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来听鸟鸣

 wps0321 2018-04-14

♣ 李星涛

也许是喝了山涧里融化的雪水,也许是饮了草芽上停泊的清露,也许是看见了白杨枝头上即将炸出嫩绿的绛紫色的芽苞……春风中还荡漾着瓢泼的微寒呢,鸟儿们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对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婉转起来了。你听,一串串肉声儿,此起彼伏,一呼一应,叫得人心里麻酥酥的,似乎有一眼眼泉水急着要涌出来。

鸟鸣分为“鸣啭”和“叙鸣”。“鸣啭”优美抒情,主要是雄鸟对情感的抒发。“叙鸣”平实叙事,主要是鸟儿们对生活信息的交流。春天的鸟鸣中,“鸣啭”大大多于“叙鸣”,即便是麻雀嘈杂的叽喳声,也闪烁着阳光的清亮,透露着压抑不住的激情。

关于鸟鸣的拟声词很多,常用的有:“噍噍、啾唧、喑、嘶、嘀、嘟、咯、咕、叽、喳、 啾、喃、咿哑、哑哑、哑咤、呕哑、啧啧、哜哜、咬咬、唳、喁喁、呷呷、呱呱、咴儿咴儿、啁哳……”这些词汇倘若写在纸上,那是没有生命光焰的,就像是一堆生锈的断铁丝。可一旦它们从不同的鸟嘴里唱出来,立马就会变得有声有色,珠圆玉润,熠熠闪光。有的鸟儿还能巧妙地将几个拟声词组合起来,鸣出的声音就会串成串儿,楚楚的,有了虹的弧度,溪的跌宕,北斗似的明灭有致。

也许与冬天过于沉寂有关吧,春天的枝头上,画眉的鸣声听起来最响亮。画眉,嘴如钉,身似葫芦,尾如尺,眼圈大而蓝,头上的羽毛像是一条黄色的头巾。鸣声圆润晶亮,恰似一串串水珠。高亢时,开阔奔放,给人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感觉。低鸣时,胜似笛笙,使人不禁联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

山上荆棘丛里栖有一种鸟,俗名曰:“叽咪”。其身形小极,是麻雀的三分之一,蓝羽黑喙,头部像黑白太极图形罩裹而成,叫起来“叽咪——叽咪——叽咪”,持续的一个音节儿,就像是有人手拿剪刀,于阳光下张合不停。伴着叫声,它的翅膀也会一张一翕,与叫声保持着相同节奏,迅疾扇动着。

白杨林中有一种鸟,身形似喜鹊,但羽毛赤红,喜欢站在树梢尖端,其鸣声极为特别。先是“嘘——”的一声,中气十足,继而声波下弯,可刚刚曲出点弧度,又戛然而止,只留下半弯声音的彩虹儿,挂在半空,令人遐想不已。我想,这种鸟儿一定是从胸腔内部发声的,因为它的尖喙不像人的嘴唇,可以纠起来,吹出这样绝妙的口哨。

野外的沟渠边还有一种水鸟,长腿灰羽,叫声只一个词:“呜——呜——”,但声音中空,嗡嗡有回声,似古城墙上传来的隔世埙声,古朴沧桑,寒气嗖嗖。又仿佛是风中立着的一个敞口大腹的瓶子,兀自自娱自乐地独唱。

春天鸟鸣中,我最喜欢云雀。云雀唱歌最独特,它是边飞边唱飞向天空的,而且一唱就从不间断,这在鸟类当中独一无二,就连布谷鸟也无法做到。有时走在田野里,云雀会“嗤”的一声,突然从庄稼棵里射向半空。当飞至四五十米高处时,它会于空中悬停片刻,频频鼓翅欢叫,继而又垂直上升,且飞且唱,直入云霄,隐身于耀眼的阳光中。

那歌声欢快明亮、纯净澄澈,如阳光下的碎银闪烁,又似荷叶上的水珠滚动。打起眼罩,迎着阳光望去,此时的云雀只剩下一个小小的“丁”字状的黑影,翅膀恰如同两片小而黑的草芽,却又迅疾地扇动着,仿佛那一串串水晶般圆润的歌声,就是它用翅膀从白云里不断拍打下来的。

云雀是受节气召唤的鸟。淮北平原上,只要桃花这边一开,云雀那边就会随之亮开了歌喉。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桃花为云雀歌声而走出闺房的呢,还是云雀为桃花盛开而纵情歌唱的?伊始,云雀唱得有些谨慎,有点害羞,声音听起来怯怯的,带有小心试探的味道。但一两天过后,它便唱得自如起来,热烈起来。上飞时,它飞行的路线近乎垂直大地,歌声“啾叽——啾叽”的,音频不快,似乎想挪出点力量来向上飞腾。但随着高度的增加,音频会越来越快。飞至一定的高度时,它就会凭空悬停,连续唱十几分钟也不歇气,将要降下云头时,它歌声的音频达到了最快,由原先的“啾叽——啾叽”变成了“啾啾叽啾啾叽啾啾叽啾啾叽……”如小说情节中最高潮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春听鸟鸣,我们得到的是温暖和喜悦,得到的是净化和深思……但更多的还是喜爱,因为鸟鸣中没有假唱,也没有伴奏,这和大自然的风雨声是一脉相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