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92期:【诗意语文·慧眼看课】《阿房宫赋》课堂评课

 山湖微波 2018-04-15


作者:张彬彬


【编者按】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冬遇到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我们在这个春风习习的季节,遇见了一菲老师的《阿房宫赋》,开启了对历史的重新认识。一菲老师用诗意的语言将《阿房宫赋》讲给学生听,尤其是那句“杜牧的心灵离秦朝很近”,将杜牧的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张彬彬老师用听之有余韵,品之有深情的语言带我们再次遇见了《阿房宫赋》,让我们去体会那颗“悠悠之心”,品读诗意的美好。                                                  

(牡丹江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孙博)

【作者简介】

张彬彬,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师,营口市骨干教师,营口市优秀班主任,营口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营口市“灵通杯”演讲大赛特等奖,营口市“弘扬法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法治演讲电视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辽宁省首届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质课,第四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一等奖,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国家级特等奖。

深爱语文、钟爱写作、酷爱朗诵,坚守诗意语文、诗意人生。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品一菲老师《阿房宫赋》实录中语言的诗意之美


张彬彬


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庄严气象;品一菲师父之《阿房宫赋》实录,诗意徜徉。观完此课,益感一菲师父涌动于心底、流淌在语中的诗意情怀。


老师的课堂语言之美,令我深深沉醉。


“流畅的表达,不仅有‘读’而且有‘析’,不仅有‘析’而且有‘赏’。”学生解读杜牧立的“意”后,师如是言。读、析、赏,三个层面的逻辑,被老师迅速捕捉到,一言以蔽之,言既极简,而意又悠长。


为帮助学生理解“发人所未发”的大原则,老师说:“他总是能发现别人所未能发现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当中读出自我、读出个性、读出生命、读出大美。”此中亦有几个层次,由自我而明个性,由个性而思生命,由生命而悟大美。借排比增语势,层层深入,而语带诗意。



学生读《赤壁》后两句,老师说:“历史居然可以假设,如果没有那场东风,天下鹿死谁手?”看到“居然”一词,我心中一动。一个小小的副词却凸显了杜牧的非常思想,非常灵魂,实为妙哉!


而后老师联系《题乌江亭》继续品杜牧之非常视角。学生齐读“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后,老师马上接道:“真的、真的未可知,如果我们可以包羞忍耻的话。”这又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艺术了,智慧而诗意,用倒装的形式紧承学生“未可知”三字,顶真所赋予语言的回环之美、建筑之美,真真令人听之有余韵,品之情更浓。


为激发学生对春的想象,老师如此描述:“这是如此的春天:千里莺啼绿映红。这是春天,这是江南大地,水村山郭酒旗风。”我特别喜欢“如此”一词,它以小巧玲珑之姿而显大气优雅之态,令人欣然入境。两个“这是”,更增赞美之情。



然后语意急转:“杜牧在这里读到的不是春天、不是美景,而是巨大的盛衰。”“楼台在烟雨中。昔日的繁华不再,繁华一梦,现状是满目的疮痍。”前面的春景愈美,此处的心境愈悲。一句“楼台在烟雨中”,老师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在”字,既保留意境,又添无限感慨:“楼台在”,“繁华不在”,朦胧的伤怀啊,凄美的想象啊,最后只余“繁华一梦”。那时遥望的杜牧,今日遥思的一菲老师,当穿越时空,目光相对,或可生知音之感?


学生读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老师的评价是:“这样的穷奢极至。败,就在成功里;衰,就在繁盛里。”多么精妙的点评!令我想到“福兮,祸之所伏”,老师用诗意与哲理点燃了学生思辨的智慧。杜牧的“无人知”和一菲师父的“盛衰理”,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实令人深思而慨叹!


杜牧“发人所未发”,一诗不足为证,一菲老师引数诗,将诗中杜牧“不走寻常路”之风格以摇曳多姿的诗意语言精彩解读,这种“遇见”,不也很美好吗?


于旁征博引后,老师回归《阿房宫赋》。她说:“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离秦朝很远,但是他的心灵离秦朝很近。”太恰切了!心灵的距离决定了文字的温度!“只有当你将一个事物写到极处的时候,它的衰才那样的令人震撼。”盛极而衰,历史规律。此句中既点明杜牧描写阿房宫用笔之奢,又巧妙地蕴人生哲理于其中,情真,理明。


盛衰之谜,还在《红楼梦》中。老师的用语更加令人惊艳:“青春一梦、红楼一梦。众姐妹,水做的女儿,就这样从四面八方聚在这里,然后死的死了,嫁的嫁了。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非夸张也,我读至此处,竟泪盈于睫,想那万千繁盛之景,最终成红楼一梦,老师的文字里深藏的悲悯,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击中了我心深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我亦与老师的文字同悲!


学生揣摩出杜牧以问号作答语的用意时,老师又是惊人之语:“超一流的语感。带着它走遍世界,你是真正的中国人。”我真要拍案叫绝了,真是妙极!想到自己上课时语言之贫乏无味,不禁深感惭愧。自然而然的赞语,大气自信的期待,得师一赞,此“生”何幸!


还有,还有!

“想像力是董老师的格局,胸怀是你的格局。胸中有万丈丘壑,宇宙的境界是‘逍遥游’的境界,是‘背负青天’的境界,是我们民族大浪漫、大想象的情怀。”从老师的文字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大浪漫、大想象”的情怀,此中有真意,美景当可期!




“正面描写终有尽时,侧面描写无穷无尽。”从未想过正、侧面描写竟然可以如此形容,闻之令人诗意顿生,想象顿丰!


“这就是尽头,这就是尽头。何为尽头?无尽就是尽头!这就是艺术的辨证。”看到此处,我已入无人之境,空余此音。铺陈之无尽处,便是美之尽头!世间万物,皆同此理!“吹尽狂沙始到金”,老师浸润了多少书香,方悟此境!道,亦在其中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菲师父之境,我一生慕求!


一课一世界,一师一风景。品一菲老师课堂语言之美,窥诗意之源,悟语文之道!

本期责编:牡丹江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孙博

执行主编: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实验中学 付超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介绍】

诗意语文工作室由“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领衔。特聘38位大学教授、特级教师、省市著名教研员做工作室导师。目前已广纳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500名初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台湾的语文教师缺席)。

 

工作室线上线下结合,打破空间限制,开展了丰富多彩而意义深远的主题活动。共设有“诗意语文讲坛”“诗意语文悦读经典”“诗意语文文本解读”“诗意语文朗读者”等二十二个栏目。推出公众号文章800多期,关注人数一万余人,文章点击量超千万次。

 

目前,工作室已结集出版:《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名著导读》系列丛书共二十二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诗意文集:东西南北中百名中学生说语文故事》《诗意文集:百名青年语文才俊谈读书往事》(吉林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分别由百名诗意语文青年才俊、百名中学生参与)。


即将出版:《向教育名家学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诗意语文读本三册(长春出版社)、“诗意语文系列丛书”六册(现已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选题)。工作室于2016年获得牡丹江市创新成果奖。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正引领有情怀、有理想、有境界的语文人走向诗意的远方!

【董一菲老师个人简介】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黑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诗意语文”的倡导者,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2016年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大赛一等奖,兼任全国多所大学硕士生导师。应邀在全国五十几个城市讲座授课,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董一菲讲语文》《仰望语文的星空》《雪落黄河静无声》《千江有水千江月》《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等六部专著。其“诗意语文”入选“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坚守汉语的诗性

激扬文化的自信

   唤醒生命的诗意   

点燃职业的激情

丰盈审美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