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视焦虑,在为人父母的路上我们不必完美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8-04-15

  焦虑的存在既然不可避免,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回避焦虑,而是要认识到焦虑的意义,这样才能勇敢地面对和克服焦虑,在育儿路上更轻松自在一些。

  看见孩子本身

  当有比较心的时候产生焦虑,是因为我没有看见孩子本身。孩子现在需要什么?孩子展现了哪方面的潜能和兴趣?孩子的小小成就和喜悦,我跟他一起分享庆祝了吗?孩子的小小忧伤和担心,我能理解和体会并传递安慰了吗?

  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我就可能只是盯着孩子的行为,为他的拖拉、磨蹭、调皮而焦虑,而当我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看到孩子内心的风景,我就可以真正接纳孩子,体验到跟孩子之间更深的联结,我的焦虑也会慢慢缓解。

  把期待转化成需求

  当我期望孩子考个好成绩时,是我需要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当下有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当我期望孩子坚持弹钢琴时,是我害怕浅尝辄止带来的缺憾在孩子身上重演;当我希望孩子们和平相处相亲相爱时,是我害怕冲突希望和谐的内心小孩在表达。

  期待是向外的,需求是向内的,当我觉察到对孩子的期待其实隐含着自己的内心需求时,我就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为自己树立一个小小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比如我可以坚持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可以做一个平和的妈妈,在面对冲突时冷静处理,为孩子做出示范。当我把期待转化成需求时,外在不确定性开始转化成确定的行动,而行动就成为化解焦虑的一剂良方。

  接纳自己

  接纳孩子的第一步,是接纳我们自己。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妈妈,在我身体疲惫的时候,在我心情烦躁的时候,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有时难以快速调整好自己,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孩子;虽然我的目标是做一个零吼叫妈妈,但有时也会失控,忍不住向孩子发火。

  在这种种状况下,坦诚是最好的策略。我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累,需要休息一会儿。”“我现在情绪不好,需要自己安静一会儿。”或者情绪失控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对不起,孩子,我刚才对你发火是我的错。”

  当我坦诚相待时,孩子会比想象中更加体贴,我们的关系也会更加真诚和真实。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局限,并不代表着我的无能和无力,也不会贬损我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相反,我会更真切地感到自己的力量,在育儿中更加轻松和自在。

  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我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做到满分,不确定什么时候焦虑就会冒出来,但我确定的是,正视焦虑,不断放下焦虑,寻求积极的改变,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鲜活时光,是我可以把握的生命中最值得拥有的幸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不感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