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被同龄人抛弃的小青年 后来怎么样了

 闲谈集锦 2018-04-16

——楚桥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一代贤相  前后绝伦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一位名叫朱说[yuè]的小青年,正站在母亲身边,泪流满面。

就在刚刚,母亲和他有过一段触及思想、触及灵魂,且终将改变命运的对话。

朱母先问:“你今年多大”?

这还是亲生的吗!朱说抬起自己的问号脸,却见母亲正襟危坐,不似玩笑之语,只得躬身作答:“孩儿今年二十有三”。

“时间过得真快啊”,朱母长叹一声,“这个年纪,王曾已经‘连中三元’,晏殊已官拜翰林学士,柳永虽未及第,却凭借‘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名扬天下,而你既无功名,又无才名……”

朱说满脸发烫,羞愧万分。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朱母一边感慨,一边煲汤,“别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朱说赶紧跪下,连声称错。

“有件事,是时候告诉你了”,朱母站起身,一字一顿:“你是我亲生,却并非朱家后人。你本姓范,名仲淹,字希文,生父范墉,二十年前便已病卒”。

晴天霹雳。

朱说一下子愣在原地,泪如雨滴。

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为了尽快安慰母亲,当天,范仲淹就记下生辰八字,走进了村头的半山寺。

他问住持:“日后我能登上相位吗”?

好大的口气!住持虎躯一震,双目微睁,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人,果断给出结论:“不行!”

小范不甘心,再次询问:“那做一名良医呢”?

住持有点吃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郎中会不会卑微了些”?

范仲淹微微一笑:“只要能够泽被苍生,造福于民,良医与良相,都一样。”

住持掐指一算,摇了摇头:“还是不行啊”!

范仲淹有些惆怅,但并不失望。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此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从此,青年范仲淹,删除了王者,卸载了抖音,戒掉了微信,辞别母亲,寄居在醴[lǐ]泉寺,头悬梁,锥刺股,备战科举。

他住在僧舍,每晚煮上二升米,熬成半锅粥,凝固后切成四块,拌上腌菜,一餐啃一块,既省时间又省金钱。

时任监察御史的姜遵,回乡后听说此事,专程赶往醴泉寺,见了范童鞋一面,当场就断言:“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后来的事实证明,姜大人的麻衣相术,明显要高于半山寺里的住持。

到了河南的应天书院,范仲淹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读书的精神,每天用来果腹的,依旧是醴泉寺的那个小发明。

同学中有个官二代,特意送来美味佳肴,范仲淹却放置一边,直至发霉变烂,都没瞧上一眼。

同学不解:“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让我送上食物,你为何不感兴趣”?

希文答曰:“不是我不知好歹,而是尝过了山珍海味,就吃不惯粗茶淡饭了”。

同学的父亲听到这个答案,捏了捏儿子胖乎乎的脸蛋,终于明白,有一种孩子,叫作别人家的孩子。

公元1013年,宋真宗驾临河南商丘,全城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从四面八方涌来,只为一睹帝王风采。

应天书院也不例外,那些渴望成为“天子门生”的读书人,都齐刷刷地奔向城门,静候九五之尊。

唯独范仲淹一人,和往常一样,坐在学堂内,读书习文,吟诗抚琴,淡定得让人不敢相信。

有同学忍不住打听原因,范仲淹头也没抬,冷冷地回了一句:“日后成为国之栋梁,面圣自然就是日常”!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范仲淹的预言,比半山寺的住持要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范仲淹进士及第,被授职广德军司理参军,正式踏入了仕途。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沉沦下僚,范仲淹始终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管理盐政。眼见当地百姓,饱受水灾之苦,便上书江淮发运使张纶,建议重修捍海堰。

虽是越级加越职,此番言论,却得到了张纶首肯,在他的推荐下,范仲淹担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筑堤工程。

不久,母亲病逝,范仲淹按例守制。服丧期间,他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受晏殊之邀,执掌应天书院,“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肆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二是写下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成功引起了时任宰相王曾的注意,加之晏殊在仁宗面前极力美言,“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丁忧期满后,便被启用为秘阁校理,当上了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

这是一个安静的职位,却遇上了一个不安静的人。

此时的宋仁宗,已过弱冠之年,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依旧掌控着军政大权。

1029年冬,刘氏为了彰显自己的绝对权威,准备让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为其庆贺寿诞 。

迫于刘氏淫威,满朝官员,敢怒不敢言。

Duang——低等小吏范仲淹,却反手就是一道奏折,砸得前宫后殿,嗡嗡作响:

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宋史》

天子为母亲祝寿,自有家族的礼仪和规格,若与百官一起,朝拜太后,这可就坏了规矩。

皇室还没来得及反应,耿直中年范希文,又扔出了第二颗炸弹,直接喊话刘太后,请她还政于仁宗:

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

——《乞太后还政奏》

这简直就是一篇檄文,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太后立刻颁下懿旨,让范仲淹滚出了京城,任河中府(山西永济)通判。

虽然被贬,范仲淹的这份勇气,却让同僚们钦佩不已。出城那天,竟有多名重臣,前来送行,纷纷称赞“范君此行,极为光耀。”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外放三年间,时刻关注着京城的朋友圈,一旦发生热点事件,立刻直言进谏。

刘太后大权在握,任免官员相当任性,经常绕过枢密院和政事堂,颁布诏令,提拔亲信,范仲淹婉言相劝:“违规用人,不是太平之政啊!”

朝廷要废除“职田养廉”,范仲淹坚决不同意:“官员缺田少地,吃不饱穿不暖,就会越来越贪,咋办”?

仁宗想修缮昭应宫和寿宁宫,范仲淹甚至出言相机:“皇上,那两座宫殿刚刚遭受雷劈,您身为天子,不能跟老天对着干啊!”

啊啊啊啊…………

如此越级越权,直话连篇,朝廷自然不会采纳,但范仲淹的一片忠心,还是感动到了仁宗赵祯。1033年,刘太后病故,范仲淹便领诏回京,担任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

不得不说,能把范大人安排到这个岗位,足见宋仁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但是,皇帝老儿,您这心得有多大啊!

果然,还没度过蜜月期呢,范仲淹就准备搞事情了。

掌权后的宋仁宗,开始否定刘太后的种种,大臣们在议事之余,也对刘氏的做法颇有微词。

倒是这个范仲淹,曾对太后有过口诛笔伐,现在却提醒陛下,“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不能过于苛责,应当“以全后德”。仁宗认为言之有理,马上诏令群臣,不得“论太后时事”。

江淮、京东遭遇旱灾、蝗灾,百姓颗粒无收,食不果腹。范仲淹忧心忡忡,多次上书朝廷,请求赈济灾民,仁宗却置若罔闻。

情急之下,范仲淹闯入内廷,当面质询赵祯:“若宫中停食半日,又当如何”?仁宗一惊一愣一思忖,立即决定,派遣范希文巡视灾区,安抚百姓。

刘氏驾崩后,仁宗想立杨太妃为皇太后,参与决策军国要事。范仲淹听后,连忙制止:“太后刚死,又立新后,天下人会怀疑陛下,不可一日无母后之助矣。”

您贵为天子,少了太后就不能活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宋仁宗立刻收回了这个很傻很天真的决定。

仁宗与郭皇后闹矛盾,皇后失手打了仁宗一巴掌。素与郭氏有隙的吕夷简,便抓住这个机会,力劝皇帝废后。范仲淹和其他大臣,纷纷上书劝阻,称废后“皆前世昏君所为”。宋仁宗却铁了心,要让东宫易人。

范仲淹见所奏之本,毫无反应,准备第二天上朝,当面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次日,刚刚走到待漏院,却接到诏书,被贬为睦州太守。

范仲淹第二次离京,依旧有人前来送行,握手言别时,大家都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到任后,范仲淹在《谢表》中,仍然不忘提醒仁宗,“前古废后之朝,未尝致福”,“乞存皇后位号,安于别宫……俟其迁悔,复于宫闱”。

在睦州,范仲淹重修严子陵祠堂,建龙山书院,政务之余,寄情山水,留下了“江上往来者,但爱鲈鱼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等诗文名句。

半年后,范仲淹调任苏州,因治水兴学有功,次年便应召回京,任职国子监,不久,又擢升为吏部员外郎,兼任开封知府。

主政京城,范仲淹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以过硬的政绩,赢得了五星好评:“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仁宗也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天子脚下“肃然称治”,更是因为范仲淹当上开封知府后,公务繁忙,“不暇他议”,奏折明显少了许多。

但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1036年,似乎安静了好久的范仲淹,突然向朝廷献上一幅“百官图”,将朝廷官员升迁调免的原因,分类梳理,逐一标记,抨击宰相吕夷简卖官鬻[yù]爵、扰乱朝纪。

随后,余靖、尹洙、欧阳修等官员,也上书朝廷,希望仁宗任免官员,不能“全委之宰相”。

作为一个官场老狐狸,吕夷简瞬间就给予了回击,在替自己诡辩的同时,他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

好吧,仅仅一个关键词“朋党”,就足以让仁宗里心发慌。数日后,范仲淹被降职远放,罢知饶州。这一次,同僚的临别寄语是“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三说“光耀”,范仲淹听后,都只是微微一笑。他不惧怕降职远调,也不在乎“行止光耀”,他最关心的,永远都是君王、朝廷和百姓。

正如他在《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中所说,“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ái]、老成尪[wāng]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人都活不过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羸弱体衰。只有中间那段黄金岁月,怎能用来追求功名利禄?

公元1040年,西夏人李元昊称帝,起兵犯境,一路攻城掠地,打得北宋朝廷措手不及。

危难时刻,宋仁宗又想起了范仲淹,匆忙召其回京,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政延州。

临危受命的范爱卿,没有让宋仁宗失望。在前线,他筑城屯田,布防设险,练兵选将,连续打赢了N场硬仗。

刀光剑影之余,还顺便舞文弄墨,留下了“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诸多名作。

三年后,李元昊兵败,向赵祯俯首称臣。范仲淹也因出色的军事才能,当上了北宋军队的副总司令(枢密副使)。

接着,欧阳修、蔡襄等四名谏官,联名向皇帝举荐,说范仲淹有宰相之材。仁宗表示深有同感,拟任范爱卿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却推辞不受,理由是“哪有宰辅之位,是通过谏官得来的”!

直到两个月后,参知政事王举正被免,宋仁宗又一次表示出强烈的求贤意愿,范仲淹这才进了政事堂,当了副宰相。

同年九月,宋仁宗以北宋帝王礼贤国士的最高规格,在天章阁召见范仲淹,向其咨询军政要事。

范仲淹极为感动,写下了《答手诏条陈十事》。除“府兵法”外,其他九条建议,都得到了仁宗支持,很快便在全国推行,是为“庆历新政”。

一年后,范仲淹再次上书朝廷,内容涉及科举、恩荫、职田、徭役等多项制度,由于改革力度过大,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他们便联手反击,以“朋党”之论,抨击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人。

新政受阻,范仲淹主动请求外放,先是巡守边疆,后又任职邓、杭。

在邓州,他应好友滕子京之邀,写下了《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典之言,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新标杆。

在杭州,家人提议购置田宅,在西湖边安定下来,范仲淹断然不肯,反而拿出全部家当,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范氏义庄”,造福乡里,恩泽四方。

公元1052年,范仲淹调任青州,因病重改请颍州,尚未到任,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仁宗在位时,“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范仲淹等一众贤臣,功不可没。

他正直且勇敢,身在仕途,面对不平之事,均直言不讳,无惧权贵。友人善意提醒,范仲淹依然不改初心,坚信效命朝廷,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有益于社稷民生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景祐党争”期间,他得罪了吕夷简,遭受谪贬,差点死在岭南。梅尧臣曾作《灵乌赋》,劝范仲淹停下笔,管住嘴,不要“招唾骂於邑闾”。他却回了一篇同题文,坦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是言语上的巨人,更是行动上的硬汉。年轻时敢于“越职言事”,外放后不忘“忧国忧民”,即便当上了参知政事,成为了天子近臣,依然“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也正因如此,后世之人,才给了范仲淹几近于完美的评价:

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

——元好问

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苏轼

这便是范希文,一代贤相,前后绝伦。

参考文献:

《宋史》元  脱脱

《范文正公年谱》南宋  楼钥

《能改斋漫录》南宋  吴曾

《东轩笔录》北宋  魏泰

《食粥心安》北宋  文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