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农人都说自家水果最好吃,真是听够了,凭什么?

 独秀客 2018-04-18

遇到过很多农人,几乎都说自己的水果最好吃,全中国第一,可是真正尝过后,往往大失所望!


说得再天花乱坠,好吃才是硬道理,但是消费者往往口味不同。最终怎么判断呢?


是时候祭出新武器了!



我们在购买一颗菠萝之前,酸甜度、咀嚼的舒适度、口腔内的不同感受等等信息都是被隐藏的,但是如果这些信息能和一些看得见的东西联系起来,那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菠萝了。


果库科技创始人何铎(左)、食品科学博士田师一(右)


2017年,果库科技创始人何铎与田博士一拍即合,打算用科技来量化水果的口感,给不同品牌的水果进行打分、排名,所有评测结果都会公开在其平台“果榜”上。



果榜是怎样炼成的


“《舌尖上的中国》本来还要邀请我们,但是我们没有去。”

 

在《舌尖上的中国》引爆全民味蕾之前,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舌尖上的舞蹈》。参与过后者拍摄的浙江工商大学感官科学实验室的田博士认为,这部片子的角度比较学术,离大众太远了。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不再参与《舌尖上的中国》的筹备工作,但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中国人的“舌尖”。


以甜瓜为例——在果库团队确定量化甜瓜口味的维度时,团队找来的20位参试者,这些参试者不是从大街上随便抓来的,而是经过了一定的筛选,包括:


初选——首先测定参与者对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的阈值以及灵敏度,选择正常范围内的人群;


训练——将品尝过程标准化,例如闻香味的距离、用牙齿哪部分咀嚼、咀嚼时间和咀嚼频率的要求等,都要按照规范操作;


对位——在测定一种品类时,要求实验者是喜欢此类水果的,以此来代表喜爱某种水果的群体口味。


向参试者解释甜瓜维度


接下来的过程,学术上叫做“剖析描述”,即让参试者吃下水果后对自己的感觉进行描述,重复10轮,最后从所有描述中归类同种词汇,得出几个维度。之后再召集一群不同的参试者来试吃,看看这些维度是否合理,经过5-6轮的重复实验后,水果口味的维度就可以拍板了。

 

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好甜瓜的维度之后,团队就可以召集另一群参试者来进行正式的测评并得出评级结果了。


参试者专(da)心(kuai)测(duo)评(yi)


在果榜的小程序里,水果的品牌、产地、评级等等信息都一览无余,并且由于对区块链技术的采用,这些信息将永远留存在区块链中,任何人都无法修改,从而使得果库作为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存在更加中立、客观。


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供应商参与了果榜的测评,根据果榜的标准,还没有任何一家得到五星评级的水果,而得到四星的也寥寥无几,大多数的水果都处于三星的梯队。


果榜毫不留情地为市场上的水果定下了严苛的标准,在以较高的要求激励商家的同时,也为消费者的舌尖谋得了红利。



“你这东西没啥用啊?”

 

这是在果库团队寻求合作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当然,“也会有供应商信心满满拿产品来测,得出的结果并不理想,于是他就不认可我们的结果。”

 

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在团队的规划中,果库用水果的评级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建议,并以此倒逼销售方选择更好的货源,再促使生产者优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果榜要做水果市场的一条鲶鱼。

 

有人会想,如果生产商选了自己最好的产品寄送给果库进行样本测评,但是这个结果不能体现整批水果的平均水平,那怎么办?不要忘了,进货商同样可以将买到的产品送来测定,测定结果会进入系统并公开,如果明显低于生产商送检的样本评级,那么之后谁还继续从这个生产商进货?

 

这样的事情已有现成的例子——一个获得四星高评的水果吸引了许多订单,但生产商却迟迟不敢发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国外,为某种味道注册专利已不是新事。一些加工食品作为“方法与装置(Method and appatatus)”注册了专利,比如麦当劳曾经在2006年为自己的一款三文治申请了专利,而某种味道则可以作为“物质组成(Compositions of matter)”被专利保护起来。


一种芒果口味的专利

https://encrypted.google.com/patents/WO2014130649A1?cl=fi


可见,对味道的细分与争夺已在国外加工食品行业内存在了很久,而水果由于很难做到标准化,也无法申请专利,让许多人对水果味道丧失了深耕的动力。


因此,果库此举在行业中还无先例,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遇到的机遇与风险总是成倍的。对此,作为商人的何铎不会放过任何机遇,而作为科学研究者的田师一则将把科学作为武器去规避、面对风险。


尽管目前果榜的结果只能对送检的样本负责,但团队正在研发新的黑科技,升级水果口味的检测规模。



当有一天你走进了水果店……

 

果库未来的计划是结合红外技术等更多科技做出快速检测方法,让进货商甚至消费者自己能够随时随地选到自己想要的水果。


 

来自果榜的某凤梨雷达图


也就是说,当有一天你走进了水果店,不用再犯愁怎么挑选水果,不会再被水果好看的外表迷惑,店老板或供应商的花言巧语也都无法左右你的决定,这样一种科技将告诉你,左边的苹果——脆度4颗星、甜度3颗星、水分3颗星,右边的苹果——脆度2颗星、甜度4颗星、水分3颗星,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格来进行选择。

 

未来的生活将因为这样的科技渐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拥有好品质产品的果农不用担心没有渠道而滞销,品质不足的果农有了明确的改进方向,甚至数据链整合之后,还能给他们提供最适合的种植信息,不走冤枉路。进货商拥有了更便捷的采购方式,减少人工损耗,提高效率。消费者则可以享用越来越好吃的水果,甚至蔬菜、肉类等更多农产品。


我们曾经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视觉画面联想味道,而未来,果榜将帮助我们通过科技,真正看到味道。



天猫生鲜和京东生鲜,谁的水果更好吃?


新农堂与果榜将合作,在每月的27日干一件大事——从消费者最常购买水果的几个渠道(包括实体和电商)中选取当季上市的几样水果进行评测,排出榜单,给出最贴心的水果购物指南。


天猫生鲜、京东生鲜、每日优鲜、百果园、盒马鲜生...到底哪个平台的水果更好吃?果榜告诉你!

识别二维码,查看果榜



未来农业,一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尝试


果库的科技性不仅体现在对味道的量化,还体现在对未来科技的尝试与采用,即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水果的表现,使结果无法被删除与篡改。当然,区块链能做的远不止如此,果库团队仍将对未来进行大胆的探索。


果库做得是把水果口感标准化,就像是米其林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给水果评等级。



“A20未来农业大会”,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新农堂是新农业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和商务平台,发起三届A20新农业盛典是新农业第一展会,致力于发现和推广新农人,被誉为“农业G20”“五星级的农展会”,致力于重塑中国农业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