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氢分子轨道为什么既有反键又有成键呢?

 山峰云绕 2018-04-18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45403111538688269/?iid=15906422033&app=news_article&share_ansid=6545403111538688269&app_id=26 



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氢原子又是由一个质子(氢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构成的。由于质子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我们可以假设质子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两个电子在两个质子所形成的库仑场中的运动,这就是所谓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氢分子是最简单的关于分子的量子力学理论,考虑到有两个电子,一种做法是直接考虑两个电子的波函数ψ(1,2),电子是费米子,这意味着ψ(1,2)是反对称的。电子除了轨道部分的运动外还有自旋部分的运动,如果我们把波函数拆为轨道部分乘以自旋部分:ψ(1,2)=φ(1,2)χ(1,2)

轨道部分的波函数φ(1,2)即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反对称的;相应地,自旋部分的波函数χ(1,2)将是反对称(自旋单态)和对称的(自旋三重态)。

海特勒和伦敦。

以上算法是海特勒和伦敦最先提出的。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分子轨道法。

分子轨道法的核心是忽略电子和电子之间的库伦相互作用,先考虑一个电子在两个正电中心形成的库仑场中运动,我们设法把这个单电子的量子力学问题求解了,求出一系列的量子力学能级及其对应的波函数,这些波函数就是分子轨道波函数。

一个电子在两个质子(A,B)附近运动。

对氢分子来说,系统有两个电子,第一个电子将占据分子轨道的最低能级,第二个电子也将占据这个能级,但自旋必须与第一个电子的自旋相反。假设分子轨道的基态波函数是ψ,两个电子的波函数可表示为:ψ(1)ψ(2)χ(1,2)。

这里χ(1,2)是自旋单态(一个自旋向上,一个自旋向下),是交换反对称的;轨道部分的波函数ψ(1)ψ(2)是对称的,两个电子的总波函数是反对称的,符合对费米子的要求。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分子轨道波函数ψ给求出来,假设电子1运动到距离质子A很近,此时波函数应该接近原子轨道波函数φA,而如果电子1运动到离质子B很近,它又应该很接近原子轨道波函数φB,我们可以猜测分子轨道波函数是已知的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线性叠加:

假设ψ在形式上没有归一化,1表示电子1的位置;C是两个变分参数,这两个C可以通过变分极值条件求出:

E是电子1位于两个质子所形成的势场中的能量,

现在把变分波函数ψ代入上式,并展开可得:

上式中出现了一些积分(为了形式上的简单,假设波函数都是实的):

E(ψ)对C求偏导,在E'=0的条件下:

改写成行列式的形式:

C具有非零解的条件是:

由此可以解出两个E,

代回原来的方程得到两组C的解,对应就是两个分子轨道:

ψ 对应的能量低一些,叫做成键态,ψ-对应的能量高叫反键态。两个电子都占据成键态,自旋相反,对应的是氢分子基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