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蒙草书长卷《兰陵王》 书者,抒也。 自幼酷爱书法,8岁在父亲刘伯承元帅的指导下开始临池,师从官付先生学习书画,后又得到启功先生、李真将军的指点,被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之一的刘蒙将军,在书法上渗情与法,追求轻重、疾徐、虚实、燥润的和谐。其作品行隶草楷、各具神韵;诗词歌赋、才气横生。 刘蒙草书刘伯承元帅之《出益州》诗: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江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饿又一秋。 这里精选刘蒙的几幅草书作品。 条幅草书:《江南春》 天玄玄,眼迷迷,孤枕梦飘远,雨斜声凄凄。 江南春寒离肠断,寒犀利,风也犀利。 初看作品草似散乱,却书有章法——表面上看一个个字的线条笔走龙蛇,实际上每一个转折或是弯曲都饱含深意;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把文字布局安排得恰如其分,表现出来的是或豪迈率性、或愉悦狂放、或淡然不惊。每笔或每篇书法都与其精神上达至契合无间。 条幅草书: 夜深雨气甚逼人,声声更更梦难成。 无限情意犀相通,恻恻独影剪剪风。 下笔前必是凝神结思、蓄势而发,一泻而出的情感流露跃然纸上。每一次的提笔醮墨,从右到左、从上至下,一气呵成,流畅利落多一笔显累赘、少一点缺神韵,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条幅草书:《柳梢青》 忽闻山间,四皓细语。 仰望苍天,何处寻觅? 蒲葵树里,风前香锦。 山川万年不变,会天意?还需圣贤! 张良去了,四皓来了,千古今天。 每幅作品里的字与字之间隔、线条与线条的呼应,宛如有一股精气在流动,仿佛一个个生命精灵在舞蹈,无声却蕴含韵律——时而飘在云之巅;时而凌于水之波 ...... 扇面草书:《西江月》 明月柳梢,独步池沿早。 金波秋影西风小,无人共醉酒好。 欲乘黄鹤飞去,却又凡思难了。 只恐风雨摧木,梧桐枝多绿少。 横幅草书:海是龙世界,天是鹤家乡。 篇幅之间笔锋携带情感如行云流水,却又跌宕起伏;笔墨浓淡兼之、粗细相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胸有丘壑,纵横全局——可驭马辽阔草原、亦可描笔书画斗室;千万里只是一笔,亿光年不过一瞬;自始至终运笔如飞,挥洒自如,充分展示出他的才情与气魄。 草书长卷《兰陵王》: 燕子矶,千古江石独立。 登高望,滔滔大江,瑟瑟红红泻万里。 怀故国英豪东去, 寻踪觅迹。 畅浮想,几度雄狮,转瞬间沉沙折戟。 驾轻舟逐浪,邀少昊同游。 极目天际,怎不赞江山秀丽? 临风又长啸,唤醒江涛, 五千年沧桑曾记,君无须低语。 浪起,樵风急,六丁忽霹雳。 高问天帝,凡尘大同待何期? 喑然无置对,不禁噫气, 人间邪许,泪滂沱,与之系。 观之,令人不禁有高山仰止之感! 横幅草书:《游宜春明月山》 明月山头月更明,夜阑气清望繁星。 广寒宫阙仅咫只,水中叩月唤太阴。 |
|
来自: 海航润泽馆 > 《海航读帖临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