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方绯闻美食研究笔记:急救乡愁

 Star_dawn 2018-04-16
有很多蹲移民监的朋友去的时候还眼神上扬,带着满腔“I can”以及精英人士的肚腩,义无反顾乘上梦想的小翅膀,你以为他们从此在你生命中消失。结果每次看到国内朋友圈深夜发吃,他们就会以无比友好的姿势出现,一般越远越馋。异乡被窝中,近处山珍海味再温柔也失色,榨菜是你的天,肉松是你的lord,如果此时高情商的基友掏出一瓶老干妈,那就啥也不是距离了。当然我的本意是不想让那些飞出去的坏小孩在国外馋哭,这里罗列了一些东西方比较相近的食物和饮品,供毒火攻心时解馋。美食是可以急救乡愁的。

蓝纹芝士和臭豆腐

喜欢奶酪的人,美其名曰“逐臭一族”,我见过的最臭的奶酪是一种叫布鲁马的奶酪,颜色微黄,打开来有一种没洗的旧袜子的气味,熏得人一个踉跄,有些正宗的法国人也会避而远之。虽然不定期光顾十大全球臭味食物榜单,大多数国人也都热爱奶酪,觉得他臭着香,新晋网红自然属蓝纹芝士,传闻它诞生于法国洛克福地区,那时的人们将奶酪放在潮湿而闷热的洞穴中熟成,然而一些奶酪却由于熟成过久而导致长出霉菌。当地人觉得弃之可惜,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就了这块奶酪的春秋大梦。

中国也有这样特别的食物,臭豆腐就拥有自己执着的粉丝。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也好这一口臭,只是觉得臭豆腐的名字太难听了,于是赐名叫“御青方”,但那份爱都融在美妙的名称中,可见臭豆腐在国人心中地位。不过说来也巧,“英雄相惜”臭味相投的两位连入菜的方式都极尽相似,都是提鲜増味的点睛之笔,“好味到眉毛掉下来”,从而让素未谋面的食客不由心生好奇。臭豆腐最好吃的地方往往都在街头巷尾,纸碗、竹签再加一点辣酱就能成就一顿美妙的小食时光,老时光好多上班族的念想就是下班后那一记豆腐块中咬出的汤水,臭吗?他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香!

相比之下蓝纹芝士就有些贵族气息了,曾见过网红实拍空口吃蓝纹芝士的瞬间,那酸爽叫屏幕这头的人看的有些胆怯,然后最神奇的莫过于加热后溶于食材那一瞬,见证奇迹的时间让人难忘。

金华火腿和帕尔马火腿

从小家里人给我烧鸡汤亦或者煮活物的时候,到了温润滋补时间总是少不了火腿为伴,而每个大人说出今天选用的是金华火腿后脸上的自豪感会让人难以忘却。鉴别正宗“金华火腿”的方法要关注关节附近肌肉的香气,真正做到刀切断面,肉色红润,脂肪洁白,骨髓桃红才是正宗的。火腿“上方”是肉质最好的部位,江浙传统名菜“蜜汁火方”就是取自该部分,咸香的火腿蒸熟而后撒上烧酥的蜜汁,咸甜交错,让人难忘。“中方”切丝入菜甚好,略带点咸味,刚好起到调味的作用。其实专业的金华火腿在腌制中还会混入一只同样方法炮制的“狗腿”(又叫“戌腿”),因为有这个窍门后,蚊虫苍蝇就不来打扰,听说是火腿匠人家自留的,味道美过初恋。但我因为自己养过狗,所以没法领略真谛。

远在异国他乡的意大利也是盛产火腿的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招牌,帕尔玛省最有名的特产要属帕尔玛火腿,这只火腿中的爱马仕表面颜色嫩红,脂肪分布均匀,口感外酥里嫩,肉质柔软。从小吃帕尔玛奶酪残渣长大的帕尔玛猪自带香气,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食材。

火腿的传统制作工艺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金华四面环山,气候温润,再加上现代化的火腿工厂精细加工,也让火腿变换出新的色彩。

黄酒和天然酵母花雪利酒雪利酒

大文豪莎士比亚称它为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由于发酵的过程中加入了高度的葡萄酒精,因此属于加强型葡萄酒,雪利酒风格的复杂多变,因此从甜点小食到前菜、主食,从蔬果到海鲜再到牛羊肉它都能搭配。Fino和Manzanilla在口感上带有咸香,因此可以搭配任意咸鲜的食材,比如刚才提及的帕尔玛火腿。Moscatel 和PX能搭配各式甜点,而Pale Cream能搭配香气馥郁的水果。

相比之下黄酒像是个古老悠远的长者,生性温和、醇厚绵长,要体会地道的绍兴酒风,只能去一些乡镇的老餐馆,和当地人一起,看餐馆老板如何把烫壶放进热水,然后倒出来,因为黄酒在铝制的烫壶中打了个滚,也许你会觉得这酒别有风味。突然想起原来的绍兴同学,假期回来我们最期待就是那壶偷偷藏在包中的黄酒,现在想想悠长的酒香中不仅有来自绍兴的慰问,还有那丝淡淡的乡愁。

杭州春卷和越南春卷春卷

对于杭州人绝不会陌生,每年过年过节,菜场就开始卖春卷皮,老一辈的总是会嘴里念叨好的春卷面皮Q弹有嚼劲,包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加入一些油性的肉末,油里炸一下,酥脆爽口,既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吃春饼也有讲究,要将薄饼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的意思。

而越南春卷之于越南餐有些像饺子之于中餐,也几乎是标志性食品。但不像中国春卷有特定的食用时间,越南天气炎热,饮食以清淡少油为主,春卷最具代表性,不同于中国的面皮,其用的是由糯米制成,薄如蝉翼,透如轻纱,有很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的米皮,馅儿主要以虾肉、猪肉、粉丝和越南当地蔬果为主,相较于中国肉的比例,对越南来说并没这么重。此外越南hin有“蘸”文化,尤爱用鲜鱼加工成"鱼露"。他们自古就有"吃饭可以没有好菜,却万万不能没有鱼露"之说。而这对于中国来说,春卷要蘸蘸似乎有些矫情了。

藠头和卡拉马塔橄榄

味蕾如同野马,需要被驯服,就算是养生食材,也要适应那奇巧的口味,老饕比较推崇的是希腊的卡拉马塔橄榄,重口味的福音,味道浓烈,带酸和苦涩,但若是慢慢嘴嚼,果香加上酸酸的味道,是很开胃的小吃。希腊人对于橄榄都自己独特的偏爱,为此开了家巨型石屋博物馆以示热爱,这里有橄榄树栽培到用机器生产橄榄油的全部过程,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同样作为入料菜,藠头驰骋中国大陆的也是依靠其独特的风味,但凡辛味刺鼻的植蔬,都有两面性,只要使用得法,无不是馨香酷烈,远胜常时。每年春天的时候,菜市场就有人卖藠苗,捆成一扎扎的,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小葱。常见的吃法是切碎,混合蛋液搅拌均匀,然后下锅煎得香喷喷的。汪曾祺在《葵·薤》一文中曾提及,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藠头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且食用方法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杭州拌川和意大利面

秋乏的夜,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常常想着我要去吃一碗拌川,杭州面馆到处都有,拌川烧得十分地道又不油腻却是见真功夫的好手艺。老底子杭州人吃拌川,最喜欢的是羊坝头得意楼面馆的味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旧城改造准备拆除得意楼时,好多人亲眼目睹了上千市民拿着盘碗盒罐,排队买面的盛况。正宗肉丝拌川里放着香干、肉丝、豆芽、韭芽,有时加上调鲜的笋干,面条爽滑筋斗自然不在话下,恒久不变的紫菜汤,堪称拌川最佳伴侣。

说到年代久远,意大利面自然不甘示弱咯,曾看过意大利人教电视机前的观众做手工意大利面,第一句话就是外祖母的外祖母传给我吧啦吧啦,Pasta意大利面的总称。在西餐种类中,意大利面最接近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自山东的汉子,一直吃不习惯意国的西餐,却对意大利面情由独钟。面条咬劲十足,能吃到硬芯也是我私下里对意面一种偏执的喜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