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流水笑清风 2018-04-19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 江西省万年县第二小学办学侧记


 ■江西    蔡阳启


去年十月,我如愿走进了万年县第二小学。在此之前,我在《江西教育》上读到了一篇《让阅读丰厚精彩人生》的文章。实话实说,文章的标题并没有怎么吸引我。时下,国人不读书的毛病日益加重,故而从上到下各种媒体连篇累牍地刊登各类文章以鼓励倡导书本阅读,窃以为此文定是跟风之作,附庸潮流而已。然而文章一开篇亮出的观点就让我为之一振,它说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之好坏和小学阶段的教育密不可分。这一不寻常的观点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下去。这篇文章,出自万年县第二小学校长刘领永之手。


我了解到刘领永刚从乡下交流到二小不久,从乡村小学直接调到县城二小当校长,心想此人背景一定很不一般。细细打听一番,知道他出身寒苦,全家都在农村,背景干净如白纸一般。后来我还专门去他原先任职的南溪小学看了看,和当地的老师、家长随意聊了聊。都离开两年多了,还是一片喝彩叫好声,大家都念着他。什么叫做“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读中”?这就是。读过文章后,我产生了寻机会见识一下这位校长的想法。




温度阅读


去学校的那天,正赶上他们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和“教师读书联盟”召开读书汇报会。“教师发展共同体”和“教师读书联盟”是万年二小鼓励老师实现自我发展、提升自身修养的读书组织。加入读书组织的每位成员除学校统一购置的书籍外,每年还可实报八百元购书经费;诚然,读书组织也向成员提出了每月必须同步读完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的要求,读什么书,书目由共同体确定,学校统一购买;成员每月必须写作并上交一篇教学论文或读书心得,同时应主动承担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的中心发言人。


我进去时,一位姓郭的老师在谈他读余秋雨《山居笔记》的心得体会,说的是书中的一篇《苏东坡突围》。我来之前就知道二小非常看重老师的课外阅读,原来他们提倡的不只是读专业书籍,还鼓励老师开展海量文化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典型的文化散文,而苏东坡更是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郭老师读得很精细,能说出乌台诗案其中和之外的一二三四来。我一向以为,喜欢阅读文化类文章的人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化涵养和文化品位的人,而能对话苏东坡的人又一定是深邃的洒脱者。后来又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忽然想起了刘校长文章中的那段话:阅读,是提升教师温度的良方。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教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教得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向老师们了解他们学校孩子们的读书情况。老师们如数家珍,讲述了一大堆数字: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学生自家小书库的书籍,一二年级不得少于40本,三四年级不得少于60本,五六年级不得少于80本;学生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每月不少于一本;在二小的六年时间,阅读量不得少于1000万字……这些在我后来的采访中一一得到了验证。他们全校的几十个教学班,每个教室外面都有一个书架,二小的老师和学生给它取了一个时尚的名字:书吧。学校把图书馆内部分书籍“请”出来置放在书吧里以方便学生阅读,一下课,这里就前前后后围满了人。我特别关注到一个细节,上课铃声一响,看似有些狼藉的书吧居然又整齐如初——我想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习惯。


二小的学生也同老师一样,有全班甚至全年级读同一本书的要求,一所拥有4100多人的学校,尽管他们采取了图书漂流等措施,但购书的数字还是很有些惊人。刘校长告诉我,一年下来学生的购书款额不少于10万元。




温情家长


学生海量阅读,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困难还真不小。且不说课外书籍,仅每篇课文必备的配套丛书,那得要多少钱!按他们的初步设想和要求,一年级每学期配套的丛书为2本,二年级4本,三年级5本,四年级6本,五、六年级7本,全校4100多名学生,那得多少书?钱从哪里来?学校买,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小学的日子很不富裕,不可能设立这方面的专项资金,财政也不可能下拨经费;动员学生买,这高压线谁人敢碰?谁人碰得起?路是对的,可双脚却不敢往上面踩。


这个时候,刘领永想起了他们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想起了时下被经济学家炒得很热乎的“弯道超车”理论。何不借鉴一下,实行家长与学校结合,也来玩一把“弯道超车”?这也是颇具颠覆意义的举措,刘领永和学校其他领导成员商量研究达成共识后,马上组织召开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并迅即布置下去,各年级、各班也分别召开家长委员会,主题就是学校的语文主题学习。


这件事,曾引来不少议论,不少同事、朋友也都劝他脚步放慢一点,不要担不必要的风险。刘校长心里当然清楚,这些事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不做,一点事都没有;做了,也许真的会麻烦多多。但校长是干什么的?校长就是担责任的。古人云,治天下者当以天下之心为心;而我们,教育人治校者也必当以学校之心为心。“弯道超车”当然有风险,但一件让学校飞跃发展、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事就这样撂下不干,他不甘心。错过了,放弃了,他说他怕将来会后悔一辈子。



新时代的家长大都有一定的学识,有一定的分辨力,更有一份不低的温度。家长委员会会议一开,立马就达成了共识:对孩子成长发展大有裨益的事,我们全力以赴支持;高压线面前,我们绕着走,学校开出书目,由家长委员会自己购买。


刘校长说他很感激家长委员会,他说对于办校来说,这股社会力量就是一种源泉,帮助学校做成了许多学校一时很难做成的事。


家长委员会并非万年县二小的首创,我见过许多学校门口都悬挂这样的牌子,但能像万年县二小这样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不多。他们的家长委员会有三个级别:班一级、年级一级和校一级。家长委员会有章程,有制度,有活动实施方案,有具体工作职责,有听取学校工作汇报、监督了解学校执行教育方针情况、列席教师大会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权利,同时也在努力地履行着义务。家长委员会每天都安排志愿者到学校帮助工作,下课时每个楼梯口、放学时校门口上都有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在维持秩序。亲近大自然、下农村、进工厂等等校外社会活动,二小的每个班级每学期都有两次以上,这些活动都是由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共同组织、共同担责的。家长委员会里有许多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医生、警察、技师、乐手、消防队员等等,学校就分别把他们请进课堂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家长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给学生听,不仅学生听来有新鲜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家长也体味到了自己的责任和荣耀。期中期末考试,监考、阅卷、统分等等,家长们都参与其中。对此,家长们乐此不疲。俗话说,高手在民间。4100多名学生,五六千甚至上万名家长,能人不少,能量不小,他们和老师共同管理学校,一起教育孩子,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事情不能办好?


李丽老师执教


 温暖老师


在万年县第二小学,教师心中有一个共同目标: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而在刘领永的办校理念中,又多了些新内涵:学校就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学园、乐园、花园、家园。二小要打造的是书香校园,是现代书香文化名校,老师要成为书香老师,学生要成为书香学生,班级要成为书香班级,甚至提出让书香飘进学生家庭。学校要朝着智慧管理、高效课堂、幸福教师、七彩学生的方向使劲。


学校要有温度,老师首先要有温度。老师素质是学校的温度计,如果说前面说过的阅读是一种提升老师温度的燃烧剂,那么“走出去、请进来”则是提升老师见识度、增强教师能量的推进器。二小一共有240多名教师,他们的校刊上赫然写着,每学年学校都要让每一位教师“走出去”,去北京上海,去省内省外,去感受外面的新思想新理念,去学习外面的新经验新做法。让240多名教师的每一位都走出去,对于学校不失为一个壮举,对于老师的确是一次机会,对于校长那可真是一种气派!学校还将国内外著名老师学者请进来,为学校的发展、老师的成长注入活力。除学校组织的之外,老师只要有外出学习的要求,只要能说出理由,并承担回来后传授教学经验的义务,学校都会安排。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真很精彩,每一位老师听课学习回来,都有同样的感受,学识、经验、精神品格上都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来,那干劲、那心气,故步自封地待在家里是怎么样也出不来的。他们请进来的也大都是国内的一流名家,北京、上海和省城的都有,还有留学归来的“海归”,都是能点亮光明启迪心智的高手,听一回心境就开阔一回,激情就燃烧一回,教学模式就推进一回。比如数学助力课堂,请来的是南京的一位特级教师,他所力推的助学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从他身上得到了不少教益和启发。


学校先后邀请了仲广群、闫学、顾文艳、刘发建等名师专家来校讲学


刘校长告诉我,让老师走出去,将专家请进来,这笔开支一年下来大概有30多万。但这是学校首要的开支,刚性的,其他都可以节省,唯独此项不能省,砸锅卖铁也要干。


当然,老师也是人,也有对富裕物质生活的企盼和追求。刘领永坦言:一个只知索取不懂给予,不懂得关心老师生活的校长就谈不上是个好校长。他说,在二小,老师享有免费早餐,并提供中餐服务,家住县城的老师每天安排专车接送。有老师过生日,或有人新当了爸爸妈妈,学校一定会有蛋糕、鲜花的祝福;有老师生病住院了,学校一定会有小红包的问候。逢年过节,该有的他们学校的老师一样也不会缺。这里还有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鲜词语:心情假。我说这是万年二小的创举,刘校长解释说,是人,都会有情绪,都会遇上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哪天那位老师碰上了烦心事,心情不好了,你就休息休息吧,为自己也为学生。心情假不多,一个学期就两天。两天就足够了,这已经不属于时间的范畴,它是人性的体现,是人文关怀,对提升教师温度的作用不言而喻。


我请刘校长评价一下他们学校的老师。说到这个话题,刘校长脸上洋溢着自豪感。他说,二小每一位老师都是优秀的,每一位老师的工作都是认真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人才,更重要的是二小每一位老师都爱读书爱学习。他说他一向认为,爱读书爱学习的老师都会成长为出色的好老师。他告诉我,每个学年他们学校都会开展一次先进教师的评选活动,除了功勋教师、十佳教师之外,他们还评选各种类型的优秀老师,为了鼓励老师认识真正的自己,学校动员老师根据自己的日常表现申报“教师风范”“育人楷模”“爱生榜样”“坚守标兵”“最具创新”等优秀教师奖项。通过评先活动,老师们不但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所有的老师都能在评先活动中受到激励和鼓舞,都能成为优秀老师。


我笑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的老师想调走呢?刘校长回答:目前还没有;假如哪天真有了,问明原因,只要对她(他)今后的成长发展有好处,我不但放行,还会帮忙促成。



温润育才


 “一手好书法,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项好才艺,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这是二小所有老师放在心里的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二小在课程建设上做了精心设计。为了让我这个外行弄明白,刘校长用了一个很精确的比喻。他说,学生来到学校,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国家课程是主食,是规定动作,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但这只是解决了学生的吃饱问题。而且光吃主食是断断不可的,还得加强营养,还得有自选动作,这就得要吃好。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了国家课程之后,还得很好地完成学校为他们设计的学校课程。    


二小的学校课程或曰拓展课程极为丰富多彩,围棋、足球、声乐、美术、英语口语、书法、阅读写作、口才培育、跆拳道、机器人等等好几十种,老师不够,到外面请,而且必须是专业的。教学设备也是不能少的,民乐、管乐乐器,比如二胡、扬琴、萨克斯,一件件都价格不菲,但这些都由学校解决,不收学生一分钱。每天下午,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专属课程表,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走课”,走进对应的教室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家长说得好,这是孩子们在按照自己的选择寻找前方的黎明。可不是吗?如此六年下来,孩子们的好书法、好文章、好口才、好才艺和好体魄,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二小,我待了两天,象征性地听了几节课,不知为什么我竟多次被他们课前的《三字经》《千字文》的背诵和朗读感动。现如今这些传统经典在一些地方已经被商业化了,可在二小却听得十分亲切。对于国学、对于经典、对于先哲,我们只能景仰,不得亵渎。我觉得,二小他们做到了。我还观摩了一场亲子运动会,主题是“快乐宝贝,乐享运动”。有50米跑,有一分钟跳绳,有亲子接力,有快乐拔河,有篮球运走,等等。刘校长说,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亲子运动会就是让家长陪伴和见证子女成长。刘校长说,二小除了全校运动会外,每个班每学期都必须认认真真地举办一次班级运动会,这是学校的硬性规定。目的很简单,校级运动会的比赛不是全校学生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我们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站在舞台中央,不在一边当看客,而是做最好的自己。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社会,学校还开设了一个“跳蚤”市场,让学生在这里学习“做买卖”——学生在这个市场里以玩具换玩具,以书籍换书籍,展示出不一样的才华。


那天我去二小正好赶上下雨,校长他们有事,一个人在校园里转了转。我发现每一间教室里都安装有一台大功率的空调机和一台净水饮用机,每一间教室外面的墙壁上都镶嵌有一根安有小环的不锈钢钢管,上面密密地挂着孩子们的雨伞。雨天里在哪里安放学生的雨伞?事情很小,可我却深切地感到,二小的校长、老师的心真的好细好细。我说不清楚,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是一种学校温度?


在二小,我还向刘校长问了两个很尖锐的问题:老师补课和学生排座位。对于教师有偿补课,刘校长的态度很决绝,想发财你最好就别当老师;至于学生排座位,刘校长拍着胸脯说,学生排座位在我们学校是绝对阳光的,没有关系座位、人情座位,更没有利益座位。说到这里,他诡秘地笑了笑:因为学生排座位有家长委员会全程参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这样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校长、一群爱读书有担当的老师、一群爱读书爱学习的学生和一群有见识有热情的家长,万年县第二小学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所被群众喜欢的有温度的学校。


校长刘领永


来源:2018年4月《教师博览》(原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