自金融实践案例,其中以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模式最普遍,在此基础上企业自金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但企业在开展自金融初期,找准所处经营生态中的痛点和需求极为重要。即充分利用2/8原则,找到那20%最痛的痛点,实现80%的价值。简单来说,主要从企业经营生态参与者角度找痛点、从服务供应链条企业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来挖掘需求、从服务分公司的角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从服务员工的角度解决大额消费的流动性需求。

基于上述不同对象,共识别出四类服务对象的六类核心需求。针对供应链和消费者的两类融资服务,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分,共分为八类主要自金融:集团类、流动性增值类、产业类、平台类、福利类、流量类、大额消费类、场景类。

企业自金融的未来发展将经历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升、信息更加对称的几个阶段,最终实现零边际成本金融服务。

围绕企业自金融的比较优势,企业自金融具有不适用于传统金融的特征。具体来说,企业自金融将通过互联网并且依托于企业的交易活动场景,实现资产资金的内部闭环,同时在整个企业自金融体系内实现高度的信息对称。企业自金融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更低成本地进行需求搜寻及业务获取。因此,企业自金融的业务模式或运营模式将体现出与金融机构具有明显差异化的四大特征,即互联网化、场景化、闭环化、信息不对称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