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互联时代来临,让PC产品摆脱WIFI束缚

 张問骅 2018-04-13

学过些经济学常识的人,对于“沉没成本”这个概念一定不会陌生。所谓“沉没成本”,通常指的是时间、金钱、等各种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而对于现代生活与职场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日常最大的“沉没成本”应该就是时间了。


作为移动办公场景下的最强生产力工具,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拯救“沉没时间”的利器,而轻薄便携、高性能长续航、实时互联等也成为如今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共同要求,这一点从近年来轻薄高性能笔记本销量的上升就可以得到证明。


LG gram


虽然现在笔记本已经可以做得非常轻薄,LG Gram、三星灵曜等产品甚至能将金属材质13、14吋的传统形态笔记本做到1kg以下,但在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笔记本实时互联功能的缺失却成为了移动办公生产力提升的瓶颈。


以我自己而言,我经常会在出差或者上下班的路上接到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办公任务,这些任务基本都需要利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和联网才能完成。当然,要联网用手机分享热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当手机用作热点时电量消耗速度非常快,手机热点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也难以满足我对于网络的需求,更不要说想要用邮件发送比较大的文件,基本是很难支持的。至于机场、车站这些地方的公共WiFi——大多数只能让人抱以“呵呵”的态度。


戴尔5280全互联PC(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不过,让人感到高兴的是,笔记本能像手机一样长久待机、随时联网的日子或许不会太远了。在今年1月初于美国举办的CES大会上,英特尔就与多家PC厂商联合展示了一系列搭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英特尔 XMM基带上网模块、嵌入eSIM卡的PC产品,英特尔将这类具备实时互联和完整PC体验的产品称为ACPC(AlwaysConnected PC,又称全互联PC),戴尔灵越5280成为今年CES上最有代表性的ACPC产品,目前这一产品已经上市销售。


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笔记本电脑使用经历的人,在体验过这些ACPC产品之后,我对于ACPC的未来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正如当年超极本诞生后的快速普及一样,ACPC或许也正处于爆发的前夜,而预计于2019年开始投入商用的5G网络更有可能就是引爆ACPC产品的关键节点。


开启了笔记本时代的东芝T1000


事实上,回溯笔记本发展的历史,从1985年东芝推出第一台业界公认的笔记本电脑——T1000算起,在过去的33年时间里,实时互联正是笔记本设计师们孜孜以求所要实现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PC厂商们在21世纪初开始大力打造subnotebook产品——这是欧美人对13存以下小屏幕笔记本的称呼。英特尔为这些产品推出了Napa、迅驰等平台,以提升其续航能力和稳定性。那段时期我用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subnotebook产品是IBM X30以及索尼Z505等。客观而言,这些产品虽然便携,但出于续航考虑CPU的性能一般,离完整的PC体验还有一段距离。


在今天看来配置寒酸的Eee PC代表了PC用户对实时互联的渴望


在subnotebook之后,出于实时互联这一需求的“变态”执着,上网本应运而生。第一款引爆上网本市场的产品是华硕在2008年推出的Eee PC。尽管它的硬盘只不过是flash闪存而且空间只有2~4G(你没看错,这是硬盘不是内存),屏幕分辨率也只有800x480,但890克的重量和7寸的屏幕带出门上网还是很方便的。


在Eee PC之后,宏碁Aspire One、惠普2140都是上网本市场的代表产品,其CPU普遍采用intel开发的Atom芯片,屏幕尺寸也升级到了10寸左右、硬盘则与主流笔记本电脑持平,能够满足基本的上网、文档处理、影音娱乐、收发邮件等需求,但难以成为日常办公的主力担当。上网本的流行背后,反映出的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移动办公的需求,“上网”两个字更是直接集中了当时笔记本的软肋——实时互联。


ThinkPadX1 Carbon系列产品可谓超极本的代表


不过,上网本糟心的PC体验仅仅靠便携是无法挽救的。好在此后英特尔打造的超极本(Ultrabook)很好地实现了轻薄便携、实时互联与主流性能的平衡。超极本基于当时英特尔的32nm Sandy bridge处理器、22nm ivy bridge处理器以及22nm Haswell处理器而研发,兼顾了续航、性能、便携性等指标,并拥有完整的PC体验。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用SRT、Smart Connect Technology、Rapid StartTechnology等技术解决了超极本的开机和待机时间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互联”的考量,AOAC功能(Always online always connected)开始被使用到笔记本中。AOAC技术可以使超极本在休眠状态也能像手机一样与网络保持通信,从而继续完成下载、收发信息等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让超极本拥有了超越传统PC的使用体验,成为移动办公的主力担当。


Surface引领了二合一PC的潮流


到了2013年前后,以微软surface为代表的“二合一”笔记本的出现让英特尔赋予了超极本以另外一种形态,英特尔为此也研发了专门的芯片和功耗管理系统。这类平板、笔记本二合一的PC产品,重量普遍较轻且有用较长的续航时间,平板模式下的娱乐功能也更为丰富。二合一笔记本展示出了在英特尔的标准下,笔记本做得更轻更薄的可能,但也正是由于轻薄,二合一笔记本的接口数量普遍都非常少。不过,这一时期WiFi的覆盖已经无处不在,许多操作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因而二合一笔记本也受到了欢迎。


在MWC上亮相的英特尔


随着4G、5G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完善,英特尔也开始将超极本时代强调的AOAC从技术升级到了下一代笔记本的标准,ACPC中的AC正是由AOAC而来。如同当年的超极本一样,英特尔为ACPC也已经提供了完善的硬件和标准支撑,例如性能更强的八代酷睿处理器、支持5G上网的英特尔 XMM基带上网模块等等。自今年1月开始,在CES、MWC等世界级的消费电子、数码展会中,英特尔也与合作PC厂商一起携各种ACPC产品不断亮相。


英特尔 5G Modem芯片


今年英特尔联合几大PC厂商推出的ACPC产品,均是二合一的形态。相比于传统笔记本,二合一笔记本能更好地兼顾娱乐与办公需求,同时机身也能更轻薄、携带更方便。从外部环境而言,如今4G网络已经基本能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明年或将投入商用的5G网络更是有着不输高速WiFi的传输速度,与此同时运营商的上网资费却在不断下降,各种无限流量套餐俯拾皆是,这无疑为ACPC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ACPC将是未来PC的主流应无疑义。在这一过程中,就像当年的超极本一样,英特尔不仅将为行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会制定行业标准。这意味着英特尔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



当然,ACPC的价值也不止于上网和娱乐。随着未来5G网络、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技术的成熟,凭借实时互联的特性和更强大的性能,ACPC的应用范围会更广,而这是传统的PC产品所不能提供的。按照当下媒体的评价和业内人士的预测来看,ACPC的普及可能将刺激PC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增长。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再也不用为找不到WiFi而担心,性能强劲也能随时随实时互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