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春面,浇上高汤飘上葱油才成美味

 zzm1008图书馆 2018-04-18

“小二,来碗阳春面!”在武侠小说里,大侠吃饭时,经常点这种面。

那么,阳春面是怎样的一种面?先讲一个传说。

阳春面

相传乾隆二十七年,正值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想吃点吃的。不一会儿,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的碎葱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

摊小二说:“我们没给它起名字。”

“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从此,“阳春面”从无名到了有名,流传开来。

阳春面

关于阳春面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农历十月为小阳春,市井隐语中,就以阳春代表十,而阳春面刚上市的价格正好是十文钱一碗,所以,用“阳春”代替“十”,十文钱一碗的这种面就有了名字——阳春面。

阳春面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是上海、苏州、无锡、扬州、高邮、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较出名的有上海阳春面、高邮阳春面、扬州阳春面等等。

这阳春面单从外形看,好好清汤寡淡,但其味道与其清淡外表可是大不相同:清淡的汤水清中带鲜,加上面爽滑中带韧已经是爽口至极,再加上点睛之笔——炸葱油更是多了一份醇香的味道。

阳春面

要想把平平淡淡的阳春面做出鲜美的味道,着实不易,其关键就在做汤上。

阳春面的汤一定要用预先熬制的高汤,绝不能拿水加鸡精来糊弄。因为在阳春面起源的年代,鸡精还没有出现呢,这么做偏离传统。那要用什么原料熬高汤呢?一般除了必须有猪骨头外,还会放鳝鱼骨、虾头、虾壳等可以吊出鲜味的下脚料。

先在锅里加冷水,水位没过熬制高汤的材料,加少许黄酒,烧开后撇去面上的浮沫。然后用小火焖煮,直到鳝鱼骨、虾壳酥烂时关火。稍微冷却后,将笊篱放在盛高汤的容器上方,用笊篱滤掉各种骨头。然后再用细纱布过滤一次,这清清爽爽的高汤才算做好。

除了高汤,汤上的油星儿也很关键。油星儿必须要用猪板油在锅里加一点水慢慢熬制,使之挥发出特有的香气。要知道,阳春面里并没有肉,而点上猪油会增加荤腥味儿。并且猪油是淮扬菜、苏帮菜和上海菜等菜系面点常用的油类。

阳春面的面条并没有特别之处。由于“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江苏厨师做面条的手艺并不高,所以阳春面多是用手摇切面机最细的那一档切出来的。

面条下锅,等到煮熟盛碗,用筷子对面条略做整理,舀入高汤,且面条高于高汤。最后撒上葱花,阳春面就做成了。

阳春面

值得一提的是,正宗的阳春面是不放酱油的。一方面是因为苏、沪、浙菜系口味清淡,没有放酱油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酱油贵、成本大、利润薄。北方的阳春面汤里都会放酱油,这是为了迎合北方人口味而做出的改变。

对于很多江苏人来说,一天的生活从一碗阳春面开始,就像北京人的一天从豆汁、焦圈开始一样。一碗阳春面,从食材上来说,只有面条、清汤、葱花和漂在汤上的油星儿,好像什么都没有;但从情怀来说,一碗阳春面,拥有一个既欣欣向荣又充满希望生机的小清新名字,凝聚了各式物件的精华,透出一份清香,一份醇鲜;透着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自赏的孤芳。这份情怀,体现着江苏人的风格,那就是朴实无华的中庸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